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新中國成立時,一名工人說:“要做工廠的主人,就得拿出當主人的樣子!”他始終以身作則,不僅自己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動模范,還帶出一個聲名赫赫的模范班組。70多年歲月滄桑,他和他的17位繼任者一起,讓模范班組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寫就了一部恢宏浩蕩的中國工人奮斗史詩。這個班組,叫“馬恒昌小組”,這名工人,叫馬恒昌。
攻堅克難創(chuàng)奇跡
馬恒昌,1907年出生于遼寧省遼陽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他從一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成長為一名技術工人。1948年11月,制造高射炮核心部件之一——閉鎖機的艱巨任務交給了原沈陽第五機器廠馬恒昌所在的生產小組。當時,大部分工人都沒見過這樣的部件,也沒有圖紙可以參考。為了繪制圖紙,馬恒昌一點一點地摸索,邊畫邊試驗邊修改,最終閉鎖機的生產圖紙硬是被馬恒昌畫了出來。接著,馬恒昌便帶領車工一組晝夜不停地加班制作。一天,國民黨軍的飛機又來轟炸了,工友們拉著馬恒昌讓他趕緊撤離,馬恒昌卻倔強地說:“它炸它的,我干我的,我命大,沒事?!泵鎸ξkU,馬恒昌仍是頭也不抬地繼續(xù)工作。工友們被馬恒昌的精神感染,不顧生命安危,都回到工作崗位。車床啟動,卡盤飛轉,就這樣,馬恒昌和工友們提前完成了閉鎖機的制造任務。隨著一門門高射炮噴出火舌,曾經囂張一時的國民黨軍戰(zhàn)機再也不敢大搖大擺地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空。這項任務圓滿完成后,馬恒昌所在的車工一組被記集體功。
為了更有力地支援全國解放戰(zhàn)爭,馬恒昌帶領車工組向全廠發(fā)出了開展迎接紅五月勞動競賽的倡議,得到了全廠50多個班組的熱烈響應。競賽中,馬恒昌啟發(fā)大家靠技術革新實現(xiàn)競賽目標,創(chuàng)優(yōu)質、奪高產,奪優(yōu)勝錦旗。他身先士卒,成功革新了斜度板胎具,使工效提高了3.1倍。1949年4月28日,沈陽第五機器廠召開競賽表彰大會,車工一組獲得“生產競賽模范班”的紅旗,工廠黨組織還以“馬恒昌”的名字為小組命名。從此,馬恒昌與他的小組永遠聯(lián)系在了一起。“馬恒昌小組”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先進生產小組。
倡議競賽遍全國
1950年10月24日,馬恒昌和他所帶領的車工組及其他人員共94人遷到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籌備建立了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1951年1月17日,“馬恒昌小組”通過《工人日報》向全國各條戰(zhàn)線發(fā)出了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倡議。倡議發(fā)出后反響巨大,據(jù)統(tǒng)計,全國共有1.8萬個班組熱烈響應,積極應戰(zhàn),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勞動競賽就這樣深入、持續(xù)地開展起來。許多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成倍增長,“向‘馬恒昌小組’學習”“做‘馬恒昌小組’式的班組”成為當時工人中的一股熱潮,就連戰(zhàn)火紛飛的朝鮮戰(zhàn)場也發(fā)來了200多封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戰(zhàn)士的來信,以表達對“馬恒昌小組”的支持。
隨后,《工人日報》刊登了“馬恒昌小組”的一封公開信,信中寫道:“我們小組首先要做個榜樣,事事要走在前頭……要盡可能多地推動所有班組參加到全國愛國主義勞動競賽里來,這樣起的作用更大一些?!闭菓{著這樣的豪情與信念,這一年“馬恒昌小組”提前兩個半月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務,創(chuàng)造了69項新紀錄,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9.61%?!榜R恒昌小組”成為全國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三大法寶”開先河
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動模范,馬恒昌先后13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他曾任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部副部長等職。馬恒昌和他的組員們依靠勞動競賽、民主管理、技術革新“三大法寶”,為中國工業(yè)企業(yè)班組建設開了先河。
工作中,馬恒昌銳意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新點子、新經驗層出不窮,有效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他帶領的“馬恒昌小組”以金屬加工技術精湛著稱,在中國首先提出了“工人參與企業(yè)管理,做企業(yè)主人”的理念。馬恒昌創(chuàng)造了班組長工作“五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艱苦任務做在前,完成計劃干在前,遵守制度走在前,關心同志想在前)、“五必訪”(有困難必訪,婚喪事必訪,家庭糾紛必訪,組員患病必訪,冬夏換季必訪)、“六知道”(知道組員家庭人口和經濟情況,知道組員家庭住址和居住情況,知道組員性格、愛好和特長,知道組員健康情況,知道組員配偶及父母工作單位,知道組員思想狀態(tài)和情緒變化)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
“一五”期間,“馬恒昌小組”用5年時間完成了14年的工作量,成為全國工業(yè)戰(zhàn)線學習的榜樣。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困難時期,“馬恒昌小組”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精神,為國家渡過暫時困難作出了貢獻?!拔幕蟾锩逼陂g,馬恒昌頂住壓力,安下心來搞革新,10年完成了15年的工作量,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9.6%,實現(xiàn)技術革新118項。半自動液壓平頭機、鉆孔機和半自動起重吊等就是這個時期誕生的。
1978年8月,第一機械工業(yè)部作出決定:全國機械工業(yè)戰(zhàn)線廣泛開展學大慶、趕“馬恒昌小組”的群眾運動。同年,馬恒昌被黑龍江省授予“勞動英雄”稱號。1979年4月28日,第一機械工業(yè)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黑龍江省委在齊齊哈爾市隆重召開“紀念馬恒昌小組建組30周年現(xiàn)場交流會”,馬恒昌小組被授予“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為四化立新功”榮譽稱號。
馬恒昌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边@句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話語,已經成為“馬恒昌小組”的座右銘,同時也已成為鼓舞中國工人階級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