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
東振明
上海蓋德焦慮障礙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dǎo)師,上海市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咨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體悟人生,讓心靈自由穿行》等。
主要觀點
想治愈內(nèi)卷時代的焦慮,家長得修煉三重境界,這樣才能肩負起家庭教育的使命,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自由的思想,同時承擔起家國責任,最終實現(xiàn)其人生使命。
在這個內(nèi)卷嚴重的時代,煩躁和焦慮等負面情緒如同無形的枷鎖,不僅束縛了家長,也困住了孩子,親子關(guān)系緊張,家庭氛圍壓抑。我們該如何治愈內(nèi)卷帶來的焦慮感呢?我建議家長可以從修煉三重境界做起。
個人境界:尊重孩子本人意愿
境界是指一個人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zhì)、精神追求以及內(nèi)在修養(yǎng)所達到的狀態(tài)和高度,是濃縮一個人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
處在個人境界的人,通常是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
家長在個人境界的修煉目標,是不以自我為中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獨立的個體,而非父母的附屬品。父母要滿足孩子的需要,而非讓孩子滿足父母的需要,要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做主的精神。
我認識一位初中生的家長,因為擔心兒子考不上重點高中,天天逼著兒子努力學習,不僅要求其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wù),還給他報了幾個培訓班。每次考試,如果成績排不進班級前十名,兒子回家就要面對父母的責罰。
后來,孩子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家長很后悔,來找我咨詢。我問他為什么對孩子這么狠心,難道不愛孩子嗎?孩子的爸爸說:“要是不愛他,就不會舍得花那么多錢給他報培訓班了。我是怕他學習不好,長大后找不到工作會怪我?!?/p>
從家長的出發(fā)點,我們很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他們并不是真正地為孩子好,而是為了避免自己將來被孩子埋怨。所以,這類家長始終是處在個人的內(nèi)在需要里,沒有向上突破,能量不夠,認識不到位,自然焦慮。
有位小學生的媽媽也經(jīng)常很焦慮。有一次,她跟閨蜜聊天:“你家孩子上幾年級了,學習怎么樣?。堪?,都考上重點中學了……在重點高中排名年級前三?真是太厲害了……什么,你家孩子鋼琴都過十級了?慚愧,我家孩子還沒學過樂器……”
聊完后,她覺得自己很沒面子。想當年,她的成績可比閨蜜好得多,如今,閨蜜的孩子遠比她家孩子學習好。這么一對比,她就非常焦慮,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人了。回家后,這位媽媽看到自己孩子自然沒有好臉色,不僅逼著孩子刻苦學習,還給他報了鋼琴班。很顯然,學琴不是出于孩子自身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媽媽的攀比心和虛榮心。
上面這兩位家長有一個共同點:做事的出發(fā)點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他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把孩子當成附屬物,做事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非孩子發(fā)展的需要。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學琴,孩子也想學琴,親子之間需要一致,這件事肯定非常值得做;如果父母不想讓孩子學琴,孩子自己特別想學琴,這件事也值得做;但如果學琴只是父母的需要,孩子并沒有這方面的需要,甚至對彈琴一點兒興趣都沒有,父母就要問問自己:這個決定究竟是出自誰的需要?
人際境界:孩子也是社會的一員
人際境界是指一個人精神世界整體的態(tài)度與高度已經(jīng)超越了自我中心,關(guān)注到群體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與福祉。處在人際境界中的人,通常是以他人為中心的。它反映了人們在社交互動中所展現(xiàn)出的關(guān)注焦點、情感交流、相互理解和關(guān)愛的能力。
家長在人際境界的修煉目標是:孩子不僅是我家庭的一員,也是社會的一員。孩子發(fā)展成長的好壞不僅僅影響到一個個具體的家庭,也會影響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父母不能只考慮自己家庭需要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也需要考慮社會、國家乃至世界需要我們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就需要父母去思考:孩子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乃至對全人類有什么用?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提及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性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惡的一面。為人父母,切不可把孩子往“自私”“貪婪”“趨利避害”“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等丑惡方面引導(dǎo),而要引導(dǎo)孩子關(guān)注人性美好的一面,追求仁愛,培養(yǎng)其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父母要告訴孩子,雖然人都有丑惡的一面,但我們更應(yīng)該去充分發(fā)展人性美好的那一面。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認識一對中年夫妻,他們將獨生子視為掌上明珠,過分寵愛,導(dǎo)致兒子對父母缺乏敬畏之心,根本聽不進父母的教誨,覺得賺錢就是人生的意義和樂趣,缺乏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結(jié)果大學畢業(yè)后,這個孩子受到高薪的誘惑,進入一個犯罪團伙,最終被判刑3年。
還有一個小伙子,他從小就是個乖孩子,高中畢業(yè)后,考上一所985名校,并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理工專業(yè)。結(jié)果,他剛上了一年就休學了。因為他非常不喜歡這個專業(yè),學起來很痛苦。
父母發(fā)現(xiàn)原本好學的兒子變得厭學,就跟孩子談心找原因。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漸漸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經(jīng)過一番深刻的自我覺察后,他們決定把自主權(quán)還給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得到父母理解后,小伙子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以及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其間,他注意到社會上有很多自媒體每天發(fā)一些亂七八糟的信息,覺得這種社會導(dǎo)向很不好。
媽媽趁機引導(dǎo):“是啊,要是媒體只報道負面的新聞,久而久之,大家會誤以為這個社會就是烏煙瘴氣的。事實上,社會上也有陽光、積極、美好的一面。遇到困難時,很多陌生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比如你小時候,媽媽抱著你去路邊打車,就有好心人把自己打到的車讓給我們乘坐。當時天寒地凍,心里卻感覺特別溫暖……”
父母的話讓小伙子眼前一亮:“對啊,我可以成為發(fā)現(xiàn)并去傳播溫暖和美好一面的記者!”
