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在不同季節(jié)的光合生理特性,探究其適生機制并為廣泛引種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利用Li6400XT便攜式光合作用測量系統(tǒng)測定得到深山含笑的光響應曲線和光合日變化參數(shù),分析深山含笑光合生理指標的季節(jié)變化。研究發(fā)現(xiàn):(1)深山含笑的光補償點在20~60 μmol·m-2·s-1,光飽和點在800~1000 μmol·m-2·s-1;(2)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在春、夏兩季為雙峰曲線,存在明顯的光合“午休”現(xiàn)象;在秋、冬兩季為單峰曲線;(3)四季的蒸騰速率均在14∶00達到日變化的最大值;(4)日均凈光合速率在夏季最強,冬季最弱,春、秋兩季的差距不大。綜上可知,深山含笑為喜光的強陽性植物,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栽植在光照條件較好的地方。
關鍵詞:深山含笑;光響應;日變化;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
中圖分類號:Q945.7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5072(2025)02014106
Preliminary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 Michelia maudiae in Ornamental Plant
YANG Qian,YANG Zheng,GAN Xiaohong
(a.Key Laboratory of Southwest Wildlife Resources Conserv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b.College of Life Scienc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helia maudiae in different seasons,explore its adaptive mechanism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wid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a portable Li6400 XT photosynthesis measurement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light response curve and diurnal variation parameters of M.maudiae and illustrate its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eason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LCP of M.maudiae is 20~60 μmol·m-2·s-1,and its LSP is 800~1000 μmol·m-2·s-1.(2) The curve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spring and summer shows double peaks with an obvious “midday break” phenomenon,while in autumn and winter,there is a single peak curve without the phenomenon.(3) The transpiration rate of M.maudiae in diurnal variation reaches its maximum at 14∶00 in the four seasons.(4) The daily averag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M.maudiae is strongest in summer and weakest in winter,with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M.maudiae is a strong photophilic plant,and it should be planted in areas with better lighting conditions in urban green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Michelia maudiae;light response curve;diurnal variation;net photosynthesis rate;transpiration rate
