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古稱大梁、啟封、汴州、汴梁、汴京、東京,北依黃河。
由于黃河“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歷史上開封黃河決口頻繁。據(jù)史料記載,自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開封黃河決溢338次,開封城4次被淹、15次被洪水包圍。明末白愚在《汴圍濕襟錄·自序》中稱:“城在釜底,仰視黃流,其地最稱可患?!鼻宕佣浇o在《治河奏績書》中說:“開封之境地皆浮沙,河流迅駛,一經(jīng)潰決,如奔馬掣電,瞬息數(shù)百丈,工程必大,而下埽更難。故前代河決之患,此地常十居七八。”
位于開封西北的黑崗口險工,遭洪水侵襲尤甚。關(guān)于黑崗口險工,其名字最早見于《尚書·禹貢》:“豫州厥土,帷壤下土墳壚。”注曰:壚,黑崗土也。又曰:玄而疏者為之壚。黑崗即以此得名歟。這段文字在《重建黑崗大王廟碑》中有記載?!肚逡唤y(tǒng)志·開封府》也描述:黑岡 “其土黑色,下有池多魚,今涸,亦名魚岡”。歷經(jīng)多次沖決,尤其是明崇禎九年(1636年),河決黑崗口,10天堵口竣工。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在黑崗口段決堤水淹開封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黃河再次在此決口,黑崗口4天漲水2.77米,流量約30000立方米每秒。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黑崗口搶大險。自此,黑崗口成為著名險工。
1946年以來,黑崗口險工又陸續(xù)被整修、改建、加高、加固,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其工程長度5695米,有85道壩、垛、護岸,提高了工程防洪標準,增強了工程抗洪能力。
開封黃河是黃河下游“豆腐腰”河段,而黑崗口險工更是“豆腐腰”中的“豆腐腰”,為典型的游蕩性河段,河道寬、淺、散、亂,黃河在此處主流擺動頻繁,河勢上提下挫,極易發(fā)生橫河、斜河。
1982年8月2日18時,黃河花園口出現(xiàn)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水位達94.64米,開封黃河大堤偎水深1—4米,黑崗口險工受斜河頂沖,15道壩岸先后出險30次,2000多人參與搶險。
2009年,黑崗口險工上延控導工程河段發(fā)生橫河,形成畸形河勢,洪水繞過黑崗口上延控導工程,造成灘區(qū)大面積進水。同時,黑崗口險工背河是黑池,臨背懸差大,在超標洪水期間,極易發(fā)生管涌、滲水、滑坡等險情,威脅黃河大堤和開封安全。因此,黑崗口險工是黃河防汛重點防御部位,防汛地位十分重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是一座城市的血脈,不僅帶來美麗的風景,更能增加城市的底蘊?!耙怀撬雾嵃氤撬闭鎸嵸N切地形容了黃河與開封之間的關(guān)系。
黑崗口險工很早就建立起引水設(shè)施。1935年,建成黑崗口虹吸工程,引黃河經(jīng)開封城入惠濟河。1953年,在黑崗口險工護岸上新建虹吸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黃河上第一座虹吸工程。1957年,黑崗口引黃閘建設(shè),是河南黃河南岸的第一座引黃閘,后又在1980年、2014年進行改建和除險加固。重建后的引黃閘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源源不斷的黃河水順著干渠,流向開封市區(qū)工廠、農(nóng)田,滋養(yǎng)千家萬戶。
在黑崗口引黃灌區(qū)西干渠東側(cè),有一個因盛產(chǎn)西瓜、花生而聞名的村子,名叫花生莊。這個村莊靠著黃河水澆灌出來的土地,讓西瓜、花生聲名大噪。在當?shù)兀餍兄@樣一種說法:“河南的好瓜在開封,開封的好瓜在花生莊?;ㄉf的瓜,瓤沙、脆甜,其他地方種不出來?!?/p>
黃河水讓開封更靈動,讓開封百姓更幸福。
2020年春天,黑崗口險工迎來新的“變裝”。2020年3月,黑崗口生態(tài)修復綠化工程開工建設(shè),同年5月建設(shè)完成。該項目入口處設(shè)置有迎客松,中軸線以櫻花、海棠形成花海景觀,建設(shè)有河勢觀測臺、安瀾石、黨史文化長廊、法治文化廣場等設(shè)施。
每逢節(jié)假日,這里便是人們游玩的好去處。三三兩兩的人們,或登河勢觀測臺欣賞大河風光,或碑石下合影留念……到處充滿生機。如果不是展覽欄里的照片提示,誰能想象到過去餐飲船、養(yǎng)殖場、飯店的垃圾堆放地,而今顏值越來越高,已經(jīng)成為集防洪保安、生態(tài)綠化、文化展示和科普研學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
