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3 月18 日,應總統(tǒng)特朗普指令,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網站公布了一批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遇刺案相關文件。據(jù)悉,這些記錄總共長約8 萬頁??夏岬嫌?963年11 月22 日遇刺,距今已60 多年,但圍繞此案的陰謀論不曾消停。據(jù)初步梳理,新公布的檔案補充了一些細節(jié),但未提供足以推翻官方結論的證據(jù)。
有“補漏”,但未“翻案”
特朗普稱,新放出的文件不會有任何刪節(jié)。不過,一些研究人員初步審閱時發(fā)現(xiàn),部分信息依然被遮擋。此外,部分文件似乎已向公眾發(fā)布,還有一些與遇刺案并無明顯關聯(lián)。據(jù)初步梳理分析,此次新公布的文件補充了一些細節(jié),但并未推翻此前的官方結論。
在肯尼迪遭槍擊身亡的次年,聯(lián)邦政府負責調查案件的沃倫委員會認定,兇手為退役海軍陸戰(zhàn)隊士兵奧斯瓦爾德,屬“獨狼”作案,無關更大陰謀。但奧斯瓦爾德在從警局押往監(jiān)獄途中被波蘭猶太裔夜總會老板槍殺。由于案件疑點重重,兇手和數(shù)名關鍵證人此后相繼死亡,一系列陰謀論甚囂塵上。矛頭被指向蘇聯(lián)、古巴,還有說法稱幕后黑手是肯尼迪的副總統(tǒng)林登·約翰遜和美國中情局。
對此,一些新文件淡化了奧斯瓦爾德與蘇聯(lián)的關系。一份日期為1991 年11 月、來自美國中情局的報告稱,一名在圣彼得堡工作的美國教授透露,他曾與一名在克格勃工作的朋友談論過奧斯瓦爾德。這名克格勃官員翻閱內部文件后確信,奧斯瓦爾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克格勃控制的特工”。但這份文件也指出,奧斯瓦爾德在蘇聯(lián)期間一直受到克格勃密切關注。文件稱他與蘇聯(lián)妻子的關系緊張,且槍法很差。
其次,相關文件似乎還淡化了刺殺案與古巴的關聯(lián)。一份美國國防部1963 年的文件指出,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不會主動挑起與美國的戰(zhàn)爭,也不會讓形勢升級到“嚴重危及卡斯特羅政權”的地步。
此外,部分文件還披露了中情局一些收集情報的方式。有文件詳細描述了中情局1962 年12 月至次年1 月期間,如何在蘇聯(lián)和古巴的外交機構竊聽電話。
特朗普為何要解密
1992 年,在一部有關肯尼迪遇刺案“ 陰謀論”的影片《JFK》播出后,應公眾呼聲,美國國會要求在25 年內公開案情文件。到2017 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內,25 年期滿。特朗普本想解密剩余檔案,但因中情局、聯(lián)邦調查局的強烈反對而作罷,只解密數(shù)千頁文件。此后,拜登也下令公布了一些文件,但許多內容被涂黑。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不久,就爽快地簽署行政令,要求解密剩余文件。特朗普曾表示對肯尼迪遇刺案興趣不大,那他為何執(zhí)意解密?
分析認為,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履行競選期間的承諾。美國現(xiàn)任衛(wèi)生部長,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堅信,殺害自己伯父的兇手絕不會只是一個人。小肯尼迪在去年大選期間轉投特朗普,為其爭取了不少搖擺州選票。特朗普承諾解密檔案是投桃報李。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是為了對抗他口中的“ 深層政府”。歷史學家表示,圍繞肯尼迪遇刺事件的陰謀論中,很多都提及了“深層政府”,甚至構成這一概念的起源,即官僚們秘密行動,破壞民選官員的權威?!吧顚诱边@一概念對特朗普的崛起至關重要。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要借此進一步挑戰(zhàn)情報機構和建制派勢力,強化反“深層政府”的形象。
“雷聲大、雨點小”
目前,歷史學家對有關肯尼迪案的最新文件仍持觀望態(tài)度。輿論認為,這些文件將有助于揭開謎團,但可能“雷聲大、雨點小”。
致力于推動肯尼迪案檔案公開的瑪麗·費雷爾基金會副主席杰斐遜·莫利稱,新公開的文件是“令人鼓舞的開始”,但并不包括500 多份國稅局文件,也不包括最近發(fā)現(xiàn)的2400份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相關文件。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主任拉里·薩巴托表示,期待“大事發(fā)生”的人幾乎肯定會失望,因為部分文件已被公布,這次只是添加了一兩個字。學者表示,文件中一些細節(jié)可能會引發(fā)公眾興趣,比如可能會涉及聯(lián)邦調查局如何竊聽馬丁·路德·金等,但與肯尼迪案沒有太多關聯(lián)。還有不少學者表示,由于文件數(shù)量較多、時間久遠,有些字跡也模糊不清,可能仍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梳理和消化,判斷是否有隱藏的關鍵線索。
短期內,這樁“世紀懸案”的謎團可能仍難以揭開。
(據(jù)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