隨著現(xiàn)代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城市建設加快,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因此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和修復能力尤為重要[1]。城市園林建設能夠維持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滿足現(xiàn)代化城市經(jīng)濟建設與自然資源保護協(xié)同發(fā)展的需要,在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園林植物占有重要地位。園林植物具有蒸騰吸熱、涵養(yǎng)水源、吸污滯塵和風景觀賞等生態(tài)功能,是美化城市和改善人類居住環(huán)境的重要資源[2]。因此,合理利用園林植物來減少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效應,對于現(xiàn)代化生態(tài)城市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園林植物在引種栽培過程中如何適應遷入地的光照、水分和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是植物生理研究的必要問題[3]。作為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過程,光合作用與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長發(fā)育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是評價優(yōu)良品種的重要依據(jù)[4]。最大(凈)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和胞間CO2濃度(Ci)等是植物葉片的主要光合生理特性因子,根據(jù)其參數(shù)的大小可以判斷植物的光合能力,對于研究植物的光合生長機制具有重要意義[5]。因此,了解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是植物引種栽培的必要條件,研究結果可為植物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我國是木蘭科(Magnoliaceae)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約有140種。木蘭科植物是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的主要建群樹種,長期以來是引種馴化的熱門樹種[6]。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為木蘭科含笑屬(Michelia)的一種常綠闊葉喬木,是中國特有樹種[67],多分布于廣東、湖南、浙江、福建等地[8]。深山含笑分布廣泛且抗旱、抗寒能力強[9],具有引種潛力;其冬季蒼翠不凋,早春白花滿樹,花香味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景觀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之對木蘭科植物的不斷研究和選育,深山含笑在園林綠化上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現(xiàn)已成為許多城市的主要園林建設樹種之一。
目前對深山含笑的研究主要在繁殖育苗技術[10]、引種栽培[11]、抗脅迫能力[12]等方面,對光合生理生態(tài)方面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研究一個月或一個季節(jié)內的光合特性變化,或僅限于單一氣候因子對其光合特性的影響[1315]。鑒于此,本文擬通過比較自然條件下深山含笑在不同季節(jié)的光響應和光合日變化曲線,初步探究深山含笑的光合生理特性,以期為深山含笑在城市園林的大規(guī)模引種栽培和規(guī)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qū)概況
實驗地點為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華鳳校區(qū)(30°49′N,106°04′E),該地海拔約300 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近50年來,南充市降水量除秋季呈下降趨勢以外,其余季節(jié)均呈上升趨勢,年平均氣溫和四季平均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夏、秋季日照時數(shù)總體呈下降趨勢,而春季與冬季日照時數(shù)呈上升趨勢[16]。
1.2材料選取
于春季(4—5月)、夏季(6—7月)、秋季(10—11月)、冬季(12—1月)選取株高為1.5~2.5 m、胸徑為10~15 cm的人工栽種深山含笑6株(表1),各樹的環(huán)境、立地及管理條件一致。每棵樣樹取同一水平面上枝齡相同的3個向陽枝條,盡量保持測量部位一致;每個枝條分別選取3片形態(tài)相似、葉色相近、年齡相近、無蟲咬、完整的向陽面中上部葉片作為實驗對象進行活體測定,每枚葉片重復測定3次,結果取平均值。
1.3研究方法
1.3.1光響應曲線測定
于每個季節(jié)的晴朗天氣,用Li6400XT便攜式光合作用測量系統(tǒng)(LICOR,Inc.,USA)的葉室夾住樣樹的一片完整陽生葉(葉溫熱電偶避開葉脈)。在未安裝小鋼瓶的狀態(tài)下,設定為自然的CO2濃度,F(xiàn)low值設定500 μmol·s-1,樣本室相對濕度65%±5%,葉溫為25±0.95 ℃。通過外置光量子傳感器感應外界光強,若外界光強低于1000 μmol·m-2·s-1,則進行光誘導,誘導時間為15~30 min。誘導完成后,關閉光量子傳感器,建立一個文件,自高到低設定光強梯度共14個,分別為2000、1800、1600、1200、1000、800、600、400、200、100、80、60、40、0,確認ParIn與ParOut相同后,ΔCO2絕對值低于50 μmol·m-2需匹配,進入自動測量。每棵樣樹各測量9片陽生葉,分別在7∶00—18∶00每隔1 h測定1組光響應,并保存數(shù)據(jù)至文件夾,導出數(shù)據(jù)。
1.3.2日變化測定
