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寧波余姚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法醫(yī)朱睿在出差途中,看到路邊一名老太受傷倒地不起,急忙上前救助,并在車流中攔下一輛救護車。劇烈奔跑后,他突發(fā)心梗,倒在了救護車擔架旁。此時,寧波市第二醫(yī)院醫(yī)生郭維英正好路過,先后救助了老太和朱睿。
對于法醫(yī)朱睿來說,無論是“看到路邊一名老太受傷倒地不起,急忙上前救助”,還是“在車流中攔下一輛救護車”,都是出于救助幫扶的自覺行為。只是,未曾想到,“劇烈奔跑后,他突發(fā)心?!保梢驗樾南凳軅睦咸?,他“還沒緩過來,又上前幫忙”,以至“踉蹌地往前走了幾步,一頭倒在了地上”。這是何等舍己救人的英勇壯舉!
朱睿“面色發(fā)紺”的身體狀況,被一道參與救助的同事葉李杰,以及正巧路過的寧波市第二醫(yī)院內分泌科專家郭維英發(fā)現。于是,郭維英又趕緊給他做心肺復蘇,并一道將他緊急送往醫(yī)院。如果說,朱睿、葉李杰、郭維英救助受傷者是一種好人行為的話,那么,朱睿突發(fā)心肌梗死而被人救助,則無疑是對“好人有好報”的生動詮釋——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是也。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朱睿、葉李杰、郭維英雖都是平凡之人,但都有著不平凡的救助之舉。他們就是我們的平凡英雄,用行動書寫著人間大愛。在他們身上,我們充分感受到核心價值的凝聚力、傳統美德的吸引力及高尚人格的感染力。
善是一種循環(huán),善良可以累積。如果我們在全社會營造起敬重好人的良好氛圍,普遍樹立起學做好人的自覺,那么,善良與善良相逢,便可以生出更大的善意;善舉與善舉傳遞,可以延伸出更長久的善行。事實上,當一個人體會到來自他人的善意和誠意時,內心的善意也會被引發(fā)和升華——朱睿、葉李杰、郭維英三人互相幫助的行為,不就是“好人好報”的現實版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時代呼喚崇高理想,呼喚浩然正氣,呼喚榜樣感召。營造鼓勵見義勇為的社會氛圍,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風尚,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本欄編輯 韋 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