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良醫(yī)”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現(xiàn)在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無論是戶外跑步、騎行,還是健身房鍛煉增肌、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練習瑜伽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形式。運動不僅是為了減重塑形,更重要的是保持長久的身體健康。
然而,隨著身邊運動的朋友越來越多,運動中的“陰影”也隨之出現(xiàn),比如運動性損傷以及劇烈運動導致的猝死事件。作為心內科醫(yī)生,我想跟大家聊聊運動的安全性,幫助大家科學地認識運動的風險。今天,我們先從了解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開始。
一、評估運動強度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時的心率來估算運動強度。圖1是一位30多歲的健身朋友小李通過運動手環(huán)獲取的數(shù)據(jù)信息。由圖可知,這次運動訓練包括有氧運動、無氧運動甚至極量運動。那么,具體是怎么計算的呢?
(1)極量運動:心率目標為(220-年齡)×90%以上。例如,30歲的人,極量運動心率目標為大于170次/分。
(2)無氧運動:心率目標為(220-年齡)×80%以上。例如,30歲的人,無氧運動心率目標為大于150次/分。
(3)有氧運動:心率目標為(220-年齡)×60%至(220-年齡)×75%。例如,30歲的人,有氧運動心率目標為115~135次/分。
運動水平不同的人,心率評估也會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和平時不運動的人,心率估算取低值;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可以將預估心率目標取到上限。
二、有氧運動的特點及適合人群
有氧運動是指運動時身體進行有氧代謝,即運動過程中,人體攝入的氧氣與身體的需求達到平衡。肌肉的能量供應主要依賴于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謝,這需要更多的氧氣,因此稱為有氧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跳繩、做健身操等。
有氧運動的優(yōu)點很多,是推薦給普通人的主要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節(jié)奏規(guī)律,使人的呼吸頻率緩慢提升;運動過程中可以感到累,但不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或無法說話的情況。有氧運動多是全面的大肌群運動,簡單易行,能長時間堅持。同時,運動中提升心率的程度適中,乳酸堆積風險小,身體相對安全。此外,有氧運動更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因此我們推薦普通人進行有氧運動,尤其是肥胖、糖尿病和脂代謝異常的患者。
三、無氧運動雖好但需要掌握技巧
無氧運動是指持續(xù)時間較短、運動強度較大的運動類型,如沖刺跑、對抗性球類運動、爬樓梯、提重物行走、健身房器械鍛煉等。當人體進行無氧運動時,肌肉細胞會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來提供能量,而此時機體組織器官的氧供給不足,葡萄糖進行無氧糖酵解,乳酸不能充分氧化分解,因此乳酸成為最終產物。少量乳酸堆積會導致局部肌肉疼痛、酸脹、疲勞、活動受限等癥狀;大量的乳酸堆積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心源性猝死。
無氧運動的好處是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靜息時的能量消耗。因此,想要增肌減重的朋友需要加入一部分無氧運動。此外,無氧運動還有助于增強骨密度和關節(jié)穩(wěn)定性,預防骨質疏松和關節(jié)炎,并提高運動技能和協(xié)調性。
四、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平衡—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一種結合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運動模式。一直以來,關于哪種運動形式最好始終存在著爭議。以減重和增肌為目標,臨床醫(yī)生設計了一個試驗,將運動人群分為四組:不做運動鍛煉的對照組、單純無氧運動組、單純有氧運動組和有氧運動加無氧運動組(HIIT組)。結果發(fā)現(xiàn),減重效果最好的是HIIT組。這種運動模式不僅減重增肌,還能維持體重,并且容易在短時間內完成鍛煉,從而更容易保持運動的習慣。
如果你的運動目標是減重塑形,那么推薦進行HIIT。將有氧運動和無氧訓練結合起來,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60分鐘,在短時間內交替進行高強度無氧運動和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增加運動效果,減少無氧運動可能產生的身體損傷,安全性更高。
五、運動安全須知
1.避免運動強度過大造成運動損害
在無氧運動和極量運動中,人體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這是因為肌肉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糖酵解,導致乳酸積累。乳酸的快速過度堆積會造成乳酸性酸中毒,這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梢允褂檬汁h(huán)等設備獲取運動數(shù)據(jù),調整心率,掌握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時長,適時交替,減少極量運動時長。這些都是安全運動的準則。有氧與無氧結合,不排斥劇烈運動,但需要掌握時長和強度,科學健身,收獲健康和安全。
2.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具體選擇哪種運動方式,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需求、身體狀況、時間安排等因素來決定。最重要的是,運動要循序漸進,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逐漸加量,提升運動耐力后再進行劇烈運動。
作為臨床醫(yī)生,推薦中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臟基礎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的人群,在運動前可以通過心肺功能試驗設備評估自身運動能力,輔助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制訂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從而保證運動的安全,提高運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