利用Li6400XT便攜式光合作用測量系統(tǒng),打開光量子傳感器,設定CO2濃度為自然的CO2濃度,F(xiàn)low值設定為500 μmol·s-1。建立文件夾,等待儀器a行參數(shù)穩(wěn)定,ΔCO2值波動小于0.2,c行參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0lt;Gslt;1、Cigt;0、Trgt;0),記錄數(shù)據(jù)。更換另一葉片添加remark,至少半小時進行1次Match導出數(shù)據(jù)。每顆樣樹總共選取3片樣葉,每片樣葉于8∶00—18∶00每隔2 h測定3次。測定數(shù)據(jù)包括凈光合速率(Pn)、Gs、Tr。環(huán)境參數(shù)為光合有效輻射(IPAR)。
1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處理Li6400XT數(shù)據(jù)的方式詳見文獻[17]。采用Excel 2016分別統(tǒng)計不同季節(jié)的Pn、Tr、Gs、IPAR值,并繪圖,各參數(shù)用SPSS 230中的Pearson函數(shù)進行相關性分析。曲線擬合方程為[18]
Pn=(αIPAR+Pmax-(αIPAR+Pmax)2-4θαIPARPmax)/2θ-Rd,
式中:Pn為凈光合速率,α為表觀量子效率,Pmax為最大凈光合速率,IPAR為光合有效輻射,θ為光響應曲線曲角,Rd為暗呼吸速率。利用公式在Origin內用最小二乘法做非線性擬合,得到4個參數(shù)α、θ、Pmax和Rd,然后利用α和Rd確定的直線計算光補償點(LCP)和光飽和點(LSP)。
2結果與分析
2.1光響應
如圖1所示:深山含笑的Pn在4個季節(jié)中均隨著IPAR的增加而逐漸升高,最后趨于平緩。其中夏季增速最快,春季增速最慢,秋季和冬季的增速基本一致。春季IPAR在0~400 μmol·m-2·s-1增速較快,400 μmol·m-2·s-1后增速變緩;其余季節(jié)均在0~800 μmol·m-2·s-1增速較快,800 μmol·m-2·s-1之后增速變緩。此外,深山含笑的LCP在20~60 μmol·m-2·s-1,LSP在800~1000 μmol·m-2·s-1。
2.2光合作用日變化
2.2.1凈光合速率日變化
深山含笑的Pn日變化分析結果表明(圖2a):夏季Pn最高,冬季最低。春季和夏季為雙峰曲線,均在10∶00左右達到第一個峰值,隨后在10∶00—12∶00逐漸下降,12∶00達到谷值后逐漸回升,在14∶00達到另一個高峰,第1個峰值明顯大于第2個峰值。秋季和冬季為單峰曲線,均在14∶00左右達到峰值。春、夏、秋和冬的Pn最大值分別為3.9、6.6、3.6、2.3 μmol·m-2·s-1。
2.2.2蒸騰速率日變化
深山含笑的Tr日變化分析結果表明(圖2b):夏季Tr最高,春、秋兩季相近,冬季最低。夏季的8∶00—10∶00 Tr 增速較快,在10∶00—12∶00間隨溫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強而增速減緩,12∶00—14∶00再次快速增加,在14∶00左右達到峰值(1.15 μmol·m-2·s-1)。春季為雙峰曲線,在10∶00達到第1個峰值,在12∶00因高溫和強光照達到谷值,隨后增加,在14∶00達到第2個峰值且為最大值。秋季和冬季在其8∶00—12∶00增速較緩,均在14∶00達到峰值,分別為0.42和0.12 μmol·m-2·s-1。
2.2.3氣孔導度
深山含笑的Gs日變化分析結果表明(圖2c):夏季Gs最高,冬季最低。夏、秋兩季為雙峰曲線,均在10∶00達到第1個峰值,在14∶00時達到第2個峰值。春季在10∶00—12∶00達到最大值,12∶00后逐漸下降。冬季08∶00—12∶00 下降,在12∶00達到谷值后逐漸升高,于14∶00達到峰值后下降。
2.2.4光合有效輻射日變化
深山含笑的IPAR日變化分析結果表明(圖2d):夏季IPAR最高,冬季最低。春、夏季均在12∶00左右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348、1408 μmol·m-2·s-1,秋、冬季均在14∶00左右達到最大值,分別為679、258 μmol·m-2·s-1。
2.3凈光合速率與其他參數(shù)相關性分析
為進一步探究各生理因子對深山含笑光合作用的影響,對不同季節(jié)深山含笑的4個光合特性指標值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表2):春季Pn與Gs呈極顯著正相關,與Tr、IPAR呈顯著正相關。夏季Pn與Tr呈極顯著正相關,與Gs呈顯著正相關,與IPAR無顯著相關性。秋季Pn與Tr、IPAR呈顯著正相關,與Gs呈極顯著負相關。冬季Pn與IPAR呈極顯著正相關,與Tr呈顯著正相關,與Gs無顯著相關性。
3討論
3.1光響應
光合光響應曲線的參數(shù)能夠反映植物光合生理機制對環(huán)境的響應。Pn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的量[19],其值越大,表明植物生長速度越快[20]。單獨分析Pn與IPAR的關系發(fā)現(xiàn),深山含笑的Pn隨著IPAR的增強而增大,達到飽和點后趨于平穩(wěn),這是因為光過飽和現(xiàn)象引起了深山含笑葉肉細胞內酶促反應的限制,導致其葉片無法充分吸收利用高強度的光[21]。在相同的光照梯度下,深山含笑在春季的Pn隨著光照強度改變的強度明顯低于夏季。南充的年極端相對最小濕度出現(xiàn)于春季的3、4月或者冬季的12、1月,寒潮性大風多發(fā)生在春季。因極端相對最小濕度的出現(xiàn)和寒冷的天氣使Gs下降,進而導致深山含笑的Pn較其他季節(jié)低。而夏季雨水充足,相對濕度較適宜,太陽總輻射量分布較多,因此Pn隨著光照強度改變的強度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
