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春天隔著一道墻 洪信明
墻里春意盎然
墻外喘氣如牛
和這空調(diào)的外機一樣
我們懸掛于城市的邊緣
我和春天
隔著一道墻
洪信明:浙江杭州人。有詩歌發(fā)表于《歲月》《百花》《金山》等刊物。
路遇 謝生梅
相遇黃昏,又各自閃開
一條哺乳期的流浪狗
有更匆忙的腳步
都是滿身倦意的母親
在塵世的喧囂里
制造,最柔和的聲音
夏日傍晚,蟬聲喧嘩
心靜如水是困難的
我們需要穿過,一道又一道門
趕在夜色追上前
將黑暗和蟲鳴
關(guān)在門外
謝生梅:江蘇人。詩作散見《詩歌月刊》《揚子江詩刊》《延河》等刊物。已出版詩集《一個人的島嶼》。
水知道答案 尤言
觸碰,試探。一個人向另一個人
逐漸交出輪廓,直至內(nèi)心
期待月亮轉(zhuǎn)過身來
月亮守著自己的軌道
和禁區(qū)。無法停留任一片水域
風吹落滿天星辰
轆轤在某處旋轉(zhuǎn)。“叮咚”一聲
一顆心墜落井底。猶如一枚硬幣
攤開不由自己選擇的命運
流水不動聲色。許多事物在黑暗中穿行
“錨定最初的影子”。你裹緊夜色
看著月亮一一從一粒珍珠,到一滴眼淚
尤言:原名游章會,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詩林》《詩歌月刊》《詩選刊》《綠風》《散文詩》《星火》《文學港》等刊物。
鏡像學 吳海龍
涉及光與影,角度和距離之間的學識
鏡子是中間人,左右、縮放
虛實、高下,遠近和明喑
注重客觀的他
固守一分為二的老路
不表露冷暖和饑飽
幾十年了,照著他,我還沒有
修整成心目中的樣子
透過鏡面,依然有煙火晃動的影子
柴米油鹽,仍是日子必須面對的學問
為她們的歡喜,我每天
不斷動用全身積攢
調(diào)整好進入的方式和角度
把白發(fā)和皺紋,一遍遍地安撫
把掖在腰間的疲憊
一點一點收緊,摁進那件撐門面的外套
吳海龍:安徽望江人。有詩歌發(fā)表于《詩刊》《散文詩》《詩選刊》《詩歌月刊》《詩林》《綠風》等刊物。
玻璃棧道 非韓
虛擬的風。不再以本來面目
呈現(xiàn),一條路的走向
需要整座山,抽離流水和樹木
壁立千仞于我,觸手可及
中年的風,吹不起
一粒塵。玻璃屬性的路
將一切可能盡收眼底
在真實的世間,白云不屑于破窗
我們還是老樣子,守著一團火
或一棵樹,這人世的兩面
像極了被玻璃隔開的萬物
清晰可辨,也搖搖欲墜
非韓:本名韓眾衛(wèi),山西省渾源縣人。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作品發(fā)表于《綠風》《詩選刊》《滇池》《青島文學》等刊物。
夕光里的母親 黃孝聰
不知道,螞蟻的影子有沒有
拉長。我們坐的石墩子
父親劈柴時用的柴墩
似乎都高大了許多
母親從小河對岸走來
她身后的影子橫亙在小河上
像另一座小橋
夕光照在她的臉上
平時瘦小,菜色
憂愁的母親
此刻,熠熠生輝
母親也許并不知道
那些年她求得
最多的觀音娘娘
正通過夕光
短暫地附在她的身上
黃孝聰:70后。福建省光澤縣人,已出版?zhèn)€人集一部。
尋秋 郭懷寬
胡楊從翠綠到橙黃再到深紅
用色彩講述秋天的故事
我們從三月鶯鳴到云岫成詩
再到揚起雨中柳枝,暈染故事
金黃脈絡繪成的信箋
載著秋的蜜語
不是樹上那個果子,而是
一片落葉。在風雨中被剝離
在秋天的信箋上,尋找一千句
秋天的贊美。不及
這一句,恰好吹來的風,以及
此刻的你
郭懷寬:居廣東湛江。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作品發(fā)表于《詩歌月刊》《詩選刊》等刊物。作品入選多個選本。著有個人詩集《雨有時橫著走》。
