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沙漠的艷陽下,龍舌蘭在葉緣和葉尖處,舉出大而堅硬的鉤刺,直面烈日和勁風,對抗食草動物的嘴巴。
當生命進入壯烈的花期,沉寂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龍舌蘭,就會從蓮座狀的葉子中間,抽出一根竹子般挺拔的花莖,這花莖能迅速長高,只需幾周就會躥出幾米。目前,它的最高紀錄是10米。面對3層樓高的花莖開出的花朵,動物們只有望“花”興嘆。龍舌蘭讓花莖長得如此之高,是在盡可能地為“子孫”開拓領地。
夜幕降臨,龍舌蘭的花朵漸次綻開。龍舌蘭選擇在黑夜綻放花朵,是智慧之舉:一來可以避開沙漠驕陽的炙烤,二來可以將蓄積的新鮮花蜜和花粉交給喜好在夜晚出沒的“媒人”——蝙蝠。
龍舌蘭的花,遠觀像個半球狀路燈,高高地掛在頂部分叉的“電線桿”上。這些半球體由許多小花組成,小花的長相也表現(xiàn)出縝密的心思——花瓣凋零,亮黃色的花藥高高凸出花冠。龍舌蘭送給蝙蝠吃的花蜜通常聚集在花冠底部的溝槽里,蝙蝠只有緊緊抓住花球,才能吸食到花蜜。于是,當蝙蝠用餐時,其前胸、頭部和肩膀上,都不可避免地沾滿了花粉。當它們光顧下一朵龍舌蘭花時,身上的花粉就會涂抹在雌蕊的柱頭上,幫助龍舌蘭完成授粉大業(yè)。龍舌蘭沒有虧待這些夜晚光臨的“媒人”,它的一個大花序足以提取出50毫升至60毫升的花蜜。
經蝙蝠授粉后,龍舌蘭的花序上就有種子生成。有些種類的花莖上,還會產生珠芽。高高在上、密密麻麻的珠芽很快長大,它們日益沉重的身軀會讓大個子花莖無力支撐。當花莖轟然倒地時,一個個種子或珠芽便四散離去,在距母本10米開外的地方,各自落地生根。
此時,龍舌蘭在耗干了體內最后一滴營養(yǎng)后枯死。為了醞釀世界上最高的花莖、最充足的花蜜,為了繁衍“子孫”,龍舌蘭耗盡了一生。
(渚 崖摘自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植物智慧》一書,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