對光能利用能力的高低是植物光合速率存在差異的重要原因,植物葉片的LSP和LCP是判斷植物耐蔭性的重要指標[19]。依據(jù)植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植物可分為陽生植物、陰生植物和介于兩者之間的耐蔭植物[22]。通常情況下,LSP低于500 μmol·m-2·s-1,LCP低于15 μmol·m-2·s-1為陰生植物;而陽生植物的LSP和LCP均較高,LSP一般在600 μmol·m-2·s-1以上,LCP在20 μmol·m-2·s-1以上[23]。本研究中,深山含笑的LCP在20~60 μmol·m-2·s-1,LSP在800~1000 μmol·m-2·s-1,LSP和LCP均較高,表明深山含笑對強光的利用能力較強,而對弱光的利用能力較差,有較大幅度的光適應能力。因此,深山含笑屬于陽生植物,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栽種在光照條件較好的地方,這與王旭軍等[13]對長沙市深山含笑光合特性的研究結果一致。
3.2光合日變化
葉片光合作用的日變化反映了植物對環(huán)境因子的適應性,因植物種類、生長狀態(tài)和環(huán)境因子的不同而異[24]。研究認為植物光合作用日變化規(guī)律一般有2種類型,在環(huán)境適宜條件下表現(xiàn)為單峰型,而在高溫、高紫外線、高鹽等惡劣條件下則可能表現(xiàn)為雙峰型[25]。雙峰型曲線說明出現(xiàn)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合“午休”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使植物的光合生產力和光能利用率降低[2627]。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Pn的日變化在春季和夏季均為雙峰曲線,出現(xiàn)明顯的光合“午休”現(xiàn)象,與王旭軍等[13]的研究結論基本相同。這可能是因為南充春季和夏季的氣溫和光照強度都較高,深山含笑葉片蒸騰作用旺盛,為了減少水分散失,深山含笑氣孔開度逐漸降低,阻斷了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正常進行,胞間CO2大幅度降低,導致深山含笑用于光合作用的原料CO2供應不足,最終Pn降低。很多植物在特定季節(jié)都出現(xiàn)光合“午休”現(xiàn)象,如煙草和車前草[2829],這是植物在高溫條件下做出的自我保護。
高等植物的水分散失取決于蒸騰作用,Tr表示植物單位面積水分散失的速率。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秋冬季節(jié),深山含笑的Pn從8∶00開始與Tr同時升高,隨后同步下降,且二者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與王霞[30]對山西南方紅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群落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在午間由于光照強度的增強,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超過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時,過剩的光會導致光抑制現(xiàn)象的發(fā)生[31]。深山含笑Tr在春季和夏季呈雙峰曲線,出現(xiàn)“蒸騰午休”現(xiàn)象,這是因為在春夏季,隨著IPAR強度的增加,氣溫和葉溫升高,氣孔逐漸張開,Tr也隨之升高,此后由于午間溫度較高,空氣濕度下降,植物失水大于根系吸水,葉片水分代謝失調,從而導致植物缺水,抑制了參與光合作用過程中化學反應的進行,因此深山含笑通過氣孔調節(jié)張開的大小來避免葉片被灼傷,此后當溫度和光強下降時,Tr又會逐漸回升達到一天中的第2高峰。
氣孔是植物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氣孔開閉程度通常用氣孔導度Gs來表示[32]。本研究中夏季和秋季在12∶00時深山含笑的Gs下降,整體表現(xiàn)為先升高后降低。這可能是因為在光照條件充足、溫度較高、濕度較低的中午,為避免葉片蒸騰失水,部分氣孔呈關閉狀態(tài),導致Gs下降,Gs的下降很可能限制了CO2向葉肉細胞中的擴散,同時植物的Tr也降低,從而Pn也會下降[33]。深山含笑春季的Gs大于冬季,是因為春季有相對較高的光合輻射,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光誘導;而冬季溫度較其他季節(jié)低,沒有達到抑制氣孔張開的溫度。深山含笑Gs在夏秋季節(jié)表現(xiàn)為雙峰型,在春冬季表現(xiàn)為單峰型,說明深山含笑的Gs對于環(huán)境的變化較為適應,抗逆境能力較強。
植物光合作用受到生理和生態(tài)因子的共同影響,因此不僅在不同環(huán)境下引起植物光合作用變化的原因不同,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導致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動態(tài)變化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本研究通過對深山含笑的Pn與其生理生態(tài)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不同季節(jié)各因子對Pn的影響存在差異,Tr與4個季節(jié)的Pn都有正相關關系。因此,可以推斷影響深山含笑Pn的主要因子是Tr。
3.3引種栽培措施
綜合分析表明,在溫度和光強較高的春夏季,深山含笑均有較強的適應性,表現(xiàn)出較強的光合能力。為了提高深山含笑的光合速率,降低“午休”的影響,應注意春季的光照條件,對成樹及時修剪病殘枝、枯死枝,以便其更好地接受陽光照射;在夏季高溫的情況下,應該加強水肥管理,適當向葉片噴灑蒸騰抑制劑來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率和光合速率,促進植物快速生長;秋冬季光照強度、溫度等逐漸減弱,為保證植株接受足夠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應注重適當疏植并保持林內通風,以充分發(fā)揮其光合能力。
致謝:實驗操作中張春梅提供了幫助,在此致謝!