我渴望奇跡發(fā)生 應紅梅
一頭豹子穿越黑暗叢林
它驚現(xiàn)的華服神秘、永不重復
它聲聲嘶吼,擊破曠野的沉悶
恍若有一個隱秘的核心
被觸及,一次又一次
天地狂喜不禁,淋漓源于暢快
我亦置身未明的狂喜之中
有如生命重啟
每一個詞語都散發(fā)出光芒
令人震驚的碰撞都在次第裂開
裸呈,交換各自的血脈
糾纏,卻又隨時回返自身
拉開道道金光鉸鏈
將冗余的絕望與頹廢驅(qū)離
雷聲,召喚你的豹子
應紅梅: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詩歌散見于《詩歌月刊》《詩林》《詩潮》《詩選刊》等刊物。
乳白之血 劉君瑞
絲綢般滑潤,醇香濃郁
這是它們生命的精華
黑白相間,花片分明
短而溜光的皮毛,血管凸顯
兩只銅鈴大小的眸子斜睨四周
低著頭,將陽光的能量反芻、發(fā)酵
望著灰白的云團,沉重得要掉下來
依然靜靜地咀嚼各自的心事
最后的余暉將牧場籠罩
巨大的乳腺體內(nèi),充滿成腥味的盛宴
它們把每一步悠哉的心跳
都催化成乳白之血!
劉君瑞: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土家族。有
詩詞、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發(fā)表。
息夫人 王金玉
沒有想過再見你
不管桃花再紅幾回,柳絮再飛幾遍
四野本來荒蕪,不必追尋顏色
山河已然破碎,何須擬態(tài)求真
還是想過再見你
桃花是否一如我眉眼?
春風可曾撫過瘡痍?
愛你,以熄滅的言語,以半生灰燼
桃花紛飛。棄你
以輕輕墜落的嫣紅
王金玉:作品見于《中國校園文學》《飛天》《歲月》等刊物。
舊站牌 憐子
它立在那里
邂逅,有了怦然心動的位移
不同的目的地,拐著彎
也為等待找到借口
它在,牽掛就從四牌樓行駛到五里墩
城市重建,舊站牌沒了
這讓我想起
多年后被迫改道的我們
在各自的站點上車
在未知名的地方,下車
我們不再同路,人海中
再也沒有一次擦肩
憐子:本名江慶,居浙江武義。作品散見于
《詩歌月刊》《青海湖》等刊物。
秋山 劉亦鳴
春天,我路過的那座山
開滿了杜鵑花
你說,沒有花的山該有多寂寞
我說,沒有牛的山就是座空山
你期許開滿野花的山谷
我想象牛羊成群的山坡
我離開以后,再也沒有回到過
那座山,而現(xiàn)在,已是秋天
那些山路上看到的風景
已在記憶中虛幻
那些春天里許下的諾言
已在風中飄散
那座念想中的山還在
只是仍然空著
像一個遙遠的舊夢
劉亦鳴: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文集《在路上》、新詩集《春花與秋月》、古詩詞集《行旅吟風》。
老巷 何庚榮
車馬和嘈雜,讓巷子悠長
巷石,光滑又微微凹陷
腳板量出了它的隱忍
青苔、白硝,默默
揣著時光的吻痕
穿行,古箏聲一路撫摸
與拐角寺院的風鈴聲相間
這時的巷子會念起一條有形的
臍帶,風里雨里滋養(yǎng)小鎮(zhèn)
歲月裹挾的一茬茬人間傳聞
在往事里不斷下沉
我漫步巷中,看不到油紙傘
更不見吊帶裝,只有
一個個灰磚上的糙手印
貌似線裝書里的繁體字
又像是誰在號老巷的心跳
何庚榮:江蘇南京人。已出版詩集《花山云岫》。
玫瑰花茶 顧蘭芳
那種深紅,帶著疼痛
讓時間在褶皺里凝固
離開花枝時
那雙采摘的手分明感到了
一種不容置疑的阻力
浮于杯中的玫瑰
毛邊紙樣的花瓣舒展開來
蜷縮的軀體,在晨曦的
照拂下,漸漸蘇醒
香味在杯沿聚集、升起
香妃重生。我久久凝視
出神。不敢輕佻,報之以吻
