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張書拉是武昌南機務段“共青團號”包乘組的一員。身為一名精調(diào)師,他承擔著一項既特殊又精細的工作:操控機車,將一節(jié)節(jié)車廂精準地組合成列車,并確保這長達數(shù)百米的列車能夠準確無誤地??吭谥付ㄎ恢谩?/p>
“動車快,客車穩(wěn),調(diào)車安全是根本。”這是包乘組的小伙子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走進“共青團號”DF7-5254號機車,張書拉和司機長李云升正在進行操控作業(yè)。他們嘴里喊著口號,手上比劃著手勢。李云升說,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他們工作時總要“吼”一聲,比劃一下,覺得多此一舉。其實,這正是機車司機嚴格執(zhí)行標準化作業(yè)的直觀展現(xiàn)——每一句口號都是對視野的全面掃描,每一個手勢都是對信號的再次確認。正是這些看似多余的“小動作”,時刻警醒著他們始終要將安全責任牢記心間。
在機車內(nèi)部,駕駛座斜上方有一片特別的區(qū)域,那是包乘組精心布置的“親情墻”。上面掛滿了小伙子們與家人的合照,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溫暖的親情。這面“親情墻”就像一盞明燈,時刻提醒著每一位成員,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遠方有家人在期盼他們平安回家。
(選自“中國新聞網(wǎng)”2025年1月17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在中歐班列這一連接世界的重要物流通道上,武昌南機務段“共青團號”包乘組的青年們用熱血與擔當,書寫著屬于他們的青春華章,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青春的價值。嚴格執(zhí)行標準化流程,是他們對安全責任的鄭重承諾;機車內(nèi)部的“親情墻”,彰顯了他們對生活與工作的深刻理解。這群年輕人用實際行動證明,青春不僅是擁有朝氣蓬勃的精氣神,更是在時代浪潮中勇于擔當、創(chuàng)造價值的壯美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