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 日起,國鐵集團在現(xiàn)行“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基礎上,對年滿60 周歲常旅客會員實施火車票票面金額15 倍積分政策。
換算成真金白金,15 倍積分是什么概念?在現(xiàn)行積分規(guī)則下,鐵路常旅客會員每消費1 元積5 分,積分可為本人或指定受讓人兌換火車票,兌換火車票時100 積分可抵1元人民幣使用。而年滿60 周歲常旅客會員的15 倍積分,則相當于普通常旅客會員的3 倍。以一位常往返京滬的老年旅客為例,若每年消費5000 元車票,新政后積分可兌換750元車票,至少免費多一趟短途旅行。多坐多省,如此“看得見的實惠”,無疑將撬動老年群體對“詩和遠方”的深層需求,與此同時,沿線餐飲、住宿、文旅等消費場域也將直接受益。
但必須看到,適老化服務不僅是“有沒有”的問題,更要考慮“優(yōu)不優(yōu)”。在社交平臺上,有網(wǎng)友反映——“積分兌換的路線有限制”“老年人不會操作兌換”……進一步優(yōu)化老年人出行體驗,還需認真考量這些問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體驗痛點。
無論如何,銀發(fā)經(jīng)濟的“鐵路樣本”確實帶來了不少啟示。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適老化產(chǎn)品的市場需求也將快速增長。放眼未來,適老化服務需要更多這樣的“組合拳”:既要深入考慮老年群體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能力,讓供給創(chuàng)新直抵需求;也要有溫度、全鏈條的服務升級,讓老年人舒心消費。
(摘自《廣州日報》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