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做講座,主持人介紹時,說了些美好的充滿感激的話,其中有一句,讓我感到不自在,發(fā)言時就做了解釋。我說:“我并沒有‘從百忙中抽出時間’,我不忙,如果總是說我很忙,可能是暗示我這個人不夠聰明……”老師們都笑了。可是,真的,我不忙。任務重了,可能會累一些,但我經事較多,能比較冷靜地權衡輕重緩急,妥善處理事務;再就是我量力而行,不追求十全十美,像我這樣的“中不溜”,能把任務完成,差強人意,就很不錯了。再說,一般性的任務,甚至是一些例行公事,沒必要“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一個人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很可能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入職初期有一段時間,我的的確確處于“百忙”中,工作量不斷被增加??墒牵昙o輕,當過農民,吃苦受累慣了,每天能吃飽飯,有書看,很知足;學校讓挑重擔,不斷地加碼,那是同事們看得起我啊。只是那段時間我被大家認為是“忙人”。有一年,出版社有個老編輯出差來南京,聊起派活兒,說:“有事找忙人,不要找閑人。忙人雖然忙,忙而不亂,效率高,出活兒;閑人雖閑,熱身慢,而且不一定有判斷力……”我受他恭維,喜不自勝,幫他出了不少“活兒”。
因為習慣了做具體工作,所以我一直有事做,偶爾被干部看到在翻書或是靜坐,他們反而不習慣,認為我散淡閑適,是工作量輕了。很多人像是習慣看到教師奔波勞碌,累得人不人鬼不鬼才“稱職”。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至今仍然佩服那些做了很多事仍然能雅致生活的老師。比如,臨時叫他去某班救個場,代一兩節(jié)課,他能從容地在講義夾中挑出一份合適的簡案;派他出差,他計算路程,選兩本厚薄適中的書;下班前,一兩分鐘把辦公桌整理得井井有條——學生看到了真正善于學習的人,看到的是面對困難有辦法的人,而不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事務主義者。有時看一些學校介紹優(yōu)秀班主任的事跡,其中有不少贊語都是表揚“勤勞辛苦”“夜以繼日”,于是有所感焉。我不該對人家學校的評選標準指手畫腳,只是想到,學生是不是真的希望見到日夜操勞累死累活的班主任?
最近看了一批老師的教育隨筆,我很有興趣。這些一線教師工作并不輕松,但一直能閱讀并思考。不像先前,一些老師寫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總是如何不顧家庭,克服病痛,廢寢忘食,任勞任怨,成年累月不休息,累出一身病,忘我地帶班,把學生送進大學云云,看不到教育的智慧,看不到人的精氣神,只看到“獻身”。試問:總是這樣以苦累為榮,教育薪火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優(yōu)秀的學生不愿從事基礎教育,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師只是一般的“勞動力”,他會認為這個職業(yè)無趣。
社會的教育文化,往往把從事教育當作“奉獻”?!按盒Q”“燭光”“園丁”,這些意象與教師的職業(yè)夾雜揉合,會給社會造成誤識。很多人對教師職業(yè),只用“待遇”作尺度去評價,比如,“工作辛苦,待遇不高”“待遇改善了,可是老師抓得不緊”“老師的車比我們家還高檔”……一些家長并不希望老師能輕松,他們希望老師能累一些。而有些學校像是迎合家長的需求,沒完沒了地折騰教師。
有次編教學用書,舉例如何了解普通人的不同生活。其中用了一位高中老師的講述“我的一天”,細數有些工作安排得不合理,每天在校十一個小時,到家還要接家長的電話、回復微信,日復一日,疲于奔命,臨睡前想看幾頁書,竟然就睡著了,等等。有位專家批評,說“這些應當是老師的工作常態(tài)”“中小學老師應當辛苦一些”。可是,我很想問的是:那你師范畢業(yè)為什么不肯當中小學教師?我甚至很想告訴他:其實你不聰明。
教師要讓學生看到講臺上的聰明人。他不浪費自己的時間,當然也不浪費別人的時間;他用很少的資源就能學起來,而不是等別人“給機會”;他明白事事只能靠自己,而不指望被人“栽培”“提拔”;他在觀察中積累智慧和方法,即使有挫敗,他也把教訓當作資源……
在學校,學生看到教師愉快地學習和探求問題,或許是更有效的教育。讓學生聽到老師也會說“我不懂”“我需要做些準備”“昨天我上課說錯了一個意思,請同學們在筆記上幫我糾正”等,我認為不會影響教師形象——當然,如果我文過飾非,也許適得其反。如果學生們看到教師在學校不是個思想者而只是個“聽話的人”,他會心甘情愿地“從師而學”嗎?看到教師僅僅是個機械運作的“工具”,聽從操作指令的機器人,說明他自身已經沒有學習欲望。有時在路上、在商場遇到老師們,問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會聽他們說“還可以”“正?!保麄円矔f“某某老師最近推薦了兩本特別好的書”“今天下課后和學生討論電影的一個細節(jié)”“某老師最近失眠,鄰居初學鋼琴,聲音古怪,他竟然陷進去了”……于是想到,每一天,學生都和活生生的老師相處。
教師自身是善于學習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那種“面對困難永遠有辦法的人”,在他的引導下,學生有自由思想,有自律能力,有羞恥心,不需要強制性管理,不需要裝監(jiān)控攝像頭,也無須“評比”“檢查”,這應是我們追求的教育。
有些老師,成年累月“瞎忙”,而且總能為自己找出一大堆“百忙”的理由,其實很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