當生態(tài)的觀念在心里種下,“植”此青綠便成為一種時尚,開封黃河人在向“綠”而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立足開封“北美”城市功能布局,按照“一軸、一帶、兩線、三片區(qū)、十五個景觀節(jié)點”要求,高標準打造沿黃生態(tài)廊道示范帶,在建設(shè)中凸顯“生態(tài)修復、保護為先”的理念,注重保留原有的林田濕地坑塘,種植泡桐、柳樹、國槐等鄉(xiāng)土樹種,以特色小喬木、花灌木、景觀草等作為點綴和補充,營造自然式生態(tài)景觀,凸顯復合型廊道功能。成功實現(xiàn)總長88.04千米廊道慢行系統(tǒng)全線貫通,著力推動廊道提質(zhì)升級。增植了巨紫荊、高桿石楠、欒樹、銀杏、白皮松等彩葉和常綠樹種,建設(shè)了黃河頌文化園、林則徐治河文化廣場、埽工文化廣場等生態(tài)景觀節(jié)點,完成綠化任務(wù)近14萬平方米。
生態(tài)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這幾年,開封黃河濕地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白天鵝、豆雁、灰鶴以及國家一級野生動物大鴇的種群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黑崗口、柳園口、谷營等地的濕地已經(jīng)成為它們相對固定的家園?!备鶕?jù)開封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的監(jiān)測,“黃河進入枯水期,黑崗口險工附近出現(xiàn)大片灘涂,大批候鳥前來覓食、歇息?!?/p>
9月的黑崗口,一批批騎行者沿著西干渠,來到黑崗口打卡。這時的天氣,有了些涼意和爽朗,遠處的水面平靜得像熟睡的嬰兒。可是,誰能想到2021年那個秋天,一場長歷時、高水位、大流量的黃河秋汛讓多少人記憶猶新,當時的黑崗口河段保持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歷時25天,那是一場來勢洶洶的大戰(zhàn),一次驚心動魄的大考。
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更是形成了上寬下窄的“卡口”河勢,多數(shù)丁壩靠主溜,壩前流速大、沖刷力強,出現(xiàn)根石走失、坦石坍塌等情況。面對這樣的險情,開封黃河人提出了“謀在河勢變化之前、搶在險情發(fā)生之初、護在工程重點部位”的防御思路,下先手棋、打主動仗,防在前,搶在初,不間斷地開展工程隱患排查,第一時間進行除險加固。
“黨員堡壘建在最前沿。當時,我們在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每支巡查隊伍中都有黨員,黨員沖在最前面,‘蹲查’防守24小時壩上不離人?!比藗兓貞浧甬敃r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
蔡集、王庵、歐坦、東壩頭……逆行向前,一張張黝黑的臉龐,一雙雙堅毅的眼眸,巡壩查險,堅守如松,將對勝利的渴望,匯聚一股股磅礴的力量。群眾安危高于天!黃河人筑成牢固的堤壩,阻擋著滾滾洪流。
黃河安瀾是眾望所盼,也是沿黃百姓過上富裕日子的保障。
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nóng)則農(nóng),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沿堤村莊正在利用現(xiàn)有資源,走向一條富裕道路。
開封南北堤村是緊鄰黑崗口險工的一個村子,以前這里交通不便、環(huán)境惡劣,是出了名的貧困村?!澳媳钡蹋媳钡?,戶戶門朝西。婦女編蒲包,男人撈蝦米。”一到秋天,大風吹起,黃沙漫天,吹得人眼睛睜不開。近年來,隨著沿黃生態(tài)廊道建設(shè),小村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旁堤上綠樹成蔭,村里道路平坦整潔,農(nóng)家小院優(yōu)美雅致。村子變美了,游客多了,村里開起了民宿、農(nóng)家樂,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澳媳钡蹋媳钡?,家家有新居。水塘變良田,勝似小江南?!币皇仔碌耐{吟唱開來。
黑崗口之變,猶如一個溫暖美麗的觸角,延伸到沿黃村莊的家家戶戶,提振了黃河兒女的精氣神。正如梧桐樹下老人吟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八聲甘州 開封黃河觀景臺》詩詞:“看大河滾滾走動溟,九曲蕩風煙。任花開葉落,人來客往,潮涌平川。曾有塵沙萬里,舊夢付云端。逝者如斯也,此景誰言?”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成為重大國家戰(zhàn)略,全面推動黃河保護治理的號角已吹響,開封黃河人將以實干和擔當,繪就更加安全、生態(tài)、美麗的黃河畫卷。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黑崗口也是,未來會更美,百姓會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