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求安慰求治愈的高三學生,我不太喜歡講自己的奮戰(zhàn)史,因為每每想到高三都會有種惡寒的感覺。直到兩年后的一天,一時心血來潮,翻舊物時看到了高中畢業(yè)照,我不禁莞爾:該淡忘的早已淡忘,該釋懷的早已釋懷。
還記得那年兒童節(jié),我問同桌:你對慶祝六一有何感想?她從題海里探出頭來,淡淡回了句:以樂景襯哀情嗎?也還記得,在給朋友的信里寫:要珍惜這段光亮太少晦暗太多的日子,仿佛有無窮動力支撐著自己。
是怎樣的晦暗呢?總覺得生活如腐水,快要將人溺亡;半個日記本,記錄的全是越戰(zhàn)越挫的心酸;有好幾次,看著小徑上落日的碎光,莫名落淚 ;又因為老是辜負老師的期望,上課常常羞愧得不敢抬頭;每次考砸后會失眠,第二天又強顏歡笑。也許別人會訝異:看上去云淡風輕的我,內心居然也有裂谷和深淵。
終于熬到高考結束。一場大雨,淋濕了心緒。我每天吃吃喝喝,刻意淡忘,表面灑脫。宣判是意料之外的殘忍:刺眼的成績映入眼簾,而我來不及做好準備。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我偷偷掉眼淚。我捧著《百年孤獨》瘋狂地讀,以期從中尋找庇佑。那些游離的、喑啞的、抗爭的共鳴,如絕唱般在那段時光里回響。
后來,我曾不止一次思考高考的意義。它重要嗎?那些摸索出來的秘訣與要領,那些溫習過無數遍的公式,日后難逃被遺忘的厄運。它沒有意義嗎?至少,它讓我飽嘗疼痛,經歷曲折,以至于內心形成免疫體和動力源。往后,當人生陷入低迷、壓抑時,我告訴自己:再苦也苦不過高三,熬過去就是勝利。
在那些或熾熱或冷冽的日子里,我像駱駝,埋首跋涉,不懼掩覆腳印的風沙。即便曾有棱角被磨平,曾有羽翼被折損,曾有心火被吞噬,我終歸該感謝遠去的高三時光,磨煉和鑄就了如此堅忍、成熟的我。
唯愿你們,也能孤勇奮戰(zhàn),美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