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智星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兼小學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近年來,他出版了《汪智星與本真教育》《卓越型教師如何修煉》等多本專著。
同學們在寫人物主題的文章時,是不是會在寫好人物的外貌特征上花費很多心思,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常常出現(xiàn)天下的媽媽,或是天下的爸爸,或是天下的老師等都是一樣的呢?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fā),面面俱到,人物外貌描寫反而沒了特征。怎樣寫好人物主題的文章,需要同學們在構(gòu)思上擺脫固有的思維,去寫出鮮活的人物特征。汪老師今天就給大家支支招。
妙招 1:選好真實事例,寫好人物的真實特點
寫人物主題的文章,“真實”必須擺在首位。要用真實的事例來反映人物真實的特點,哪怕是人物的缺點,也要強調(diào)真實性。
以寫爸爸為例,一般給學生提供半命題的作文,即《" " " " 的爸爸》。如此,學生筆下的爸爸就一定是自己的爸爸。如,孝順的爸爸、勤勞的爸爸、能干的爸爸、膽小的爸爸、愛讀書的爸爸、愛熬夜的爸爸等。無論是用真實事例贊美爸爸的特點(優(yōu)點),還是用真實事例指出爸爸的特點(缺點),都是學生筆下文章的真實表達,是學生情感的真實流露,這才是學生寫作的最大意義。
學生作文《不守信用的爸爸》中先后寫了爸爸兩次喝醉酒的事。他在文中寫道:“爸爸喝醉酒后,總是那么肯定地說從此不再沾酒,可一到喝酒時,就忘得一干二凈?!蔽恼旅鑼懙摹安皇匦庞谩?,其實是女兒對爸爸的一種提醒、一種關(guān)心。
妙招2:善用神奇想象,寫出人物的“與眾不同”
要寫的“人”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由于太熟悉自己,自己的特征便容易淡化,難以準確捕捉。為此,寫自己時,要善用大膽、神奇的想象,寫出“與眾不同”的自己。
教師指導的思路要變,不以“我”為題,而以“我不再是我”為題。我不再是我,我會是怎樣的我呢?過去的我是怎樣的?現(xiàn)在的我是怎樣的?將來的我又會是怎樣的?這樣的思維方式將極大激活學生的寫作思路,把“我”的特征寫得“與眾不同”。
學生在習作《我不再是我》中寫道:“誰曾想到,這風是多么有魔力,竟然把我變成了一只小鳥?,F(xiàn)在的我可以在浩瀚無垠的天空自由飛翔,可以在如花似錦的白云間穿梭。飛呀飛,我在如詩如畫的天空中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他們好像在為我的凱旋舞蹈。……”文章里,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多么快樂、自由的“我”。
妙招3:巧用對比描寫,讓人物特征更形象
在體現(xiàn)人物特征時,運用對比描寫,能夠讓人物的特征更形象、飽滿。學生寫老師時,以《這個星期,汪老師生病了》為題。在文中,當“汪老師生病了”的消息在班里傳開時,“我想,汪老師一定是為了我們而過于勞累了”。接下來,學生沒有直接寫汪老師,而是寫了“別的老師”在學校如何兢兢業(yè)業(yè),在家里如何休息放松。然而,汪老師不一樣。他在學校里一絲不茍地工作,在家里依然挑燈夜讀,依然為學生批改著一篇篇習作。文章結(jié)尾這樣寫:好老師不但要知識淵博,還要成為學生的楷模。汪老師——名副其實的好老師!
同學們,寫好人物主題的文章,妙招絕非這三種,但是,只要你能做到選好真實事例、善用神奇想象、巧用對比描寫,寫好人物主題的文章就容易多了。不信,你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