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標濾膜法是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 8538—2022)中提出的飲用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驗方法。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結果可靠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水的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本文分析國標濾膜法檢驗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關鍵控制點,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顯著降低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風險,保障人們的飲水安全。
關鍵詞:國際濾膜法;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關鍵控制點;預防措施
Study on th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Barreled Drinking Water by National Standard Filter Membrane Method
MAI Miao
(He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Hezhou 542899, China)
Abstract: The national standard filtration method refers to the test method fo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proposed in GB 8538—2022. The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reliable result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all kinds of wa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control poi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filt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barreled drinking water,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ntamination in barreled drinking water and ensure people’s drinking water safety.
Keywords: national standard filtration membrane method; barreled drinking wate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itical control point; preventive measure
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種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中,如土壤、水、空氣以及醫(yī)院等場所。這種細菌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能夠在多種條件下生長繁殖,對消毒劑、干燥和紫外線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強的抵抗力。該菌存在于食品或水體中會威脅人體健康,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引起急性腸道炎、腦膜炎、敗血癥和皮膚炎癥等疾病[1-5]。銅綠假單胞菌是桶裝飲用水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之一[6]。隨著桶裝飲用水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近年來國內外關于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桶裝水的報道屢見不鮮,引起了諸多學者、消費者及生產企業(yè)的普遍關注[7-9]。由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造成的飲用水中毒案件也有報道[10-12]。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飲水安全,也對生產企業(yè)的聲譽和經(jīng)濟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妒称钒踩珖覙藴?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
(GB 8538—2022)對飲用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驗方法(簡稱國標濾膜法)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國標濾膜法具有操作簡便、結果可靠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水的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故分析其檢驗的關鍵控制點和有效防控手段至關重要。
1 國標濾膜法的操作步驟
采用國標濾膜法時,用無菌鑷子夾取無菌濾膜邊緣部分,帖放在已滅菌的濾頭上,通過微孔濾膜過濾水樣,將水中的細菌截留在濾膜上,然后將濾膜貼在假單胞菌瓊脂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計數(shù)濾膜上的典型微生物菌落數(shù)。該方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適用于檢測飲用水中的銅綠假單胞菌。
2 關鍵控制點
2.1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樣品采集是檢測的第一步,也是影響檢測結果的首要因素。桶裝水體積大、取樣口小,導致桶裝水檢驗時采樣難度非常大。采樣時應先用消毒水消毒桶壁四周,特別是用于取樣的部位,并確保采樣容器和器具清潔無菌,避免交叉污染。采樣人員應注意手部消毒,確保無菌。同時,采樣時應充分振蕩水樣,使細菌均勻分布,確保采樣的均勻度,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2.2 培養(yǎng)基及試劑的選擇、制備與接種
