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記是小學語文作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記錄生活、表達情感,還能促進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發(fā)展。在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的設計應注重真實性、個性化、情感性和啟發(fā)性原則,對日記作業(yè)進行合理的主題設計、形式設計、引導設計、感悟設計和創(chuàng)意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的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 日記作業(yè) 小學語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3.038
情感教育是指通過教育活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健康發(fā)展。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情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將情感教育融入語文教學,尤其是通過日記作業(yè)的形式顯得尤為重要。在日記作業(yè)的支持下,學生可以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學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逐步形成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情感與認知的相互作用,實現全面和諧發(fā)展。
一、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設計的原則
1.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是日記作業(yè)的基礎,它要求學生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和感受,以此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在情感教育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真實性原則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能幫助學生表達自我情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誠實地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避免虛構或夸大事實,確保日記內容的真實性。
2.個性化原則
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和情感世界,在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的設計應強調尊重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多樣化的日記主題和形式,鼓勵學生在日記中反映自己的思考過程和情感變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如此,學生便可以更自由地探索自我,提高個性化的表達能力,在情感教育中獲得更豐富和深入的體驗。
3.情感性原則
情感性原則強調在日記作業(yè)中,學生不僅要記錄事實,更要表達對這些事實的感受和情緒反應。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鼓勵學生用文字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促進情感的健康發(fā)展。
4.啟發(fā)性原則
日記作業(yè)要有啟發(f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設計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或情境,鼓勵學生在日記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事件的簡單記錄上,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日記作業(yè)中學會如何將個人經歷與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聯系起來,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日記作業(yè)成為學生情感與認知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
二、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設計的策略
1.主題設計——情潤主題,綻放心靈之花
在情感教育導向下,主題設計是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的核心。教師應精心挑選或創(chuàng)造能夠觸動學生情感的主題,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自然地流露出真實的情感體驗,在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能在情感上得到滋養(yǎng)。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寫日記”的作業(yè)設計為例,教師可以圍繞該單元課文所傳達的情感和主題進行拓展。如,本單元有描寫秋天的課文,教師可以“秋天的回憶”為主題,引導學生記錄自己在秋天的所見所感,通過描述秋天的景象、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日記中表達對季節(jié)變化的感悟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如,有的學生寫: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風一吹,就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公園撿樹葉,我們把樹葉拼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有小魚、有花朵,還有小房子。我們玩得可開心了,秋天真是一個美麗又有趣的季節(jié);有的學生寫:今天,媽媽帶我去果園摘果子。果園里的果子可多了,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紫瑩瑩的葡萄。我摘了一個大大的蘋果,咬了一口,甜甜的,真好吃。我看到農民伯伯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也覺得很開心。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我喜歡秋天。如此,學生不僅能夠練習寫作技巧,還可以在情感上得到共鳴和成長。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描寫秋天,如秋天的美食、秋天的動物、秋天的節(jié)日等,引導學生將秋天與自己的成長聯系起來,思考秋天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和啟示。如,有的學生可能會寫在秋天學會了一項新技能,或者在秋天結交了新朋友,以此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還能幫助其在情感上更加細膩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形成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的設計可以通過多樣化的主題設計,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讓學生在日記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形式設計——情鑄形式,舞動創(chuàng)作之翼
傳統(tǒng)的日記形式往往較為單一,而情感教育導向下的日記作業(yè)設計則需要更加靈活和創(chuàng)新,以適應學生情感發(fā)展的需要,幫助學生在日記中探索不同的自我表達方式,學會情感的自我調節(jié)和表達,從而在情感教育中獲得更全面和多維的體驗。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的作業(yè)設計為例,教師可以引入互動式日記形式,設計一本班級共享日記,每天由一位學生負責記錄當天的觀察內容和感受,其他學生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評論和想法。如,有學生記錄自己觀察校園里的桂花樹:今天,我看到校園里的桂花樹開花了,金燦燦的小花掛滿了枝頭,散發(fā)著陣陣清香。其他學生看到后,有的評論道:我也喜歡桂花樹的香味,每次路過都覺得心情特別好;有的寫道:桂花樹的花真的很漂亮,就像一顆顆小星星。此互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同一個觀察對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故事漫畫式日記,將觀察過程以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每一幅畫都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有學生觀察家里的小貓,用漫畫畫出小貓玩耍、睡覺、吃東西的樣子,旁邊配上文字:小貓今天特別調皮,一會兒跳上桌子,一會兒鉆進沙發(fā)底下。它玩累了,就找了個舒服的地方睡覺,小肚子一起一伏,可愛極了。此形式可以既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和想象力,又能夠讓學生以更生動有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此外,教師還引導學生借助錄音設備記錄下自己對觀察對象的描述和感受,完成日記作業(yè)要求。如,有學生觀察秋天的樹葉,錄制下樹葉落下的聲音、風吹起樹葉的沙沙聲以及自己對秋天的感想,由此形成一種聽覺日記。通過聲音的記錄,學生便可以更加細致地捕捉到自然界的細微變化,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感官體驗,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情感上與自然環(huán)境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形式的創(chuàng)新設計,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欲,還能夠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為其成長注入新的活力。
