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丨究丨胃復春膠囊、雙歧桿丨菌四聯(lián)活菌片與四丨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運用,對幽門螺丨桿菌(Hp)陽性胃潰瘍丨的丨治丨療丨效丨果丨,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qū)托丨克托丨縣丨醫(yī)丨院丨收丨治丨的丨1丨50例丨H丨p陽丨性丨胃丨潰瘍患丨者為丨研丨究對丨象,采丨丨用隨丨機數丨字表丨法將患丨者分丨為對丨照丨組與觀丨察丨組,每丨組各納丨入7丨5例。對丨丨照組患丨者單純接受四聯(lián)療法開展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額外加用胃復春膠囊以及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胃蛋白酶原相關指標[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丨蛋白酶比值(PGR)]水平、胃腸道激素[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Hp根除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丨組患丨者P丨GⅠ、P丨GⅡ水丨平均降丨低,且丨觀丨察組均低丨于對丨丨照組;兩丨組患丨者P丨GR均升丨高,且觀丨察組高于對丨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TL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GAS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lt;0.05)。觀察組患者轉陰率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胃復春膠囊、雙丨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與四丨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應用于 Hp 陽性胃潰瘍的治療效果良好,能有效調節(jié)胃腸道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復胃腸道功能,且Hp清除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胃復春膠囊;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四聯(lián)療法;幽門螺桿菌;胃潰瘍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6.001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6.005
近年來,胃潰瘍的發(fā)病率在臨床上呈上升趨勢,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導致胃潰瘍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侵入人體后,會引發(fā)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異常,進而損傷胃黏膜,引發(fā)炎癥[1]。四聯(lián)療法是一種用于治療Hp感染的標準治療方案,治療藥物包丨括質子泵抑制劑(PPI)、鉍劑和兩種抗生素組成,但這種方法易使患者產生耐藥性,還會導致腸道菌群結構失調和功能失衡等不良反應[2]。臨床多采用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方案,在減少不丨良反應發(fā)生的同時,有效降低胃潰瘍的復發(fā)率[3]。胃復春膠囊具有健脾益氣、活血解毒的功效[3]。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是一種活菌制劑,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補充有益菌,進而恢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4]。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究胃復春膠囊、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與四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施治于Hp陽性胃潰瘍的丨治丨療丨成丨效,現丨報丨道如丨下。
1 資丨料與方丨法
1.1 一丨般資丨料 選丨取2丨02丨1年8丨月至2023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丨醫(yī)丨院收丨治的1丨5丨0例H丨p陽丨性胃丨潰丨瘍患者,采丨用隨丨機數丨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丨照組與觀丨察組,每丨組各納丨入75例。對丨照組患丨者中男丨性3丨8例,女丨性37例;年丨齡2丨4~7丨0歲,平丨均年丨齡(5丨2.64±10.9丨9)歲。觀丨察組患者中男丨性37例,女丨丨性38例;年丨齡26~69歲,平丨均年丨齡(50.40±12.59)歲。兩丨組患丨者一丨般資丨料比丨較,差丨異無統(tǒng)丨計學意丨義(Pgt;0.丨05),組丨丨間具丨丨有可丨丨比性。本丨研丨究獲丨得內丨蒙丨古自丨治區(qū)托丨克托丨縣醫(yī)丨院醫(yī)丨學倫丨理委丨員會的批丨準。在研丨究開丨展前,所丨有患丨者及家丨屬均充丨分知丨悉研丨究相丨關內丨容,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胃潰瘍的診斷標準[5],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胃鏡檢查所見,潰瘍病灶呈現圓形、橢圓形或線形,邊緣清晰銳利,周圍黏膜存在充血、水腫現象,且略微隆起;⑶14C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為Hp陽性;⑷未進行過根除Hp治療;⑸近1個月內未使用過甾體類及激素類藥物治療。