培養(yǎng)基自身質量的好壞、保存是否妥當、制備與使用是否正確都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加強培養(yǎng)基的質量控制與使用管理是保證桶裝水銅綠假單胞菌檢測準確性的關鍵。實驗室應結合工作實際選擇合適的培養(yǎng)基質控標準、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作業(yè)指導書。培養(yǎng)基的選擇與制備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培養(yǎng)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 4789.28—2013)進行,確保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和pH值符合要求。同時,應注意對培養(yǎng)基配制用水、驗證試劑加強質量控制。實驗室在使用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相關培養(yǎng)基時,應選擇適宜的制備方法、滅菌方式、儲存方式等,并按照標準要求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13]。接種過程中,應確保無菌操作并將濾膜緊密貼合在培養(yǎng)基上,避免氣泡產生,以確保銅綠假單胞菌能夠充分接觸培養(yǎng)基并生長。此外,應注意合理控制培養(yǎng)箱的溫度和濕度,以保證銅綠假單胞菌正常生長。
2.3 濾膜的選擇與使用
濾膜是濾膜法檢測桶裝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關鍵耗材,濾膜的質量會直接影響細菌的截留效率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應選擇孔徑適中、質地均勻、質量好的濾膜,并確保其在有效期內使用。濾膜采購回來后,先對濾膜進行陰性和陽性質量控制,確保濾膜的截留效率和銅綠假單胞菌在濾膜上的顯色情況。使用前對濾膜進行滅菌處理或直接使用一次性濾膜,以避免引入外源性污染。同時,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濾膜的完整性,避免濾膜破損導致細菌無法完全截留。
2.4 確證試驗的準確性
確證試驗是判斷疑似菌落是否為銅綠假單胞菌的重要依據(jù),常用的確證方法有綠膿菌素試驗、產氨試驗、42 ℃生長試驗、氧化酶試驗及熒光試驗等。在進行這些試驗時,應嚴格按照檢驗標準和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并確保試劑的有效性和操作的準確性。同時,應注意觀察試驗結果的時間點和顏色變化,正確判斷菌落是否為銅綠假單胞菌。
2.5 實驗室質量控制
實驗室質量控制是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應通過參加能力驗證、定期校準儀器、檢查試劑有效期等方式,確保實驗室的設備、人員、環(huán)境、檢測能力和水平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還應建立完善的記錄制度和審核機制,對檢測過程進行全面監(jiān)管。此外,實驗室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檢測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監(jiān)管,包括但不限于樣品的接收、處理、分析和結果的報告。質量控制人員應定期統(tǒng)計分析實驗室的檢測數(shù)據(jù),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偏差,確保檢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同時,實驗室應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其專業(yè)技能和操作水平,以減少人為誤差。
3 預防措施
3.1 加強水源管理
桶裝水的水體來源通常有公共供水系統(tǒng)的自來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由于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變,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微生物負載較高,水體普遍存在銅綠假單胞菌。所以,為保障桶裝飲用水安全,需要采取如下水源管理措施:①選擇水質優(yōu)良、無污染的水源作為原料水體,并對水源地進行嚴格的保護,防止工業(yè)排放、農業(yè)污染等外部因素對水源造成污染;②定期對原水池進行清洗消毒,以去除池壁和池底的污垢、微生物等,并減少原水在池中滯留的時間,避免長時間滯留導致水質惡化;③定期檢查原水池的密封性和完整性,防止外部污染物進入;④對水源進行精濾或超濾,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細菌、病毒等污染物。
3.2 完善桶裝水的生產工藝
桶裝水生產企業(yè)應加強優(yōu)化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灌裝次數(shù),確保一次灌裝完成,避免混合半產品水的再次灌裝。還應加強設備管道、灌裝系統(tǒng)、成品水罐的清洗消毒和維護,并要求員工在生產前進行手部清潔消毒,穿戴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避免人為帶入污染源[14]。
在桶裝水的生產過程中,臭氧混合滅菌是去除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等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手段。為了提升滅菌效果,可以適當提高水體中臭氧的濃度,并增加臭氧與水的接觸面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過高的臭氧濃度可能會產生溴酸鹽等有害物質,因此需要在保證溴酸鹽不超標的前提下調整臭氧的濃度。除了臭氧濃度和接觸面積外,殺菌時間也是確保水質安全的關鍵因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jù)臭氧的濃度、水的流量及目標殺菌效果嚴格控制臭氧滅菌的時間。同時,桶裝水生產企業(yè)需要建立完善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以實時監(jiān)測水體中的微生物含量和臭氧濃度,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異常情況。
3.3 強化周轉桶消毒