3.引導設計——情啟思路,照亮情感之路
盡管日記是學生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教師的引導同樣重要。在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鼓勵學生在日記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引導學生超越表面現象,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從而在日記中展現出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情感表達。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生活萬花筒”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引導問題,以日記形式完成該單元寫作要求。首先,教師可以提出較為基礎的問題,如,最近一周內,有沒有發(fā)生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情?請描述一下這件事情給你帶來了哪些感受?這件事情對你有什么樣的影響?以此引導學生記錄和反思自己的生活經歷,從而在日記中表達出更豐富的情感和更深刻的思考。其次,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如,你認為這件事情背后隱藏著哪些更深層次的意義?這件事情是否讓你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或啟示?你如何將這次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有的學生寫:和小伙伴玩游戲的時候,大家一起合作,互相幫助,讓我感受到了友誼的溫暖,所以很開心,明白了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以后做事情要多和大家一起合作。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事件背后原因的探索,促使學生在日記中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剖析和情感表達。為讓學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教師還可以提出對比性的問題:如果這件事情沒有發(fā)生,你的生活會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有機會重新經歷這件事情,你會做出怎樣的改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的經歷,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成功中總結經驗,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情感認知能力。情感教育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設計中,教師要在學生的情感世界中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設計層次深入的引導問題,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幫助學生在日記中找到自我成長的足跡。
4.感悟設計——情悟生活,升華情感境界
感悟是一種深刻的情感體驗和認知過程,在日記作業(yè)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思和內省,將日常生活的點滴轉化為對情感和思想的感悟,實現學生情感境界的升華,促進學生情感認知和表達能力的顯著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為例,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激動人心時刻的短視頻,如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最后奪冠的瞬間、探險家在險峻之間勇敢前行的片段等。在此支持下,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分享自己曾經心跳加速的時刻以及當時的感受。如,有的學生可能會回憶起第一次獨自睡覺的緊張與害怕,有的可能會想起參加演講比賽時的忐忑不安,還有的可能會提及在黑暗中迷路時的驚慌失措。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經歷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在記錄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不僅描述事件的經過,更要深入挖掘自己當時的情感變化和內心想法。如,有學生寫:今天看到教師播放的視頻,我突然想起了那次參加朗誦比賽的經歷。當我站在舞臺上,燈光打在我身上,臺下那么多雙眼睛看著我,我的心怦怦直跳。那一刻,我緊張得差點忘記了臺詞,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當我順利完成朗誦,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時,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只要勇敢面對挑戰(zhàn),就能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有的學生寫:上次去游樂園坐過山車,車子緩緩爬上高坡的時候,我的心就開始緊張得怦怦跳。當車子沖下去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在飛一樣。那一刻,我既害怕又興奮。這次坐過山車讓我懂得,有時候勇敢嘗試一些看似可怕的事情,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快樂。如此,學生便可以將經歷轉化為情感和思想的感悟,從而在日記中展現出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情感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悟,讓日記更加生動形象。有學生寫:我的心兒怦怦跳的那一刻,就像有一只小兔子在我的心里亂蹦。這次經歷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勇敢的大門,讓我以后更加敢于挑戰(zhàn)自己。如此,學生在日記中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經歷,還可以完成深刻的感悟,讓日記成為情感升華和成長的見證,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
5.創(chuàng)意設計——情燃創(chuàng)意,綻放情感光彩
創(chuàng)意是日記作業(yè)的活力源泉,在情感教育導向下,創(chuàng)意設計能夠讓日記作業(yè)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讓日記成為學生展現個性和創(chuàng)意的舞臺。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樂園”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樂園地圖日記”,引導學生將自己心中的樂園用地圖的形式繪制出來,在地圖上標注出各個重要的地點以及與之相關的回憶和感受。如,有學生把自己的小書房繪制成樂園地圖,在地圖上標上“知識寶庫”(書架區(qū))、“幻想角落”(靠窗的舒適座椅)等,然后在旁邊用文字描述在每個區(qū)域發(fā)生的趣事和自己的情感體驗。如此,學生便可以將抽象的情感和記憶具象化,讓日記作業(yè)變得生動有趣。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時光膠囊日記”活動,引導學生寫下自己在樂園中的美好回憶和對未來的期許,然后將這些日記放入時光膠囊中,約定在一段時間后打開,重新回顧自己的情感歷程,感受成長的變化。如,有學生在時光膠囊日記中寫:我的樂園是爺爺的菜園,現在這里充滿了生機和歡樂。我希望未來的我還能在這里找到那份寧靜和快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感官日記”創(chuàng)作,除用文字描述樂園,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繪畫、粘貼實物(如從樂園中采集的一片樹葉、一朵小花)等方式,調動視覺、觸覺、嗅覺等多種感官來記錄樂園的美好。如,有學生在日記中粘貼了一片從花園中摘下的花瓣,旁邊寫下:這片花瓣來自我的樂園——小花園。每次看到它,我仿佛能聞到那陣陣花香,聽到蜜蜂的嗡嗡聲;有的學生粘貼了一片樹葉,并寫道:這片樹葉來自我最愛的公園。每當我觸摸它,就仿佛能感受到那片綠蔭下的涼爽和寧靜。如此,學生不僅能夠記錄下樂園的美麗,還能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樂園的深厚情感。創(chuàng)意性日記作業(yè)的設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導向下小學語文日記作業(yè)設計要遵循真實性、個性化、情感性和啟發(fā)性原則,豐富日記的情感主題,創(chuàng)新日記實現形式,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挖掘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想,幫助學生以新穎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情感世界,讓日記成為學生情感表達與認知提升的有力載體。
參考文獻:
[1] 楊明慧《以微型日記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成功之路》2022年第8期。
[2] 姜海榮《日記賞析課程:為學生深度參與“習作教育”奠定基礎》,《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2023年第3期。
[3] 楊秋華《微型日記對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水平的影響》,《師道》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