排除標準:⑴合并胃黏膜損傷嚴重致潰瘍穿孔者;⑵準備妊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⑶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⑷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治療方丨法 對丨照組患丨者于餐丨前30 min口丨服雷丨貝拉丨唑鈉腸丨溶膠丨囊(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28,規(guī)格:10 mg)10 mg/次、 2次/d;于餐后30 min口服克拉霉素緩釋片(東丨莞市陽之康醫(yī)丨藥有丨限責丨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26,規(guī)格:500 mg)500 mg/次、 2次/d;于餐后30 min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石藥集團中諾藥業(yè)(石家莊)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770,規(guī)格:按C16H19N3O5S計0.5 g] 1.0 g/次、 2次/d;于餐前30 min溫水沖服枸丨櫞酸鉍丨鉀顆丨粒 [麗丨珠集丨團麗丨珠制丨藥廠,國丨藥準丨字H10丨900丨086,規(guī)格:120 mg(按Bi2O3計)] 120 mg/次、2次/d。觀丨察組患丨者在對丨照組基丨礎上于餐丨后3丨0 min口丨服雙丨歧桿丨菌四丨聯(lián)活丨菌片(杭丨州遠丨大生丨物制丨藥有丨限公丨司,國丨藥準丨字S2丨0227丨006,規(guī)丨格:0.5 g)1.5 g丨/次、 3丨次/d;于餐丨前3丨0 min口丨服胃復春膠囊(杭州胡慶余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697,規(guī)格:0.35 g)1.4 g/次、 3丨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周,停藥4周后于門診進行復查,觀察并記錄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⑴胃蛋丨白酶丨原相丨關指丨標水丨平。于治丨療前丨后,采丨集患丨者空丨腹靜丨脈血5 m丨L,以3 500 r/m丨in的轉丨速(離丨心半丨徑12 c丨m)離丨心5 m丨in,取血丨清,采丨用酶丨聯(lián)免丨疫吸丨附試丨驗(E丨LIS丨A)檢丨測胃蛋丨白酶丨原(PG)Ⅰ、 PGⅡ水平。計算胃蛋白酶比值(PGR), PGR= PGⅠ/PGⅡ。⑵胃腸道激素水平。于治療前后,與⑴同樣方法或取血清,采用ELISA檢測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⑶Hp根除情況。于停藥4周后,兩組患者進行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統(tǒng)計患者Hp根除情況,并計算Hp轉陰率。
1.4 統(tǒng)丨計學分丨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胃蛋丨白酶丨原相丨關指丨標水丨平比丨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PGⅠ、 PGⅡ水平均降低,且觀丨察組均低丨于對丨照組;兩丨組患丨者P丨GR均升丨高,且觀丨察組高丨于對丨照組,差丨異均丨有統(tǒng)丨計學意丨義(均Plt;0.05),見丨表丨1。
2.2 兩組患者胃腸道激素水平比較 治丨療后,兩組患者MTL水平均升高,且觀丨察組高丨于對丨照組;兩丨組丨患丨者GAS水丨平均降丨低,且觀丨察組低于對丨照組,差丨異均丨有統(tǒng)丨計學意丨義(均Plt;0.05),見表2。
2.2 兩丨組患丨者H丨p根丨除情丨況比丨較 觀丨察組患丨者轉丨陰率高丨于對丨照組,差丨異有統(tǒng)丨計學意丨義(Plt;0.05),見丨表3。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是機體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Hp感染是關鍵因素,其通過分泌細胞毒素破壞胃黏膜屏障,進而引發(fā)局部炎癥[6]。此外,Hp分泌的尿素酶可水解尿素產生氨來中和胃酸,進而改變胃部酸堿度,促使GAS分泌,致使胃內長期處于高胃泌素與炎癥反應的雙重刺激狀態(tài)[7]。目前,臨床常采用四聯(lián)抗生素療法根除Hp。然而,長期單一使用該方案,不僅難以有效根除Hp,還會引發(fā)諸多不良反應[8]。在中醫(yī)理論中,胃潰瘍屬于“胃痛”“胃痞”等范疇,常見證型為脾胃氣虛、胃絡瘀血,多由邪氣侵犯脾胃、飲食不節(jié)制、情志不暢等因素所致,這些因素會導致人體食積、水液潴留,進而影響脾胃的氣機升降,造成氣滯血瘀,使病情反復,難以治愈[9]。
本研丨究結丨果表丨明,治丨療后,兩丨組患丨者P丨GⅠ、P丨GⅡ水丨平均降丨低,且觀丨察組均低丨于對丨照組;兩丨組患丨者PG丨R均升丨高,且觀丨察組高丨于對丨照組;兩丨組患丨者M丨TL水丨平均升丨高,且觀丨察組高丨于對丨照組;兩組患者的 GAS 水平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觀察組患者的 GAS 水平降低幅度更為顯著,相較于對照組處于更低水平;觀察組患者轉陰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胃復春膠囊中的紅參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的功效,可補充脾胃之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氣血化生,有效改善脾胃氣虛的狀態(tài);香茶菜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散瘀的作用,可消除瘀血阻滯,恢復胃絡的正常氣血流通,有助于改善胃部的氣血運行[10]。腸道菌群與胃腸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當腸道菌群恢復平衡后,腸道屏障功能增強,減少腸道內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吸收,降低對胃腸道的不良刺激,有助于改善胃腸道的整體功能狀態(tài)。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能補充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進而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11]。此外,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可刺激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促進免疫球蛋白A(IgA)的分泌,增強腸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同時,通過調節(jié)T淋巴細胞亞群的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防御能力,減少炎癥反應,有助于減輕胃部的炎癥反應,改善胃黏膜的微環(huán)境,進而對胃蛋白酶原和胃腸激素的分泌產生積極影響[12]。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在腸道內代謝過程中可產生短鏈脂肪酸、維生素等有益物質,有益代謝產物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胃部,為腸道上皮細胞提供能量,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生長和修復[13]。
