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食物時加點油,能改善外觀光澤度。
而且,食物中的香氣成分大都是脂溶性的,所以添加脂肪可以將香氣成分更好地從食物內部釋放出來,如果加的是本來就有香氣的油,比如芝麻油、核桃油、奶油,提香效果就更明顯了。
總之,加油會讓米飯變得更好吃,這是完全沒錯的,這也是人們愛吃炒飯的原因之一。
至于加醋的作用,其實在北方地區(qū)比較明顯。因為北方地區(qū)大多為硬水,硬水是弱堿性的,“硬”的主要原因是水中含鈣離子較多。鈣離子會與淀粉分子發(fā)生相互作用,把淀粉長鏈拉在一起,這樣米飯的口感就變硬了。加入少量醋后,鈣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與淀粉分子的相互作用減少,米飯更柔軟好吃。只要酸度不大,米粒也不會過度軟爛,仍能保持富有彈性的狀態(tài)。
同時,加醋也有利于保護大米中的維生素B1。雖說精白大米本身維生素B1含量很低,但畢竟多少還有一點,如果在堿性條件下加熱,維生素B1會進一步損失。很多人煮粥時喜歡加堿,這樣雖然粥容易煮爛,但對維生素B1會有很大的破壞。除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也特別怕堿。所以,在北方堿性水的條件下,加少量醋煮飯可以保護營養(yǎng)素。
那么,加油、加醋是不是能降低升糖效應呢?大概率不能。
因為要想形成大量淀粉-脂肪復合物,從而降低升糖效應,需要較多的油脂,只在飯里加一小勺油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加大量脂肪會大幅增加熱量攝入,不利于健康。同時,前一餐如果吃了大量脂肪,還會強化下一餐的血糖反應。
加醋也有降低淀粉食物餐后升糖效應的效果,但也必須達到一定量。有研究顯示,醋酸可以降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延緩淀粉分解速度,延緩胃排空,提高肌肉組織對血糖的利用效果。但是,此前的研究表明,一餐大約要吃30克酸度6%的醋(如老陳醋),或45克酸度4.5%的醋才能起到作用,而且要先吃醋再吃飯,或飯和醋一起吃才可以,后吃是無效的。
如果100克大米(滿滿一小碗飯)烹調時加入30~45克的醋,煮出來的米飯口味會受影響。而且,醋酸屬于揮發(fā)性酸,在煮制過程中,會有很大一部分和水蒸氣一起散發(fā)出去。
如果像網(wǎng)上所說,煮一鍋米飯只加一勺醋,米飯完全吃不出來酸味,但也根本不可能起到有效降低升糖效應的作用。
所以,真正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并不能靠加一小勺油、一小勺醋就解決吃白米飯后血糖上升過多的問題。
還需要考慮到的是,如果長期加大量的醋煮飯,會有腐蝕電飯鍋鍋體的潛在風險。
要想降低米飯的升糖效應,可以采取以下幾個已經(jīng)被人體試驗研究證明比較可行的方法:
1.蒸米飯的時候加入一部分全谷物,如燕麥等一起煮,可以有效降低升糖效應,即便用壓力鍋把飯煮軟也有一定效果。
2.先吃一碗少油蔬菜,再吃其他菜肴,然后開始吃米飯。
3.餐前喝一杯牛奶,或含少量糖的豆?jié){,再吃正餐。
4.就著泡菜、酸梅、醋泡蘋果干等酸味食物吃米飯。
5.餐前半小時吃半個蘋果(約150克)。
每個人體質不同,可能并非每種方式都適合。需要控制血糖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其中哪種方法對自己來說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