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上反全球化的“單邊主義”抬頭,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大搞保護主義、建起“小院高墻”,給各國人員流動交往帶來不便。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卻越開越大。
尤其是2024年以來,中國不斷優(yōu)化過境免簽、區(qū)域性入境免簽、口岸簽證等政策,進一步擴大單方面免簽、互免簽證范圍,持續(xù)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在華便利度,外國游客赴華旅游熱度持續(xù)上漲,各旅游平臺上中國相關目的地搜索熱度上升。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中國,感受中國的多彩魅力,共享中國的發(fā)展紅利。
自2023年7月恢復對文萊等國的單方面免簽以來,中國已先后對3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目前累計與26個國家實現(xiàn)全面互免簽證,對54個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同157個國家和地區(qū)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xié)定。
2024年,中國擴大單方面免簽范圍的步伐加快。3月,中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國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6月,中國宣布自7月起,將新西蘭、澳大利亞、波蘭納入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范圍,將歐盟幾乎所有主要大國都納入免簽范圍,還增加了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這兩個亞太地區(qū)的西方國家。9月,中國又宣布對葡萄牙、希臘、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亞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
11月,中國先后于1日和22日兩次宣布擴展“免簽朋友圈”,對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黑山、北馬其頓、馬耳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韓國和日本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同時,中國還宣布38個試行免簽國家的免簽時間上限從原本的15天延長至30天。
2024年底,對54個國家實施的過境免簽政策也迎來全面放寬優(yōu)化。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新政策進一步擴大了過境免簽的停留活動區(qū)域。適用省份由原有的北京、上海等19個?。▍^(qū)、市),增加山西、安徽、江西、海南、貴州5省,合計24個?。▍^(qū)、市)。適用對外開放口岸由原有的39個增加至60個。此外,新政策允許過境免簽外國人可在允許停留活動區(qū)域內跨省域旅行。
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這次全面放寬優(yōu)化是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便利中外人員往來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推動人員跨境流動,促進對外交流合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楊勁松在接受《中國報道》采時指出,過境免簽政策的放寬優(yōu)化,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給予外國游客在行程安排上的更多自由度。對于地方旅游機構而言,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fā)出更好的文旅產品。
楊勁松表示,2024年一系列免簽政策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的開放是全面的、高質量的,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也向全球游客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中國歡迎他們多來中國走走看看,中國也愿意為入境游客盡可能提供最好的服務。
一系列免簽政策的出臺和優(yōu)化,迅速帶動了外國民眾赴華旅游的熱情,外籍人員來華數(shù)量明顯增長。在國際互聯(lián)網上,以“China Travel”(中國游)為主題的媒體流量突破10億。
據(jù)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最新數(shù)據(jù),2024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6.1億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內地居民2.91億人次、港澳臺居民2.54億人次、外國人6488.2萬人次,同比分別上升41.3%、38.8%、82.9%。國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累計簽發(fā)口岸簽證147.6萬證次,同比增長87.3%,為7.2萬人次提供就近辦理簽證延期換發(fā)補發(fā)便利。備受關注的過境免簽政策,適用人數(shù)同比上升113.5%,特別是全面放寬優(yōu)化政策后,適用該政策來華人數(shù)環(huán)比上升29.5%。
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fā)言人呂寧指出:“各項利好政策不斷推出,讓外國游客‘說來就來’游中國成為現(xiàn)實,帶火了我國入境游市場。”
2025年新年伊始,“中國游”熱潮進一步升溫,很多外國游客到中國過元旦跨年。國家移民管理局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元旦假期中外人員出入境共計180.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3.7%。其中,外國人1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3.6%。此外,受此次利好政策影響,帶動許多外國人來華體驗中國年。有旅游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春節(jié)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
中日韓三國原本就有著濃厚的人文交流氛圍。2024年末,在一系列免簽政策公布后,韓日兩國民眾赴中國跨境旅游的熱情被迅速引爆,掀起一輪人員往來熱潮,也大大刺激了三國文旅合作的市場。
在韓國,免簽政策在年輕工薪族中尤其受歡迎,“周五下班去中國”的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韓國旅游業(yè)界認為,免簽政策喚起此前對中國游不太關注的20至40多歲人群的赴華需求。韓國著名旅游公司哈拿多樂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11月1日至21日,赴中國旅游預訂量較政策發(fā)布前3周增長75%。熱門目的地包括以自然景觀著稱的張家界和長白山,以及都市游熱點城市青島和上海。