周轉桶內壁容易沾染綠藻孢子,一旦遇到合適的環(huán)境就會大量繁殖、污染水體。因此,周轉桶為引入銅綠假單胞菌的最大風險點[15]。桶裝水生產企業(yè)回收的周轉桶應先去除桶蓋,人工檢查確認其能否繼續(xù)使用。不能繼續(xù)使用的進行報廢處理;能夠正常使用的周轉桶進入外洗、內洗、燈檢流程,在燈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就剔除。能使用的周轉桶要特別注重桶內壁清洗消毒,選擇合適的高效消毒劑殺滅殘留的細菌和孢子。桶裝水生產企業(yè)可使用自動化設備清洗消毒周轉桶內部,清洗消毒工位(含瀝干工藝)不少于10個,包括預清洗、洗滌劑清洗、消毒劑清洗、水清洗、成品水清洗等。同時,桶裝水生產企業(yè)應注意桶蓋的清潔消毒。周轉桶滅菌時應注意合理使用消毒劑,不同種類、不同品牌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和劑量不同,需要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確保周轉桶的滅菌效果。
3.4 控制生產環(huán)境條件
企業(yè)生產過程中生產環(huán)境控制不嚴格會導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因為銅綠假單胞菌在潮濕、室溫條件下極易生長繁殖,所以生產車間環(huán)境應保持清潔和干燥,使用紫外燈殺菌或其他有效方式殺菌,并定期進行監(jiān)測,確保生產環(huán)境條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
3.5 提升檢測水平
目前除了傳統(tǒng)的國標濾膜法外,檢驗機構還可以引入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等分子生物技術,用于大批量水樣的快速檢測和結果初篩。這些技術具有快速靈敏的優(yōu)點,配合國際濾膜法能夠顯著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檢驗機構應針對檢測人員開展有關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技術的相關培訓,確保檢驗員的檢測水平與檢驗國標要求相匹配。
4 結語
國標濾膜法是一種準確可靠的檢測方法,可用于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檢驗檢測機構嚴格把控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培養(yǎng)基和試劑的選擇和制備、濾膜的選擇與使用、確證試驗的準確性以及實驗室質量控制等關鍵控制點,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采取加強水源管理、完善桶裝水的生產工藝、強化周轉桶消毒、控制生產環(huán)境條件以及提升檢測水平等預防措施,以有效降低桶裝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風險。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行業(yè)的發(fā)展,相信會有更多更高效的方法和技術應用于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和預防工作中,為保障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靜.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方法相關問題的探討[J].食品工程,2019(4):5-7.
[2]劉珊珊,楊錚,杜偉,等.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驗不確定度的評定[J].飲料工業(yè),2017,20(3):8-11.
[3]周鶴,張國利,傅志豐,等.桶裝水銅綠假單胞菌污染原因及檢測方法[J].檢驗檢疫學刊,2019,29(6):135-137.
[4]韋云,陳佩虹,周露.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測定能力驗證結果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16):5398-5402.
[5]朱淵,戴云山,王俊虎,等.基于聚合酶螺旋反應技術快速檢測銅綠假單胞菌[J].微生物學通報,2019,46(5):1246-1256.
[6]章志超,吳鑫,于帆,等.我國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方法標準問題分析及其質量控制探討[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0):4257-4262.
[7]劉思超,徐勵琴,羅澤燕,等.223份桶裝天然礦泉水和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分析[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6,32(10):1071-1075.
[8]王文娟,顏瑛,羅玉彬,等.江西省礦泉水和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情況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27(3):419-421.
[9]陳萬勝,王督,王靜怡,等.2016—2019年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出情況分析及對策[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20,31(10):806-808.
[10]姜慶,尤部美,張華,等.659份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分析[J].現(xiàn)代食品,2022,28(16):
190-192.
[11]關大慶.沈陽市于洪區(qū)某學院飲用水污染事故調查[J].中國校醫(yī),2014,28(9):645-646.
[12]閆芳,隋英杰,孫靜,等.桶裝飲用水污染引起學生食物中毒的調查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21(8):2082.
[13]楊云斌,杜斐穎,牛濤.食品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使用及質量控制探討[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9(5):1055-1058.
[14]王珍,王川丕,夏慧麗,等.2016—2019年我國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抽檢分析[J].生物加工過程,2023,21(3):346-354.
[15]李蒙蒙.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情況分析[J].現(xiàn)代食品,2024,30(10):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