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要明確學習目標,以單元整體設計為核心,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和部編版教材編寫理念,在單元教學中突出語言文字的運用實踐,并以“積累與梳理”為核心,設置多個任務群。教師還要依據(jù)新《課標》要求,在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和學情的基礎(chǔ)上,設計單元學習任務群。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 小學語文 單元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3.025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其核心宗旨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這一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作為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該學習任務群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其作為核心學習任務的地位上,更體現(xiàn)在其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實際效果,通過該任務群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tǒng)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在整個小學階段,該任務群更是作為貫穿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語言文字訓練。這種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能幫助他們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價值及內(nèi)容
1.“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價值
“語言文字積累與整理”任務群在語文課程系統(tǒng)中具有明顯的價值:一是能夠反映出語言使用的基礎(chǔ)性地位。語言的使用是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文化自信、審美創(chuàng)造等素質(zhì)的先決條件。這個任務群是語言系統(tǒng)中的一個基本類型的任務,它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語言應用在學科素質(zhì)中的基本地位。二是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得以繼承和發(fā)揚。語言的積累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而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符合中國語文學科的傳統(tǒng)。將這個學習任務群應用到教學中,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語文教育的傳統(tǒng)理念,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語感。
2.“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內(nèi)容
站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角度來看,課程內(nèi)容可以被劃分為對象性、過程性以及結(jié)果性三大類型。當這些內(nèi)容被融入“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中時,任務群的對象性內(nèi)容可以被視為字、詞、文、篇、句等基礎(chǔ)元素。這些元素是構(gòu)成整個語文知識體系的基礎(chǔ),學生需要通過學習掌握它們的基本含義和用法。任務群的過程性內(nèi)容可以被視為“積累”和“梳理”兩個部分。其中,“積累”涵蓋了認識、認讀、書寫、誦讀等環(huán)節(jié)。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需要逐步建立起對文字和語言的認知,掌握正確的讀音和書寫方法,并通過誦讀來提升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而“梳理”則主要包括整理、分析、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需要將所學的字、詞、文、篇、句等元素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分析,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并通過展示來提升自己的表達和交流能力。這些結(jié)果性內(nèi)容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理解的,它們不僅包括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培養(yǎng)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二、“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教的重要作用
語言文字是人類溝通、表達和記錄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增強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積累和梳理語言文字,學生將有機會更頻繁地接觸并運用語言,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知識,還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運用能力。
1.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積累和梳理語言文字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這些文本可以是文學作品、學術(shù)論文、新聞報道等,每種文本都有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當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時,他們可以學習和理解作者是如何運用詞匯、語法和修辭手法來傳達思想和情感的。閱讀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領(lǐng)略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藝術(shù),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深層含義和象征意義。通過閱讀學術(shù)論文,學生可以學習到作者如何嚴謹?shù)剡\用語言文字進行論證和闡述,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而新聞報道則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現(xiàn)實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和事件,培養(yǎng)自己的信息獲取和判斷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積極地思考和理解文本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種閱讀理解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本中的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需要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和整理,這個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是一個需要系統(tǒng)思考的過程。學生需要有條理地整理和記憶詞匯,理解語法規(guī)則,并能夠?qū)⑦@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的閱讀和寫作中。這種系統(tǒng)思考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學會如何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分析和評估文本的意義和質(zhì)量,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語言文字知識的積累與梳理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閱讀和欣賞不同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它承載著人類的歷史、傳統(tǒng)和價值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它們反映了該地區(qū)的歷史、傳統(tǒng)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和使用語言文字,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賞自己的文化,增強對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們能夠經(jīng)常接觸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通過學習和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的特點和魅力,增強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積累和梳理語言文字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傳承自己的文化。通過學習和研究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字,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增強對文化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三、“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設計策略
1.以單元整體設計為核心,整體設計學習內(nèi)容
