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至6日,由全國婦聯(lián)、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全國總工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全國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yè)技能大賽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來自全國各省(區(qū)、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支參賽隊、192名選手同臺競技。河南代表隊以精湛的技藝、出色的發(fā)揮在參賽的6個項目中全部獲獎。
2024年12月初,記者采訪了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yè)技能大賽家務服務員項目一等獎得主冉炎秋,聽她講述了自己的家政情緣。
棄教從“政”,她說:只要是能給別人提供價值的事,就是有意義的事!
“棄教從‘政’”這4個字,可以說是冉炎秋事業(yè)的寫照。教,是教學;“政”,是家政。
冉炎秋是80后,2002年6月從平頂山學院畢業(yè)后,她去了登封市一所中學教語文,用一個學期時間,將一個全校聞名、曾氣走6個老師的差班,帶成成績年級第一的優(yōu)秀班。
一年多以后,校長看她工作認真,將她調到學校的財務部門。從零學起的她,沒多久又把工作干得井井有條。
其間,冉炎秋結了婚,陸續(xù)生下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相差1歲,老公工作很忙,家里沒有人能幫冉炎秋帶孩子,無奈之下,她辭職當起了全職主婦。
2009年,孩子大了一點兒,冉炎秋拿出攢下的4萬元錢,又借了10多萬元,在新密市牛店鎮(zhèn)開了一所幼兒園,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老師。
幼兒園生源最好的時候,有200多個孩子。但后來,孩子越來越少,到2020年,幼兒園開始入不敷出。
和冉炎秋相熟的一個幼兒園園長,關閉幼兒園后干起了家政,收入不錯,干得也很開心,冉炎秋于是想著也做做看。
冉炎秋直言,棄教是迫不得已,從“政”是另謀出路。
剛做家政時,冉炎秋心里有些顧慮,擔心自己做不好,也擔心會被人看不起。但真正做了以后,她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狹隘了:“現(xiàn)在我為家庭服務,跟我當初在學校教學,本質上沒有多大區(qū)別。當老師是給孩子帶去價值,做家政是給老人或家庭帶去價值。行業(yè)不分高低貴賤,價值也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只要是能給別人提供價值的事,就是有意義的事!”
真正開始學習家政服務相關知識的時候,冉炎秋才發(fā)現(xiàn),家政也是一門學問。人人都會做飯,但有些人可以做得色香味俱全;人人都會帶孩子,但有些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將孩子養(yǎng)得更好;人人都會打掃衛(wèi)生,但有些人可以事半功倍。
“我已經帶過兩個孩子,但第一次上育嬰課時,我依舊手忙腳亂,給教具寶寶洗澡,洗完不擦干就直接包了起來。我在家也做飯,但我那刀工,跟授課的老師一比,簡直不能看?!币幌蛱柗Q放哪兒都行的冉炎秋受挫以后,下決心要把家政服務學會、干好。
為了練習刀工,冉炎秋的家人可算是“遭罪”了:每頓飯都是土豆、胡蘿卜,因為這樣方便她練習切絲。一連吃了半個月,老公敢怒不敢言,孩子們終于忍不了了,發(fā)出抗議:“媽,您真把我們當兔子啊,能不能換點兒別的?”
冉炎秋很配合,換了雞脯肉,但還是切絲。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她的刀工終于練得差不多了。
培訓結束后,冉炎秋第一次上戶服務,更加認識到,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第一次上戶服務的是一位70多歲的老爺子,手腳不是特別利索?!比窖浊锘貞洠蠣斪硬粣鄢猿床?,特別鐘愛面食,比如手搟面、面葉兒、油餅油條之類的。她培訓時學的刀工、擺盤無法施展,只好回到家跟母親求教,如何做好面食。
但是無論她怎么做都不合老爺子的心意,老爺子不是說面硬了,就是說面軟了。
面對挑剔的老人,冉炎秋“以軟服之”:“叔,我現(xiàn)在干得不好,但是我愿意學?!?/p>
聽冉炎秋這么說,老爺子很高興:“中,我就喜歡你這種踏實的孩子,愿意學就行,我教你?!?/p>
之后,冉炎秋再做飯時,就會把老爺子叫到身邊,一個現(xiàn)場教學,一個現(xiàn)場操作,兩人有說有笑就把飯做了。慢慢地,老爺子的笑容變多了,冉炎秋做面食的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服務期結束的時候,老爺子送給冉炎秋一份珍貴的禮物:一份祖?zhèn)鞯淖雒媸车拿胤健?/p>
“后來我才知道,老爺子家里往上三代人都是做面食的,所以他才會對面食情有獨鐘,而且要求苛刻。但他兒子和孫子都不愿意學習他的面食技藝了?!比窖浊镎f,看著老爺子送來的秘方,她很感動,也越發(fā)覺得,干家政,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干好,也一定能被客戶認可。
工作之余,學習心理學、色彩搭配、人體工學、法律等看起來與家政不搭邊的知識,但正是這些知識,助她在家政行業(yè)里脫穎而出
干家政越久,冉炎秋越覺得,學無止境。
“上戶的次數(shù)多了,我越來越覺得,照顧一個家庭,不光是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還要照顧他們的情感需求。為此,我還專門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對工作確實有很大幫助?!闭f到這里,冉炎秋回憶起她“收服”一個脾氣火暴、很難伺候的大叔的過程。
大叔60歲左右,脾氣很不好,去公園散步都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跟人吵架,在家里更是逮誰吵誰。子女們受不了他,他也看不慣子女們的生活習慣。
子女們給他買的新衣服他不穿,卻常年穿著一件開線的外套;子女們給他買了好幾個新杯子,他也不用,整天拿著一個掉了漆的搪瓷杯……
為了走進大叔的內心,冉炎秋經常找他聊天:“叔,人家說你年輕的時候可厲害了,你給我講講唄?!?/p>
大叔很吃這一套,說起自己的“英勇事跡”來滔滔不絕。一段時間后,子女們發(fā)現(xiàn),大叔變得開朗了,好相處了,家里的氣氛也和諧了。
“后來我才知道,那個搪瓷杯是他第一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時,工友們湊錢送給他的獎品。那件外套,是他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后,愛人送給他的禮物。愛人如今不在了,那件外套就是他的情感寄托。”之后,冉炎秋把大叔的外套打理得好好的,茶杯也給他保護得很妥帖。
除了心理學知識,冉炎秋還學習了色彩搭配、人體工學、法律等看起來跟家政不搭邊的知識。她說,就是這些看起來對工作沒有用的知識,幫助她在這個行業(yè)里脫穎而出。
在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yè)技能大賽備賽期間,冉炎秋吃住都在公司的練習室,每天從早上6點學習、練習到晚上11點多。孩子一個上高三,一個上高二,她全都交給老公照管。家人都很支持她,她也不負眾望,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冉炎秋說,她現(xiàn)在很為自己的職業(yè)感到驕傲,她的同行也是。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