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間歷經(jīng)了許多離別,是的,用離別一詞或許更為貼切些。
在我的人生中那些離我而去的人,大部分已被時間沖淡,但唯獨有那么幾位讓我終生難忘。
第一位讓我真正體會到家人永久離去的人,是小舅舅。他是一位非常嚴厲且勵志的小企業(yè)家,他是我的親舅舅,雖然他也曾多次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里,但如今我也只是記著他的輪廓,骨瘦如柴的身軀,蒼白的臉,眼鏡后藏著一雙犀利的眼睛,唯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他查出癌癥后的那段日子,為了方便照顧他,家人把他從省城送回了縣城大姨家。只記得那是一個假期,媽媽每天早晨都會把我送去大姨家,和表姐、表哥、表弟一起學習,那段時光對于我來說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時間,他對我們這群孩子的學習要求幾近苛刻,每天都會把我們挨個訓斥一番,每次都會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作為結(jié)束語。具體訓斥了些什么,我想大家都已經(jīng)忘記,但唯獨這句結(jié)束語,能讓我們銘記一輩子。
在我的記憶中,外公是個可愛的小老頭,可就是這么一個可愛的小老頭,曾經(jīng)卻是家人們心中的“惡魔”。大人們口中的外公非常兇狠,家中的大人孩子幾乎都被他的煙槍抽打過,而我卻是個例外。他每天都喜歡將兩個小圓球放置手中捏玩,據(jù)說這是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的一種鍛煉,他非常喜歡抽煙,但他抽的煙和別人不同,他有一根非常漂亮的煙槍,記著小時候,我沒少為他點煙,火柴頭在火柴盒上輕輕劃過就能燃燒,當火焰接觸到煙絲,他就用力地吸吮著煙頭,煙槍口處的煙絲泛起星星點點的火苗,常常讓我看得入迷,以至于都忘記了丟掉手上燃燒的火柴。外公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干凈的小老頭,即便是后期行動不便,也堅持自己洗澡洗衣服。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那就是每次飯后都會端起大水杯走到院外桂花樹下漱口,從他嘴里噴灑出的水霧掛在綠葉上,顯得那么蒼翠欲滴,調(diào)皮的我時常也會學著他的模樣,端著個小水杯追隨在他身后噴水。在我的記憶中,外公是喜歡我的,他經(jīng)常會抱著我,跟我講他過去的歷史,年少的他是如何帶著外婆私奔,而在私奔的路上,又是怎么躲過國民黨抓壯丁的。有一陣,因為和舅舅鬧矛盾,外公一言不合就搬著行李住進了我們的新家,那時的他,每天都會坐在大門外等著我放學,如若母親還沒下班,他便會帶著我下館子。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那個時代,父親住進女婿家是不被世俗允許的,很快舅舅便把外公領回了家,有外公守護陪伴的日子很快就結(jié)束了。外公是在我讀初三那年離世的,出殯前他安詳?shù)靥稍诖髲d的棺木里。在昏暗的燈光照射下,他睡得那么安詳,只是這一睡便是長辭,他再也用不著我點煙了。
大學的快樂時光剛剛開啟,我那一向硬朗且健康的奶奶,忽然撒手人寰。她的離去,讓我對家人、對生死有了全新的認知。我的奶奶是一位典型的鄉(xiāng)下婦人,她勤懇、質(zhì)樸、善良,從沒與鄉(xiāng)鄰有過任何言語沖突。曾幾何的我,是那么希望能與她一起生活,待我長大嫁人,便把她接到身旁,看著我的孩子踉踉蹌蹌地撲在她懷里撒嬌,聽她講睡前故事。除了父母,她是唯一攬我入懷跟我講睡前故事哄我睡覺的親人,我深深地愛著她。奶奶還在的每一個寒暑假,我都會央求爸爸把我送回鄉(xiāng)下,兒時快樂的童年,都是她給予我的。每次她去洗衣服都會把我?guī)?,放任我滋溜滑入河里游泳,待她洗完了衣服再把我抓上岸,把粘在我身上的螞蟥?qū)趕完,便領著我回家,燒上一壺熱水,給我洗上一個暖暖的熱水澡。關于那些美好的童年回憶,大多有她。奶奶,是我灰暗童年里的一束光,也唯有與她一起生活,我才是真的快樂。
再見時,她已躺在病房里,被百草枯的毒性侵蝕全身。為了幫助她清除體內(nèi)的毒素,醫(yī)生給她開了黑漆漆的“碳粉”,我們必須定時喂給她吃,可學醫(yī)的我和爸爸,深知那時候的她已經(jīng)被毒素侵蝕食道,肺纖維化也愈發(fā)嚴重。之后的幾天,她已不能言語,不能吃下任何東西,即便最后采用了換血的方式,她的五臟六腑也逐漸出現(xiàn)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傷,短短幾天她便在無盡的疼痛中撒手人寰。在她的葬禮上,唯獨我放聲大哭,其他人都聽信于迷信,說什么老人受不起大家的淚水,所以整場葬禮大家都有說有笑??粗@群愚昧的人,我認清了人性的冷漠與無知。他們之后的種種行為,也驗證了我的判定,現(xiàn)在的我已與他們徹底斷聯(lián)。
之后的我,堅守原則繼續(xù)前行。生活還在繼續(xù),路還很長,堅守心底深處的那份純凈情感,即便是遭遇非人的對待,我依然持著一顆感恩的心繼續(xù)前行。
考進省城后,大學時期我都在代母親盡孝,每逢節(jié)假日都盡可能抽空去探望年邁的外婆,但沒有人知道,每次回去,我都會面對所謂“至親”的嘲諷,如果非要在這些言語上加一個修飾詞,用“惡毒”來形容也不為過??杉幢闳绱?,在她老人家臨終前,我依然會從千里之外趕回去探望她,接到出殯通知,我也是第一時間趕回去參加。
一場又一場的離別,在回憶起他們時,我依然心懷感恩,問心無愧。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不公與傷害,而傷害最深的,往往源自身邊的至親。既然沒法選擇,也無法改變,那我就學著接受并慢慢放下吧。
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行,忽然一個電話打破了我現(xiàn)有生活的平靜。選擇輕生的表弟永遠定格在了32歲,我們從此陰陽兩隔。表兄妹中,我和他的情誼最深,小時候的他是我最忠實的小跟班,我們經(jīng)常一起玩耍一起挨罵。長大后的他,將人生中的第一個公休之旅,選擇在了我工作的城市,那一別,便也成了永別。雖說之后的幾年間我們都有聯(lián)系,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沒再相聚。開朗活潑的他,為何會狠心拋下年邁的父母和兩個幼小的孩子獨自離去,我不想知道。當下,我只希望活著的親人都能好好活著,未來他們有任何需求,我都會竭盡全力地幫忙。
在計劃寫這篇文章時,想過再加入一個人,最終還是放棄了。生活還在繼續(xù),將來的某一天,或許我們會再次相遇或分別,珍惜每一次相遇,坦然面對每一場離別。
作者簡介:
馮金潔,1986年2月出生,女,漢族,研究生,廣西梧州人,廣東省深圳市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品牌及公關處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