他果斷退學復(fù)讀,并考上了另一所名校的傳媒專業(yè)。后來,這個小伙子在新媒體行業(yè)漸漸做出成績,努力傳播正能量,還積極做公益幫助弱勢群體,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終于成了眾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當然,這個小伙子的成功除了個人努力之外,也離不開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的父母沒有因為孩子放棄自己為其選擇的人生道路而憤怒或焦慮,而是主動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從最初想把孩子塑造成父母需要的模樣,到允許孩子脫離父母掌控,成為他自己。
當父母不再把孩子作為自己的附庸,而是幫他成為一個人格獨立,對家庭、對社會都有責任心,同時還擁有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個體時,說明父母已從個人境界通達人際境界的佳境了。
人天境界:天生我孩必有用
人天境界是指一個人精神世界整體的態(tài)度與高度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中心,達到了與宇宙、自然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狀態(tài)。在這種境界中,人們超越了世俗的束縛,達到了與天地同呼吸、共命運的境界。
家長在人天境界的修煉目標是:以天地為中心,相信孩子是天地宇宙的一分子,天生我孩必有用!每個孩子的天賦、性格、愛好等各有不同,所以,他們適合的職業(yè)也不相同。有些人一味追求高分、名校、就業(yè)形勢好的專業(yè),不僅容易忽略孩子的天分,也會增加父母自身的焦慮感。幫助孩子找準他在天地中的位置,不僅是對社會、國家和世界負責,也是為天地萬物負責。
我認識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都在一個班讀書。雖然遺傳基因、成長和受教育的環(huán)境都是相同的,但他倆漸漸表現(xiàn)出很多差異。
哥哥從小到大都是學霸,弟弟卻對學習興趣不大,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哥哥不在乎口腹之欲,弟弟卻對美食特別感興趣,在外面餐館吃一道好菜,回來就能摸索著做出來差不多的味道。因為經(jīng)常在烹飪方面得到父母夸獎,弟弟對廚藝的興趣更濃了。
初中畢業(yè)后,弟弟不想再讀書,想學烹飪。父母看他是真心喜歡,就給他報了個很有名氣的廚師培訓班。后來,弟弟一直在家鄉(xiāng)小鎮(zhèn)飯店里當大廚,收入不錯,很快買了房子?;楹?,他跟妻兒過得很幸福,跟父母關(guān)系也很親密。
哥哥因為對學習更有興趣,考上了清華大學,整個小鎮(zhèn)都轟動了!大學畢業(yè)后,哥哥留在北京工作,后來自己創(chuàng)業(yè),公司經(jīng)營得非常成功。
看到兩個兒子都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走得這么好,父母夢里都常笑醒。但如果換成有些父母,估計接受不了小兒子連高中都沒上過的事實,特別是家里還有一個學霸標桿。他們會埋怨小兒子不好好學習,給家里丟人,然后逼著小兒子向哥哥學習……這樣一來,就會讓小兒子陷入內(nèi)卷的焦慮之中。
好在這對父母知道人與人天生不同,也能接受小兒子學習不行的事實。更難得的是,他們能幫助小兒子找到信心,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對父母已經(jīng)體悟出了“人天境界”的奧妙。在他們眼里,大兒子就像天上的龍,小兒子就像海里的蛟。龍在天上飛,蛟在海底游,兩人在各自適宜的環(huán)境中能發(fā)展得很好,都是父母的驕傲。
《中庸》開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备改敢逕捵约旱木辰?,讓自己不偏離“道”,這就叫作“教”。如何判斷什么是成功?就要看誰更盡天性,誰能夠?qū)⑸咸熨x予自己的天性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就可以認為這個人是成功的。
焦慮、內(nèi)卷的父母,煩惱源自何處呢?就是源自沒有對天性有所體悟?!对娊?jīng)》里有一句話叫“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意思是說,老鷹在天空中翱翔,魚在深淵里騰躍。焦慮的父母想讓老鷹潛水變成魚。還有些父母信奉藝不壓身,想讓老鷹學會滑雪、釀蜜甚至抓耗子。結(jié)局肯定是把老鷹搞得抑郁,讓父母陷入焦慮!
以上三重境界不是并列關(guān)系,而是遞進關(guān)系,是一層高于一層的教育境界。當父母能從人天境界出發(fā),理解宇宙萬物的多樣性,讓孩子盡天性,才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祝愿父母都能修煉好這三重境界,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自由的思想,同時承擔起家國責任,最終實現(xiàn)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