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雪峰山,那里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孕育了天麻燉烏雞、雪峰米酒雞、侗家酸湯魚等多種美食,其中我最愛的當屬木姜子油炒牛肉和血漿鴨。
木姜子油炒牛肉
木姜子,又名山樟、山胡椒、山蒼子,屬樟科,其花是雪峰山人家常用的一味天然調(diào)料,炒牛肉時尤其少不了它。從木姜子鮮果中提取的香精油呈黃紅色,其用途廣泛,售價較高,被譽為“雪峰山里黃金油”,成了山里人家收入的主要來源。木姜子油有一股類似檸檬的清香味,入口辛辣,用它炒的牛肉十分鮮嫩,且香味濃郁,后來木姜子油炒牛肉就成為雪峰山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
20世紀70年代末,我有幸走出雪峰大山到縣城的洞口一中念高中。有次放假,我邀請了幾位同學來家里玩,母親特別高興,準備了一大桌子菜,其中便有木姜子油炒牛肉。一開始,同學們還不敢吃,在我的極力推薦下才吃起來,可吃完第一口便停不下來了,很快就吃得干干凈凈。
2025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這幾位同學竟不約而同地帶著妻兒來到我家,只為再吃一次木姜子油炒牛肉,足見這道菜的魅力。
血漿鴨
眼下已是早春時節(jié),北宋大詩人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毙r候,我曾在“母親河”平溪江上看管過五六年鴨子,因鴨子較多且營養(yǎng)豐富,當?shù)厝吮愠J厨喿?,發(fā)明了很多菜品,其中便有血漿鴨。
關(guān)于雪峰山的血漿鴨,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有一位落難王爺被敵軍追殺到雪峰山腹地,后來他躲進了一戶四面漏風的人家,怎奈這家實在是太窮,拿不出像樣的飯菜招待王爺。情急之際,主人只好殺了家里唯一的一只鴨子,然后又從地里挖回子姜、大蒜,摘了些辣椒,和鴨血一鍋炒了,王爺十分感激。后來,大難不死的王爺回到府中,時常想起這道救命飯,便命廚師做出來,可怎么也做不出那個味道。之后,王爺親臨故地尋訪救命恩人,并讓恩人再次做了那道菜,王爺吃后直喊:“妙哉!妙哉!妙哉!”后來,血漿鴨名聲日隆,逐漸傳遍天下,并一直流傳至今。
現(xiàn)如今,血漿鴨是雪峰山里人家一年四季常吃的一道家常菜,我外婆和母親便經(jīng)常做。她們炒好的一盤血漿鴨中,辣椒占了大半盤,吃一口辣勁十足,再吃一口,便覺得回辣更烈,過癮得很。我還常舀一勺辣椒湯澆在米飯上,能嘗到香、辣、甜三味,十分下飯。
如今我已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可每當有人提及這兩道雪峰山里的家常菜品,我總是垂涎欲滴,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