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的賈辛莊雖然只有500多年歷史,但文化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村中的高蹺會傳承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
“高蹺是踩著腿子表演的民間舞蹈,分為文、武兩大類。”70多歲的原高蹺會頭李鳳鳴說,“我們村的高蹺隊始建于1887年。我姥爺李老坦是第一代高蹺人,踩了一輩子高蹺。賈辛莊高蹺是跟御城學(xué)的,在廟會上拜師學(xué)藝,聯(lián)合演出。后來分開,獨立成班?!?/p>
御城高蹺是清末從涿州傳來的,是文高蹺,腿高五尺,動作幅度大,舞姿優(yōu)美,突出身段和隊形變化。演唱曲牌皆為“高腔調(diào)”,有獨唱、對唱、合唱,邊唱邊舞,風(fēng)趣詼諧。
后來,覺得文高蹺表演不過癮,賈辛莊又請來徐水儀村的武戲班班主傳授武功動作。李鳳鳴說:“賈辛莊高蹺是武高蹺,腿子稍短,便于滾打,動作技巧高、難度大。武高蹺表演時不能張嘴說話,只靠行動做派表演。踩高蹺是個危險活兒,跌打損傷在所難免,但是歷代傳承人不畏難,不怕險,帶領(lǐng)高蹺隊一路走來,創(chuàng)造出蝎子爬、深下腰、翻筋斗、跨凳子、跑坡登高走天橋等動作……”
武高蹺較矮,腳下1米?!皞€兒高腿子高?,F(xiàn)在我們的隊員們還小,蹺也更矮些,腳下只有0.8米,上到膝蓋?!崩铠P鳴說。
原先做腿子用槐木,槐木硬,倆腿一碰,咣咣地響?;蹦疽毶淼?,一個腿子一棵樹,一把多粗,刨來去皮,削成上方下圓、上粗下細后陰干,一個腿子8斤重。腿子不能用大方子木解板削,那樣做出來的腿子往外撇?!艾F(xiàn)在的腿子都是楊柳木,一對四五斤重?!崩铠P鳴說。
練蹺不能蹬矮蹺,上蹺就是高蹺。剛學(xué)時,師傅領(lǐng)著,用小碎步走,練兩小時自己就能走了?!敖酉聛?,再教他們鷂子翻身、秦瓊背劍、懷中抱月、拿朝天蹬,然后學(xué)打跟斗。”李鳳鳴一口氣地說。
練打跟斗,要先練窩腰。師傅握住兩條腿子,隊員往下窩腰,練腰上的勁兒。幾時師傅感覺你腰上有勁兒了,才允許你翻。開始打跟斗不能用板凳,師傅拿根秫秸、葦子比畫著,讓隊員們蹦,師傅還得護著,熟練了再用板凳,直到最后,手不用拄地也能翻過去。
“最難的是高桌翻跟斗。”李鳳鳴說。四方桌子高1.2米,原先是木頭的,現(xiàn)在是鐵的,更結(jié)實。方桌一側(cè)斜搭一條長板,對著長板一側(cè)的邊緣放長板凳,最多能摞四個板凳,高1.7米,板凳頂端距離地面接近3米。隊員從斜板跑上高桌,跑到板凳前,旋身從板凳上蹁下?!斑@個很危險,下邊必須有師傅護著,以防歪了摔倒。”李鳳鳴說,“在桌子上跑,一定要趕對腳步,跟跨欄一樣。跳下來的時候,有一個空中轉(zhuǎn)體動作,起跳時臉朝外,落地時臉要對著桌子,不然準會摔倒?!?/p>
高蹺扮角各不相同,其中12個角色必不可少。12個角色是12個精靈—陀頭、二哥、傻公子、老坐子、漁翁、樵夫、膏藥、漁婆、俊鼓、丑鼓、文鑼、武鑼。其中前8名為前扮,系表演者;后4名為后扮,系伴奏者。角色也有“雙扮”“多扮”,還可以增加逗樂、風(fēng)趣、滑稽、幽默的角色,如丑丫頭、傻小子、丑婆、小媳婦等。
“畫臉譜、穿服裝,我們都是自己畫、自己穿?!崩铠P鳴說,“現(xiàn)在孩子們都還小,我們給他們畫、給他們穿,往后長大了就得靠自己了。”
高蹺舞步分為慢步、中速步、快步走。慢步是三進一退,拉腿劃圈,雙膝隨步,微顫、蹲式走跳。中速步是剪子、身體形成三道彎,雙膝微顛顫??觳阶呤强v步、碎步、跳步、抖肩跳躍,歡樂活潑,又稱跑蹺或逗蹺。
歡快、活潑、潑辣、奔放、詼諧、幽默的優(yōu)美舞姿,加上顫顫顛顛的步伐,以及上下飛舞的蝴蝶、雙棒、金魚、扇子、馬鞭……讓人備感熱鬧歡欣。
高蹺表演叫“出會”。出會前先起會。一般在秋后農(nóng)閑時,全體人員吃一頓起會飯,會頭宣布會規(guī):團結(jié)友愛,避惡從善,娛樂民眾。然后按時訓(xùn)練。春節(jié)期間慶典、廟會,除夕、正月十五都要出會。
每年除夕、正月十五,賈辛莊高蹺隊都在村里“踩街”,又叫“凈街”,寓意驅(qū)逐妖魔鬼怪,保全村一年平安。
賈辛莊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十來歲的孩子,會踩高蹺的比比皆是,有的人家里祖孫三代都是高蹺隊員。每逢過年“踩街”,新老會員都想一展風(fēng)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賈辛莊高蹺曾一度興盛,但后來中斷了。1978年,村民賈占舟、溫新穎拆了大車,用車轅當腿子在村里踩高蹺,引起轟動,村民們熱情高漲。村里當即宣布:學(xué)高蹺可以掙工分,一天8分。
后來,人們一邊練習(xí)一邊干活兒,大家踩著高蹺去背土,土堆成小山似的。練成后,刨樹打桌子、板凳,冬天到縣城南邊演出,一天串一個村。當時只管吃喝,不掙錢。
1990年9月,亞運圣火傳遞儀式在保定市體育場舉行,賈辛莊高蹺隊受邀參加。1991年正月,花會進城到保定,從保定體育場“踩街”到教工之家,道路兩旁喝彩聲不斷。2011年2月14日,清苑“花會進城”,賈辛莊高蹺在清苑廣場表演……
后來高蹺隊一度衰落。2022年,高蹺傳承人李紀全提議讓李鳳鳴、張拴記、張國新做教師,招收村里的孩子練習(xí)高蹺。孩子們挺踴躍,晚上、周末、放假時在家里練習(xí),進步挺快?!傲弧蔽乃噮R演時,小隊員們扮角上場,雖然還都不會翻身,但是很高興。2023年大年三十“踩街”表演,鄉(xiāng)親們熱情高漲,捐款兩三萬元。“過年后,我們應(yīng)邀到清苑公園表演。孩子們的技藝日漸成熟,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兒又能傳下去了?!崩铠P鳴笑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