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紅參富含多種人參皂苷,能促進胃黏膜細胞的增殖與修復,通過激活相關細胞信號通路,促進細胞的存活與生長,加速受損胃黏膜的愈合,增加黏液層的厚度;人參皂苷能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清除Hp,減輕炎癥反應;人參皂苷還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反應對胃黏膜細胞的脂質過氧化、蛋白質、DNA損傷,保護胃黏膜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完整性,維持胃蛋白酶原和胃腸激素分泌的穩(wěn)定[14]。香茶菜中所含有的冬凌草甲素能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減輕胃黏膜的炎癥反應[15]。麩炒枳殼中的揮發(fā)油、黃酮類等成分具有調節(jié)胃腸動力的作用,通過作 用于胃腸道的膽堿能受體,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增強胃腸平滑肌的收縮,有助于改善胃排空延遲和消化不良等癥狀[16]。
綜上所述,胃復春膠囊、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與四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應用于Hp陽性胃潰瘍的治療效果良好,能有效調節(jié)胃腸道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復胃腸道功能,且Hp清除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病理學組.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病理組織學專家共識[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23, 40(8): 589-594.
林龍聰.消化內鏡+四聯(lián)療法對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 2022, 16(6): 473-475, 481.
劉藝超,鄭麗華,毛建生.胃復春結合四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潰瘍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胃腸激素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 2024, 51(7): 122-125.
彭琴,張清.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血清TGF-β1、G17、PGI的影響[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22, 50(5): 684-686, 731.
中華消化雜志編委會.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2016年,西安)[J].中華消化雜志, 2016, 36(8): 508-513.
國家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上海)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lián)盟,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癌學組,等.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9, 13(4): 285-29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 2022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指南[J].中華消化雜志, 2022, 42(11): 745-756.
羅海勇,黎琪.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1, 14(33): 144-146.
孫靜晶,周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虛實證型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9, 34(3): 1243-1245.
胡聞華,吳鑫蓮,路嘉程.胃復春膠囊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治療Hp感染胃潰瘍的臨床效果[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24, 34(18): 2752-2756.
汪海濤,夏建新,梅冬雪,等.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治療過程中不同療程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的效果[J].中國綜合臨床, 2022, 38(5): 419-424.
余國林.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在首次根除幽門螺桿菌失敗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9, 31(9): 1056-1059.
王文娜,張栓龍.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對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24, 47(4): 102-105.
齊夢含,鄭毅男,李偉.紅參中氨基酸糖苷類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草藥, 2024, 55(19): 6779-6788.
龔曼,楊聯(lián)河,朱利利,等.鄂西香茶菜甲素作為抗腫瘤先導物的發(fā)現與抗腫瘤活性驗證[J].中國中藥雜志, 2021, 46(16): 4061-4068.
祝婧,葉喜德,吳江峰,等.枳殼炮制歷史沿革及炮制品現代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9, 25(20): 191-199.
作者簡介:周俊明,大學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疾病的診療。
通信作者:宋建忠,碩士研究生,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診療。E-mail:yh1988yy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