顧蘭芳:安徽懷遠人。偶有散文、詩歌作品發(fā)表并獲獎。
屈子 許健平
最后,抱一塊落水的石頭
比抱一片楚楚可憐的令人窒息的大地
心安
多余的手臂,帶鉤帶刺帶針的舌頭貴族們
拼命撕扯著楚門
人間有時不如水間順暢、絲滑
不愿落草為寇,那就落水
為安
許健平:贛籍70后。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江西
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偶有詩作發(fā)表。
對一封信的回答 黃萍
一封信,郵過三十年光陰
落到五十歲的案頭
添上了鬢白為信箋的裝飾紋
我的回信在墨香里
在枯黃的葉子上
已被新的葉子覆蓋了
回頭,一眸的稚色
影子里
仿佛還留存著年輕時的姿勢
太多的未盡之言如香煙般
在口中吞吐,又慢慢散去
有些遺憾始終倒掛在眉心
向過往的自己致歉
過往的挫折、眼淚
攪動記憶的浪花
打濕回信的字里行間
黃萍: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詩潮》《鴨綠江》《延河》《陽光》《特區(qū)文學》等刊物。
藍 伍瓊
你要我成為一片?;蛘咝强?/p>
成為它寬大衣袍上一粒
不起眼的紐扣
勿忘我和矢車菊
還在黃昏的拐角,等七月
被帶往下一個路口
你知道的,我還沒有長出葉子
還沒有把夜晚貼在胸前
還沒有學會
像大海一樣,把悲傷
藏在蔚藍的身后
伍瓊:有詩歌發(fā)表于《詩歌月刊》《今古傳奇》《金山》等刊物。
練瑜伽 李莉
冥想把血肉刪減為
布滿經(jīng)絡的圖形,與人世間
隔著一層瑜伽墊
戰(zhàn)地、田野和變換的季節(jié)
吸納成墊子的硬度
手支撐著體式
汗珠被肌膚看透了心事
急欲匯成小溪逃離教練的指令
經(jīng)典的動作反復做
血液在一呼一吸中漫過軀體
沖洗著骨頭縫里的塵埃
靜下心傾聽那令人窒息的美
直到緩慢的音樂之聲遠去
生活一直都是這樣
挺過去,就會漸入佳境
李莉:江西贛州人。有詩作發(fā)表于多種刊物。
人至中年 陳小如
黑夜久坐之人
許多未竟之事遲遲開不了口
愛情奢侈,談論點別的
在無法擁抱的距離
半生懸于半空
日落、星辰、雨水,有虛擬之實
風的細吼,灰月亮的倒影,綠太陽的穿透
萬物都在營造自身詩意
一朵月季把玫瑰作為修辭
將月色和星光嵌入肉身
沿黎明寂靜之師,舀起清瘦詩句
每一片花瓣,都有極力奔涌的羊群
陳小如:有詩歌發(fā)表于《散文詩》《詩歌月刊》《文學港》等刊物。
觀光木 陳振
放你自由,轉(zhuǎn)入幽谷
不知不覺云在青天挺拔在枝頭
無奈花落葉稀,卻護春泥
是含笑溫暖,如李中堂繁華青春
不道繁殖的奢靡如春夢
如今萌芽掙扎藤蔓纏繞
瀕危之中,碎步零落山間
四千萬何用,草席裹著斷風餓死
于是你基部膨大
守望山川如紅樓夢的曹雪芹
縱是孑遺可提香料
也是山風影子是一滴墨水
蕭瑟無一語,流落溪間
每一個事物的警鐘都來自崖山
陳振: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詩歌月刊》《詩潮》《詩選刊》《延河》等刊物。著有《草花集——陳振詩選》。
舊窗 肖建
關(guān)了好久,窗簾已經(jīng)
聞不到陽光的味道
雨水多次敲門
在接縫處留下一棵小草
路過的身影和走遠又折返的腳步
沒有打開窗扇扣
一條裂縫
讓時間慢慢生銹
花開了,窗戶依舊沒有開
花又落了
窗臺積了一層落葉
肖建:南京溧水人。作品見于多種刊物。
歲月如歌 黃杰
傍晚,環(huán)湖散步
湖邊佇立著一棵棵稀疏的楊柳
在暮色中唱歌
華燈初上,湖面平靜
沒有命名過的云朵
在空中浮游
抬頭。很想從樹梢斜光中找到答案
一陣風來,吹散了內(nèi)心的凌亂
