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你和伙伴們仍然在室外籃球場上打球。但周圍沒有燈,已經看不清籃筐了。怎么辦?
別著急,你只需拿出手機,定位到這個籃球場,點擊“申請陽光”。
一束光從天而降,眼前世界剎那間一片光明。
這不是科幻情節(jié),也不是什么“要有光便有光”的創(chuàng)世神話故事,而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初創(chuàng)公司“反射軌道”(Reflect"Orbital)正準備做的事。
繼19世紀愛迪生的改良使白熾燈普及后,這家公司想要以一種更瘋狂的方式顛覆黑夜——把陽光,打包出售。
兩個年輕人,決定賣陽光
清晨,一個熱氣球從地面緩緩上升到3409米的高空,燃燒器噴射出的火焰把熱氣球映照得紅彤彤的,從地面向上望去,它就像一輪太陽冉冉升起。
而且,它真的會“發(fā)出”陽光。
在熱氣球的吊籃下,懸掛著一面光潔而寬闊的鏡子。實驗者不斷手動調整著角度,直到一束耀眼的光芒刺破高空,投射向地面。“我看到光束了!”地上的人興奮地尖叫起來。
這是2023年3月社交媒體X上一段視頻的內容。視頻由“反射軌道”創(chuàng)始人本·諾瓦克(Ben"Nowack)發(fā)布,展示的是其公司研究的最新進展。
諾瓦克今年才28歲,但他曾經做過的事情已經超過很多同齡人。“我在高中時就建立了一座核聚變反應堆。14歲時造了一個潛水器?!敝Z瓦克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學時,他與人合作,開發(fā)了可以在水下直播的攝像頭,并用它來監(jiān)測海龜。這個年輕人還成了馬斯克的同事?!拔以赟paceX找到了一份工作”,諾瓦克說,他參與了龍飛船的太空艙項目。
后來,他在一些初創(chuàng)公司工作,去盧旺達用無人機運送醫(yī)療物品,還去了中國很多次。然后,他有了薅太陽“羊毛”的想法。
他的搭檔,公司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特里斯坦·塞梅爾哈克(Tristan"Semmelhack)也有著相似經歷。他12歲時,對飛行器產生了濃厚興趣,后來自己嘗試制造了各種飛行器。高中畢業(yè)后,他就加入了無人機送貨公司Zipline,并成為其中最年輕的工程師。他考上了康奈爾大學,但最后還是選擇了放棄,而投身到公司飛行器的研發(fā)。后來,他又申請到斯坦福大學,并被錄取。只不過,他只讀了一年,又休學了。因為他在Zipline遇到了諾瓦克,了解到了他的想法。
兩人決定,干脆創(chuàng)辦一家公司,賣陽光。
野心與質疑
“這次熱氣球空中測試,是我們發(fā)射衛(wèi)星到大氣層前的最后一次測試?!敝Z瓦克說。
3月發(fā)布的那則視頻顯示,他們成功照亮了地面上的太陽能發(fā)電板,監(jiān)測裝置也讀出了其中傳輸過來的能量。這意味著,這家公司的“販賣定制陽光”生意,成功的可能性又多了一分。
這條視頻已經獲得了超過220萬的瀏覽量。當然,被吸引來的并不都是支持他們的。不少人對這個項目持懷疑態(tài)度,有網友認為這么做,不會比普通照明更劃算,“完全是一場騙局”。但也有不少人為之震撼:“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是我見過的最酷的事情”。
熱氣球測試只是熱身,“反射軌道”真正的野心需要在大氣層外實現。
諾瓦克曾在TikTok上刷到過一條科普視頻,說在德國要獲得與撒哈拉沙漠同等量的太陽能,所需的太陽能電池板數量是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3倍之多。
也就是說,太陽雖然無私,但地球上不同區(qū)域獲得的陽光能量并非是均等的。受這條視頻啟發(fā),他腦洞大開,想設計一個類似“南光北調”計劃,在陽光能量投射的富余地區(qū),設置一面面大型鏡子,將光反射到激光束真空管中,再輸送到所需要的地方。
這一方法在技術、成本和空間等各方面均受到很大限制,難以實現。于是諾瓦克又冒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如果能把這個裝置放到太空,去改變陽光投射的角度,就不必在地面上大費周章了。這樣還能節(jié)省陽光折返的重復過程,更高效捕獲太陽光。
但這一方法遭到了更多質疑。光不是會散射嗎?鏡子在人造衛(wèi)星上能占多大面積?來自詹姆斯·韋布望遠鏡項目、Starlink和夏威夷凱克天文臺等機構的光物理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問題。
