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圈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張好的海報抵得上2000萬元票房,有時候它比任何宣傳營銷都有效,只看一眼,便會讓人心甘情愿買票,因為它藏著整部電影的靈魂。
毋庸置疑,近年來佳作頻出的年輕插畫師虢子楷所繪制的電影海報就有這樣的藝術魅力與視覺魔力。特別是《大魚海棠》,翻江倒海的氣勢,雷電交加的氛圍,鮮紅的魚身與蔚藍的海水相應,大魚一躍而起,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讓人震撼,人們被這奇幻的畫面所打動,更被這細膩唯美的畫風所吸引。還有《妖貓傳》,構圖大氣,筆觸細膩,線條流暢而華麗,氣氛神秘,層層疊加的色彩,與紙張的肌理完美融合,將人們帶入一個奇異唯美的唐代志怪小說描繪的精彩世界。
無論仙道神佛,鬼怪精靈,在虢子楷筆下,總呈現(xiàn)出如泣如訴、欲語還休的美妙意境。觀者可以透過那纖弱而細膩的水彩去聯(lián)想,從詭異凄美的國畫元素和浮世繪風相結合的畫風中,去追溯、想象、探尋他插畫的融合之美……這位年輕的畫師一次次用他的筆觸震撼著觀者的內心,勾起大家對精靈世界的無限幻想。
1989年出生的虢子楷筆名Sheep,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陶藝系,不僅是擁有超高人氣的插畫師,也是精致陶瓷人偶藝人,還曾在日本專業(yè)插畫雜志《季刊S》上發(fā)表作品。多年來,其作品受邀在英法多地展覽。屬蛇的他今年恰逢36歲本命年,盡管年輕,但他身上有著與年紀不同的成熟與想法,他的每幅作品都用色大膽鮮亮,對比強烈,筆觸細膩柔軟,被網(wǎng)友們稱為“插畫版《聊齋》”。詭譎多變的造型,陰郁凄美的氛圍,讓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妖鬼蛇神具象化,神話傳說躍然紙上。他用紙筆描繪出一個個只存在于人們想象中,卻未曾親眼見過的“神跡”,不僅被譽為“最被看好的學院派插畫師”,也被網(wǎng)友戲稱為“中國大妖仙”。
雖說畫如其人,但事實上,生活中的虢子楷一點也不詭異出格,向來低調沉潛的他不善言辭,甚至有些“社恐”,但只要拿起畫筆,頓時天馬行空思如泉涌。多年來,在插畫藝術上潛心追求個性化表達,對繪畫和人形制造都有自己的獨到心得。他說:“越來越覺得創(chuàng)作跟人是一體的,為了美、為了感人、為了稚拙、為了克制、為了讓人注意而畫出來的畫,就是感動不了我!因為他的畫里有太多謊話,沒有沖動,敏感的人看到這樣的畫是能覺察出來這種不協(xié)調的。越多謊話的畫,越膩味、越空洞,只有創(chuàng)作者本身有了成長,豐富起來,有了真正想說的,再用繪畫表達出來,這樣的作品才最有力量!”
2025年對于虢子楷而言頗有意義,元旦伊始,他的《人魚夢》插畫展走出國門,作為GAF插畫藝術節(jié)首次為中國插畫藝術家在海外舉辦的個展,在日本東京展出,引起不小反響。與此同時,屬蛇的他又為著名作家張恨水的長篇小說《白蛇傳》新版繪制了50幅插圖,出版了全新的插畫本,一經(jīng)面世,好評如潮。而當記者問起這位年輕帥氣的插畫師,在本命年里有怎樣的愿景與希望時,他卻只言簡意賅地回答:“多健康,多畫畫,多旅行?!?/p>
說起自己與繪畫的緣分,虢子楷坦言:“大概從有記憶開始就喜歡畫畫了,小時候在家里墻上畫,我媽媽也沒有指責,就任由我在墻上畫畫,舊掛歷也是一本本的畫?!背水嫯?,虢子楷自小還特別喜歡看童話故事,每次看完,那些瑰麗奇幻的故事情節(jié)在他腦海中久久消散不去,于是他嘗試用筆把腦海中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小學時候,表哥家的漫畫書打開了年幼的虢子楷全新的藝術視界,他開始喜歡上了漫畫,還投入地臨摹了起來,初中的課余甚至還擠時間自己創(chuàng)作短篇漫畫,14歲的時候投給《卡通王》雜志的短篇終于被錄用,“當時覺得非常開心,是第一次在刊物正式發(fā)表作品?;叵肫饋?,父母一路都非常支持我”。
2012年虢子楷創(chuàng)作出版《妖繪卷》,一舉成名,那年他還在四川美術學院陶藝系就讀大四,正值青春?!澳欠N肆無忌憚一股腦畫到死的沖勁,現(xiàn)在回想依然覺得特別幸福?!北M管所學的是陶瓷專業(yè),但不同類型的專業(yè)課、不同材質的表現(xiàn)形式和老師都刺激了他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那段時間,他像魚兒遇到水,那種接近夢想的感覺讓他心潮澎湃,也正是這股沖勁,讓他將想法化為行動,聯(lián)想起自己從小就喜歡的神話故事,最終用畫筆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獨屬于虢子楷的世界,名震中國插畫圈。