參考文獻:
[1]王競紅.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的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
[2]楊夢秋.油茶林光合特性及其養(yǎng)分動態(tài)的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yè)大學,2011.
[3]DAMESIN C.Respir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year stems of Fagus sylvatica:from the seasonal pattern to an annual balance[J].New Phytologist,2003,158(3):465475.
[4]FENG Y,WANG J,SANG W.Biomass allocation,morphology and photosynthesis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exotic species grown at four irradiance levels[J].Acta Oecologica,2007,31(1):4047.
[5]劉旻霞,夏素娟,穆若蘭,等.黃土高原中部三種典型綠化植物光合特性的季節(jié)變化[J].生態(tài)學雜志,2020,39(12):40984109.
[6]鄭萬鈞.中國樹木志(第1卷)[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7]葉桂艷.中國木蘭科樹種[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6.
[8]吳德鄰.廣東植物志[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
[9]田如男,薛建輝,李曉儲,等.深山含笑和樂昌含笑的抗寒性測定[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8(6):1214.
[10]曾宋君,彭曉明,曾慶文.深山含笑的組織培養(yǎng)和快速繁殖[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0,8(3):264268.
[11]盧洪霖,李曉儲,黃利斌,等.深山含笑、樂昌含笑、醉香含笑引種栽培試驗[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3,30(4):2325.
[12]何開躍,李曉儲,黃利斌,等.干旱脅迫對木蘭科5個樹種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04,13(4):2023.
[13]王旭軍,吳際友,廖德志,等.長沙市城市森林樹種深山含笑光合特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6):120123.
[14]邵永昌,莊家堯,王柏昌,等.上海地區(qū)主要綠化樹種夏季光合特性和固碳釋氧能力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43(1):94101.
[15]盤李軍,冼桿標,陳偉光,等.深山含笑等18個景觀樹種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廣東林業(yè)科技,2013,29(4):3337.
[16]何清玉,徐健雄,杜忠,等.南充市近50年主要氣候要素變化分析[J].四川林業(yè)科技,2022,43(4):6066.
[17]布都會,朱建楚,高莉,等.“Li6400光合作用測定儀”在小麥上應用的商榷[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1):9294.
[18]THORNLEY J H M.Mathematical models in plant physiology[M].London:Academic Press,1976.
[19]王強,金則新,郭水良,等.瀕危植物長葉榧的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J].生態(tài)學報,2014,34(22):64606470.
[20]丁圣彥,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演替系列優(yōu)勢種光合生理生態(tài)的比較[J].生態(tài)學報,1999,19(3):318323.
[21]鄭元,陳詩,王大瑋,等.滇青岡光合響應特征曲線研究[J].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3,33(3):2530.
[22]孟繁靜.植物生理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206213.
[23]史艷財,蔣運生,覃芳,等.珍稀瀕危植物喙核桃的光合特性研究[J].廣西科學院學報,2020,36(1):7377.
[24]管銘,金則新,李月靈,等.千島湖次生林優(yōu)勢種植物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J].生態(tài)學報,2015,35(7):20572066.
[25]孫麗君,呂光輝,田幼華,等.不同土壤水分條件下荒漠植物白麻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較[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48(4):755760.
[26]于強,任保華,王天鐸.C3植物光合作用日變化的模擬[J].大氣科學,1998,22(6):867880.
[27]楊育苗,蔣志榮,安力,等.旱砂地兩種籽瓜光合日變化及光響應研究[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18,36(5):4753.
[28]陳真勇,彭正松,陳衛(wèi)英,等.煙草凈光合速率日變化與影響因子的PLSR分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2):132139.
[29]肖肖,陳蘭英,肖娟.不同光照條件下車前草光合日變化特性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3):229233.
[30]王霞.山西陵川南方紅豆杉群落結構特征及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7.
[31]MURAOKA H,TANG Y,Terashima I,et al.Contributions of diffusional limitation,photoinhibition and photorespiration to midday depression of photosynthesis in Arisaema heterophyllum in natural light[J].Cell and Environment,2000,23:235250.
[32]萬素梅,賈志寬,楊寶平,等.苜蓿光合速率日變化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J].草地學報,2009,17(1):2731.
[33]于貴瑞,王秋鳳.植物光合、蒸騰與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態(tài)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