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下最流行的文藝作品,不是小說,不是詩歌,更不是劇本,乃是小品文。這種短短的東西,最適宜于報(bào)章副刊及小雜志,依我個(gè)人的猜想,它風(fēng)行的緣故至少有三個(gè):(一)不占巨大的篇幅,編輯先生最歡迎,因?yàn)樵谟邢薜淖謹(jǐn)?shù)內(nèi),可以湊出不少的題目,讀者一眼看來很熱鬧,至于讀了之后,究竟是否熱鬧,那是另一問題;(二)讀者們歡迎這類文學(xué),為的是讀來輕松,不必花多大的時(shí)間,不必用多大的腦力;(三)作者們愛作小品文,原來可以省時(shí)間,貪懶!長篇的創(chuàng)作需要想象,觀察,修辭等等;巨幅的理論文需要研究,考證,整理,批評(píng)等等;都非提筆就可寫的!至于詩歌,全賴inspiration,更不能勉強(qiáng)!寫小品文,在一般人的眼光里,不必下這樣大的功夫;事實(shí)上也局部的是如此。
然而,文章只論優(yōu)劣,不論長短。小品文的長處在于“輕靈”,卻缺乏了“雄力”,或者有人說:“在小品文里盡可寫有力的文章,只須找到有力的題目便行?!痹?,固然不錯(cuò),可是在短文章里出力,甚至出死力,未免有些像這位身體又胖又健的女子,硬要穿一件緊窄的旗袍,總不合適吧!況且,小小地位只能包含小小的事物,如果以大了數(shù)倍的東西放入一小小箱內(nèi),結(jié)果又將何如?
正宗的小品文既然求輕靈,那就不能強(qiáng)為。在此,小品文有些像詩!要等待inspiration之臨至,沒有inspiration的時(shí)候,自然也可以寫小品文,可難寫成“美”的小品文,如果我們把散文詩與小品文相比,它們的類似地方很多;同一是散文,散文詩的成分是兩成詩文一成散,小品文的成分是兩成散文一成詩。
一池止水鏡般展著,天上飛過一朵薄云,淡淡的影子橫跨銀面,竹林深處有人在那兒煮飯,炊煙裊裊而起。陽光穿過竹梢反映著它,使它化為淡墨綠色,小品文是湖上的淺影林中的綠煙;它輕靈到幾乎是虛無的,神出鬼沒的。能夠?qū)懨利惖男∑肺膶?shí)為文人的清福!
小品文倒不十分需要熱烈的情感;或者說,它需要熱烈的情感,卻當(dāng)輕描淡寫以出之。然而它絕對不可不“誠”,小品文已是容量很小的了,倘使作者還不想由“誠”去求一己整個(gè)或局部的表現(xiàn),那么,只剩有文字的空軀殼:即使作者如何努力修辭,注意結(jié)構(gòu),他的作品缺乏靈魂!
小品文大都是抒情的,有時(shí)卻舍抒情而趨幽默,記不起誰把“幽默”解釋得好:“會(huì)心的微笑”,幽默原是聰明人的財(cái)產(chǎn),老天賦予的??墒?,在現(xiàn)今的中國,誰都想寫幽默的小品文,蠢象舞蹈,煞是好看!
選自《文藝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