畢業(yè)之后的他,一開始并沒有投身于插畫業(yè),而是入職了國內知名的大廠做游戲美術?!敖?jīng)過入職后的高強度的設計歷練,雖然非常累壓力也很大,但出來以后回看還是收獲頗多?!彪阶涌寡宰约菏菦]有長遠計劃并且一直在隨心變化的人,感覺踏出一步,路才會出來一段,不知不覺就一路走到現(xiàn)在,“從目前來看,更像是插畫選擇了我,但也不僅限于插畫”。這些年,他陸續(xù)繪制出版了《水仙》《幻戲》等作品,也畫了不少電影海報,盡管頗具名聲,但在他心里,“目前沒有哪本書能完全作為代表,都是我的其中一面,它們像鉆石的切面,互相映射,每一面都映射不同的自己”。
毋庸置疑,虢子楷用畫筆重新演繹了東方古代神話妖怪的瑰麗詭奇,無論題材、色彩、構圖,他的插畫藝術總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虢子楷就是虢子楷:蟬衫麟帶、貝闕珠宮、鳥革翚飛,像是遙遠的夢境一般,美而失語。”然而對他本人而言,大部分作品在創(chuàng)作時都沒有明確想過要表達什么,“可能更多是來自潛意識,用畫面表達一些無法用文字和其他語言表達的東西,而這種表達也不同于有了具體內容而講述出來,更像是有了無名的欲望要發(fā)泄出來一樣,也像是體內一個果實成熟了,就自然落地了”。
在虢子楷心中,所謂藝術的追求和表達也是根據(jù)不同的人生狀態(tài)和不同的需求而變化,“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希望多畫出新生命的感覺,自己畫的時候思維盡量不依附腦中慣性和技巧,畫一些從語言和邏輯層面說不清道不明,但看到的人又會覺得觸動的畫,這樣無法用語言傳達的信息可能才是最精準的”。
首次將個人畫展開到了日本東京,對虢子楷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肯定?!斑@次在東京的個展名為‘人魚夢’。對人魚的喜好大概最早源自小時候我媽給我講的《紅蠟燭與人魚》這個童話,之前聽的所有童話幾乎都是幸福圓滿的結局,記得第一次聽完這個故事,給我留下很深的沖擊感,是悲傷的結局,后來長大也圍繞這個故事繪制了一套插畫。所以人魚像是一種類似黃昏后的失落感的象征,于人類而言是異類,于魚類也是異類,獨自生活在深海。有趣的是,在日本也有類似的人魚傳說,因此,這些畫有點像是某條永生人魚在不同時代輪回中的不同記憶,有著不一樣的外殼,但做著同一個夢?!?/p>
展覽期間來了各行各業(yè)的人,在虢子楷看來,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是網(wǎng)絡無法替代的,與此同時,風格多元的日本插畫也給虢子楷深刻的印象?!叭毡靖∈览L進入現(xiàn)代逐漸衍生出漫畫,而這種漫畫風格又和日本繪畫融合,形成日本插畫。國內插畫的輝煌時期是早年的連環(huán)畫小人書,改革開放后外來文化的涌入,國內的動畫和插畫逐漸被日本、歐美風格影響,我們小時候也接觸了大量日本歐美的動畫和漫畫,不管是當時還是現(xiàn)在的插畫師都多多少少會被其影響。而這個影響過程其實也是必要的過程,近幾年不光是插畫,各領域都開始從盲目照搬國外轉為重拾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我們在學習國外的藝術形式的同時,也打開了新的視角,站到了未去過的角度,再回頭看自己的文化,反而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更能理解它的好。正因為我們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和世界文化充分接觸后,吸收營養(yǎng),排出不需要的部分,那些曾經(jīng)小時候覺得看膩的、陳舊的東西,重新在眼前煥發(fā)了光彩?!?/p>
去年5月,虢子楷趁著來上海參加GAF插畫藝術節(jié)之際,拜訪了一眾插畫師心中的“大神”——自詡為“民間藝人”的畫壇泰斗戴敦邦先生,讓大家震驚的是戴老的畫室條件:天花板已經(jīng)破了,鞋也破了,身處非常簡陋的作畫環(huán)境,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每天早起創(chuàng)作?!皣鴥忍喈嫾颐p收后,他們的重點早已不再是單純畫畫,畫畫只是一種牟取利益的‘工具’,隨之作品也逐漸失去生命力和感染力。而戴老這種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是非常稀有的,人到這個年紀,作品依然是真誠、真實,像隱居的‘老神仙’。盡管我們年齡相差幾十歲,但他和我們后輩交流也完全沒有架子,而只有真摯的建議,甚至有種可愛的‘童趣’,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藝術是一輩子的細水長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