針對眾多專業(yè)難題,“反射軌道”做了一系列努力。諾瓦克設計了一種準直器,上面布滿了像可樂瓶花紋一樣的拋物線凹槽,能夠將散射的陽光“打包”成一束一束的光束,方便傳輸。這種高效的光聚焦設計將成本降至原來的1/90。公司還聘請了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專家來驗證物理原理,確保項目的可行性。
推進至今,終于走到了太空試驗的一天。根據這家公司在7月發(fā)布的計劃,未來4~5個月中,“反射軌道”將發(fā)射“第一個非常大的可展開反射器”,感興趣的人可以在他們的官網申請預約。如果試驗成功,申請者將獲得一束持續(xù)4分鐘、范圍直徑5000米的,只為他灑下的陽光。
預約開放后的3天內,塞梅爾哈克就在X上驕傲地公布:“我們每秒收到3萬個點亮申請,數量持續(xù)攀升。”并且,“僅一天時間,申請數量就達到昨天的10倍”。截至10月底,這項預約已經暫停。
“反射軌道”聲稱,在2025年的冬季,這批陽光就會陸續(xù)“交付”給買家。
陽光貴如油
古有夸父逐日,今有陽光賣錢。人類作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種生物,和其他動植物一樣,對陽光的需求也刻在了DNA里。
“反射軌道”并不是第一個想薅太陽“羊毛”的組織。2017年,一位名叫奧斯卡·基蒂爾森的挪威人,就在小鎮(zhèn)的山上豎立起大型鏡子反射太陽光,以緩解人們因冬天曬不到太陽引起的抑郁。更早之前,1988年,蘇聯成功將一面65英尺(約合19.8米)高的鏡子送入太空,反射了一道5000米寬的太陽光到歐洲。
諾瓦克的設想,最鮮明的特點是“定制化”:顧客只需在App上移動手指標記地圖,他們就會將陽光帶到指定地點。這種服務雖然新奇,但在互聯網的熱潮冷卻后,更多人表示他們并沒有被說服:“那又怎樣?無論怎樣太陽都會照常升起,我何必花錢購買陽光?”
但“反射軌道”對陽光的定位并非“奢侈品”,而是一種尚未開發(fā)完全的能源。
在這方面,人們一直在進行探索。2011年,西班牙圖雷索爾能源公司(Torresol"Energy)發(fā)明了一種新技術,用2650面定日鏡將太陽能轉化為熱量存貯起來,從而實現24小時不間斷發(fā)電。他們通過這種技術,將人類從單純的晶硅太陽能發(fā)電中解放出來。根據往年的氣象資料估計,每年它至少可以發(fā)電270天,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這一成績已十分理想。
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地中海的“陽光海岸”,就算有,諾瓦克也還是認為,這遠遠不夠?!瓣柟馊匀皇侨祟悡碛械淖顝姶?、但并未充分利用的資源之一。如果陽光能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的形式存在,那么太陽能必將占主導地位,開啟低成本、全球規(guī)模的清潔能源時代?!敝Z瓦克說,“美國排著隊待建的太陽能項目比已經建成的還要多,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由陽光驅動的未來?!?/p>
“即時”和“量大管飽”的夜間陽光服務,不僅能讓可用于發(fā)電的光能原料成倍增加,還能為城市補充照明,提供急需的能量資源,并在整體上減少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塞梅爾哈克強調,這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城市和工業(yè)的夜間運作方式?!袄缭诔掷m(xù)的日光照射下,建筑項目的施工速度可以提高2倍?!?/p>
這個未來,確實充滿想象力,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紅杉資本的投資者肖恩·馬奎爾對此青睞有加,“反射軌道”的項目成為紅杉資本在2020年投資SpaceX項目之后的首筆太空項目投資。
“反射軌道”正在計劃,未來要開發(fā)一整套衛(wèi)星群,“以便在天黑后將陽光賣給數千個太陽能發(fā)電場”。
“初創(chuàng)企業(yè)應該雄心勃勃,以應對真正的物理挑戰(zhàn)。未來不僅僅屬于軟件,更需要硬核的創(chuàng)意——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塞梅爾哈克說,“陽光將成為新時代的石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