“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應當以單元整體設計為核心。這意味著,單元教學與“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需要有機整合,從整體上把握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要求。以部編版五四制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本單元以“動物”為主題,可以設計三類 “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包括《貓》《母雞》《白鵝》。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層面理解和梳理語言文字。首先,教師可以從整體上引導學生把握單元的主題,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通過對單元主題的把握,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每篇課文的內(nèi)容和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其次,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積累語言文字知識。以《貓》《母雞》《白鵝》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精讀、略讀、復述等方式,積累課文中出現(xiàn)的與動物相關(guān)的詞匯和句子,并梳理出每篇文章的主旨和結(jié)構(gòu)。最后,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語言文字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物話題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動物的了解,并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子進行表達和交流。通過單元整體設計的方式,教師能夠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語言文字,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這樣的設計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偟膩碚f,“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應當以單元整體設計為核心,通過有機整合單元教學和“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從整體上把握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要求,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根據(jù)學生認知特點,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設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時,必須考慮到學生認知特點的重要性。這一任務群的內(nèi)容涉及廣泛,需要在不同學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靈活選擇,以最大化地發(fā)揮教學方法的功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這些信息將為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供重要依據(jù)。例如,在部編版五四制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活動來完成這一任務群。首先,學生需要認識“字”,并讀準字音。這一步驟是基礎(chǔ),確保學生能夠正確識別基本的漢字。接下來,學生需要理解“詞”,把握詞義。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理解詞匯的含義,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加一加”“減一減”等方法識記字詞,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組合和分解來記憶字詞。同時,學生還需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字詞的意思,這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搜集相關(guān)資料,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這種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設計這些活動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集中學習方式,先集中識字,然后運用學習方法識字,最后運用學過的方法識字等。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在不同層次上理解和掌握“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內(nèi)容,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3.依據(jù)新《課標》要求,設計學習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新《課標》是教學設計的基石,教師應當依據(jù)新《課標》中的要求來設計學習任務。首先,教師需要依據(jù)新《課標》中的語言文字積累梳理學習任務群的具體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來設計學習任務。例如,部編版教材中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主要分布在三個學段中,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當緊扣課標的要求,確保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相匹配。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習任務的設計應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完成學習任務。以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下冊的《小壁虎借尾巴》為例,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內(nèi)容是小壁虎被大壁虎嚇跑了。如果教師期望學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來掌握“梳理”和“積累”兩個技能,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這個任務群可能會有些困難。因為這兩個技能涉及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詞匯的積累和運用,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然而,如果教師調(diào)整期望,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梳理”技能,這個任務群則更具挑戰(zhàn)性。學生需要能夠從文本中提取關(guān)鍵信息,歸納和總結(jié)文章的主旨和結(jié)構(gòu)。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較高的要求,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任務的難易程度??梢酝ㄟ^簡化任務要求,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所需的技能。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總的來說,教師在設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時,應當依據(jù)新《課標》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完成學習任務,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4.立足教材,把握單元的主題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依托,深入挖掘和把握單元的主題意義。部編版教材將“語文要素”具體呈現(xiàn)于“學習任務群”中,而“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則是對這些“語文要素”的具體落實和深化。為了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積累詞匯和句子,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如精讀、略讀、瀏覽和復述等。通過這些方式,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掌握語言規(guī)律,并將這些規(guī)律運用到其他情境中。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是“語文要素”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起點。為了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師需要深入把握單元的主題和學習目標?;趩卧黝}和語文要素,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學習任務群,使其既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在設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時,教師應當依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教材的編寫理念,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確保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語言文字。
綜上所述,在設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時,要將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情都考慮進去,在不同學段之間相互銜接,有機整合。單元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將“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設計和單元整體教學相結(jié)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語文知識體系,形成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申宣成《“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價值,內(nèi)容與實施》,《語文建設》2022年第21期。
[2] 呂俐敏《“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學習任務群的理解與實踐——以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為例》,《福建教育》2022年第36期。
[3] 張安群《“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活動設計原則及方式初探》,《語文教學通訊》2021年第1期。
(本文系2023年度山東省教育學會“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教學設計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號:2023LXS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