被生活牽引,走向遠方
一生的傷痕
鐫刻在楊柳粗糙的樹皮上
黃杰:原名黃義海。浙江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偶有作品發(fā)表。
空杯 陸冬青
月的圓缺,一念之間
如人生的酒杯
斟滿或飲盡
一些崩裂在夜里發(fā)生
微光無法打撈流星
虛無從指縫間溜走
余暉照進空杯
倒出繁星與殘月
也倒出生活的濃淡
陸冬青:浙江紹興人。作品散見于多種刊物。偶有獲獎。
青海藍 簡恩勇
一汪湖水,孤懸高原
時間是千百年沉淀的藍
我是濁世的一朵浪花
游向你,抱緊你的藍
淘去磕絆的往事,疲憊
還有身體里的泥沙
萬朵格?;ǚ瓌悠卟实慕?jīng)幡
抻開磕長頭人的執(zhí)念
酥油花奇艷。打開
合十的雙手
送念珠返回草尖的黎明
風,一遍一遍誦讀你的藍
一朵浪花,在卑微里
融入你的遼闊
簡恩勇:筆名村夫。有詩文散見于《詩歌月刊》
等刊物。
月圓·春見 韓亞萍
我在冬天的小屋蟄居很久
劫后余生,衣衫濕透
身體的觸須蜷縮成球
像極了,我們偏愛的那些事物
滿月,花燈,還有元宵
新年第一輪新月,周而復始
慈悲地漂浮起生活光影
燃燈點亮人聲鼎沸的街道
所有輾轉(zhuǎn)反側(cè)的黑夜,被神明召喚
與自己的圓缺盈虧十指緊扣
拉燈的小兒,稚聲歡笑
歡愉的時候總是很快,兔兒燈才點起
春風就謝了,花燈飛落
俯身撿拾這滿地的皎潔
韓亞萍:江蘇如皋人?,F(xiàn)居常州金壇。
秋風劫 沐荷
在藍色牧場追趕牛馬
不小心打翻遠山的調(diào)色盤
慌不擇路闖進了田野
卷起金色麥浪和膨脹的帆
在湖的鏡面凝視
觀照波瀾中,夢被秋風吹遠
最后皈依四野
恪守一個綠色諾言
卻將母親的滿頭青絲吹白
忘了要在春天,歸還一座花園
沐荷:本名徐麗君,1978年生。浙江諸暨人。作品散見于多種刊物。
秋風薅了樹的羊毛 杜曉旺
趕在我們之前
羊先到胡楊林踩點
參觀完黃金葉
胡楊給羊群
在林子里安排了一頓
簡單的特色草便飯
希望羊在秋天
做好準備
不要隨隨便便像樹一樣
被秋風薅了羊毛
杜曉旺:陜西成陽人。有詩作散見于《詩潮》《詩選刊》《延河》等刊物。
回家 姚群
我們站在河邊
落日站在長安塔邊
晚霞飄在身上
也飄在水上
人群安靜,只留下手機畫面
飛機是喧嘩的大雁
帶走我內(nèi)心的浮躁
夕陽已經(jīng)歸巢
靜下來的不止是河流
我順流還是逆流,分不清方向
只有回家的路
方向從來都是對的
姚群:江蘇蘇州人。1971年生。作品散見于《詩歌月刊》《當代文學》等刊物。
荷葉上的露珠 劉智杰
放眼望去
這一池塘的綠,直接天際
清晨的陽光穿過云朵
荷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
風在打滾
露珠凝聚天地之間的靈氣
在荷葉的掌心打滾
你轉(zhuǎn)身的時候,露珠滑落
池塘里的云朵
比天空的云朵還要白,還要大
劉智杰:山西永濟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延河》《湛江文學》等刊物。獲獎多次。
抱 麥田最后的守望者
小時候,他總是抱緊爸爸殘存的右腿
長大后,他抱石頭、磚塊、水泥袋
鋼管和柱子
最驚險的一次
他抱起一個行將爆炸的炸藥包
成家后,左膝女兒,右膝兒子
他以為他是最幸福的父親
抱著老婆時,她嫌他一雙手像銼子
那一年,他把嬰兒一般輕的母親
抱在懷里
從此,他無人可抱
整天整天,呆坐著,不著一語
雙手,抱住自己的頭顱
麥田最后的守望者:本名楊華。江蘇常州人。愛好詩文。詩歌散見于《詩潮》《金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