日本民眾也對中國免簽政策反響熱烈。日本知名旅游公司JTB在其官網上推出“悠久的絲綢之路——西安烏魯木齊9日游”等多條特色中國旅游線路。許多旅行社基于日本民眾對大熊貓的喜愛,還特別推出了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探望曾旅日的大熊貓“香香”的旅游線路。
新政策帶來的紅利不僅是入境游的繁榮。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qū)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認為,免簽政策和向眾多行業(yè)的外資企業(yè)開放中國市場、舉辦進博會一樣,均是中國單邊開放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的良性循環(huán)。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24年11月刊登文章稱,中國的免簽證政策不但激勵外國游客紛至沓來,還讓越來越多的國際博主和網紅向年輕的西方受眾展示他們眼中的中國,重塑全球對中國的看法,有助于中國實現(xiàn)其經濟和外交目標。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楊勁松指出,越來越多的境外游客來到中國,不僅可以拉動經濟和消費,也有助于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境外游客在中國期間的親身體驗和同中國民眾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有利于消除隔閡,加強相互理解。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不再滿足于跟團走傳統(tǒng)旅游景點,而是更愿意自由行,深入中國的街頭巷尾,感受煙火氣息,體驗多樣的民俗文化。為了讓入境游客不僅進來容易,還能游得盡興,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yè)積極推進入境旅游支付服務便利化等一系列舉措,力求讓入境游客“游”“購”“娛”暢通無阻。
2024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意見》印發(fā)后,相關部門著力打通境內外支付,商業(yè)銀行、支付機構、國際卡組織等共同優(yōu)化來華人員移動支付體驗。
針對國外游客習慣用銀行卡支付的習慣,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機構與商業(yè)銀行、清算機構、國際卡組織共同努力,推出“外卡內綁”業(yè)務,支持外國游客將境外銀行卡與支付寶等中國境內支付APP綁定,實現(xiàn)境外銀行卡與境內掃碼支付的無縫銜接。2024年11月,銀聯(lián)國際宣布,境外發(fā)行的銀聯(lián)卡已全面支持綁定支付寶支付。境外來華人員下載支付寶APP,綁定境外本地發(fā)行的銀聯(lián)卡,即可像境內用戶一樣享受掃碼支付帶來的便捷體驗。
據(jù)主要銀行卡組織統(tǒng)計,2024年10月,境外銀行卡線下交易筆數(shù)、交易金額分別較2月增長184%、150%。2024年10月,超293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交易規(guī)模達到2月的3倍?!吨袊ヂ?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超500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同比增長4倍;交易9000多萬筆,金額140多億元,均同比增長7倍。
據(jù)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課題組2024年12月發(fā)布的一份基于111個國家2000多位外國旅客的調研報告,超九成有過來華經歷的外國旅客感受到中國移動支付便利進一步提升;使用過支付寶的外國旅客中,99%還會推薦朋友使用。
此外,2024年7月,支付寶升級條碼支付體驗,推出“支付寶碰一下”,用戶解鎖手機后,不用打開支付寶,在商家收款設備碰一下就能支付?!芭鲆幌隆钡闹Ц斗绞剑瑢τ谝恍W美國家游客而言,也更為熟悉。
對于習慣使用境外支付應用的國外年輕游客,相關部門和機構也推出了“外包內用”業(yè)務,可以無須下載其他應用程序,直接使用境外應用掃碼完成支付。如螞蟻集團旗下Alipay+跨境數(shù)字支付和營銷解決方案,已支持13個境外錢包入境掃支付寶二維碼付款。在《意見》印發(fā)后半年,帶動國際消費者人數(shù)近450萬,增長3倍;入境交易消費額近120億元,增長6倍。
針對外國人住宿不便等難點,商務部等七部門在2024年7月發(fā)布《關于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便利境外人員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地方相關部門、網絡運營平臺不應以資質要求等為門檻限制住宿業(yè)經營者接待境外人員住宿,網絡運營平臺、住宿業(yè)經營者不應違規(guī)對外發(fā)布不接待境外人員住宿的有關信息;支持住宿業(yè)經營者開展前臺接待人員崗前培訓,提升前臺接待等相關人員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住宿業(yè)經營者升級服務標準和設施設備,提供旅游、交通、購物等相關信息服務,開通國際長途,張貼中外文標識,配備具有一定外語能力的前臺接待人員或人工智能翻譯設備等便利化服務設施設備。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要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隨著持續(xù)優(yōu)化免簽等一系列便利化政策的逐步實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新一輪優(yōu)化政策和開放舉措也已經在醞釀。
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要求用足用好現(xiàn)有過境免簽政策和區(qū)域性入境免簽政策,豐富入境旅游產品供給,開展“你好!中國”國家旅游形象推廣,優(yōu)化離境退稅服務,推廣“即買即退”措施。所謂“即買即退”,即境外旅客在試點退稅商店,購買退稅物品到一定金額并按規(guī)定開具發(fā)票、退稅申請單后,可于當天向這家退稅商店申請,先行領取相當于退稅物品實退增值稅款的等額現(xiàn)金。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等多個城市已開展試點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市場反響良好。
據(jù)了解,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將持續(xù)引導各地加強區(qū)域聯(lián)動,以主要口岸城市為樞紐,連通節(jié)點城市,點、線、面相結合,策劃推出更多優(yōu)質旅游產品和精品線路;商務部將推動出臺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入境消費環(huán)境,提升消費供給品質,吸引更多外籍人員來華;國家移民管理局將持續(xù)深入推進移民管理制度型開放,不斷優(yōu)化改進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續(xù)提升外國人來華學習、工作、生活便利度,
楊勁松認為,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2025年“中國游”的熱度會更高。對此,各地文旅機構可以趁勢加大在國際旅行平臺上的宣傳推廣,針對境外游客的特點和需求,開發(fā)一批更高質量、更能提升境外游客滿意率的旅游線路產品。景點景區(qū)則要努力提高入境游咨詢服務水平、營造文旅場所外語服務環(huán)境,進一步提升入境游客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