大家吃過松花蛋嗎?初見時,有沒有驚奇于它那奇特的樣貌?松花蛋中那奇特的松花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動手來做做吧!
材料準備:新鮮鴨蛋、生石灰粉、碳酸鈉(純堿)、茶葉、碎木屑、水、塑料袋,如圖1。
步驟一:準備工作
將鴨蛋清洗干凈,并晾干。將茶葉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然后過濾掉茶葉渣,茶葉水冷卻備用,如圖2。
步驟二: 制作皮蛋粉泥
將生石灰粉和碳酸鈉按照50∶13的質量比混合,分次倒入茶葉水,并將其攪拌均勻,形成皮蛋粉泥,如下頁圖3。
步驟三:裹泥待熟
均勻地在晾干的鴨蛋外面裹上一層皮蛋粉泥,再撒上一層碎木屑,如圖4。然后將裹好皮蛋粉泥和碎木屑的鴨蛋放入塑料袋中,扎緊袋口等待成熟(避免直接放在地上)。
根據(jù)溫度的不同,鴨蛋成熟時間會有所變化。環(huán)境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上時,一般需要7~15天;在20~30攝氏度時,一般需要15~21天。其間,我們可以每隔幾天檢查一下,如果鴨蛋已經成熟,就可以拿出來啦!
其實,松花蛋的形成主要利用蛋白質與堿性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蛋白質變性形成凝膠狀結構的原理。在制作過程中,生石灰、水及茶葉水中的物質會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堿性物質;堿性物質滲透到蛋內,會使得蛋白質變性凝膠化;而蛋白質在堿性環(huán)境中又會分解成氨基酸,進而形成氨基酸鹽,這些氨基酸鹽不溶于蛋白,會以一定幾何形狀結晶出來,從而形成松花蛋表面的松花,如圖5;蛋黃呈青黑色,則是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形成的硫化物導致的,如圖6。
大家學會制作松花蛋了嗎?一起動手做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