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帝辛,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一提起紂王,很多人會如雷貫耳。其實,都是一個人。帝辛,子姓,本名受德,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是后人強加給他的蔑稱。
甲辰年孟夏,我懷著好奇心參觀了帝辛墓以及姜王后墓、蘇妲己墓。
三座墓,均位于淇縣城東十里左右的河口村,右臨依靈山,左靠淇河水。帝辛墓比較高大,底部用片石裹砌,墓前立有篆書題寫的“帝辛陵”石碑和周谷城先生題寫的“紂王之墓”石碑,正前方豎立著帝辛的漢白玉石像,兩邊是華表,石像后面有中華殷氏宗親會立碑六通,分別書有銘文、詩文和更墓為陵后的陵名。帝辛墓北面是姜王后墓與蘇妲己墓,前后百米左右。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帝辛墓沒有后朝帝王寢陵之宏偉,姜王后墓與蘇妲己墓更是不見華麗,三座墓連院墻都沒有,頗顯寒酸。
帝辛為何安葬在這里呢?這要從牧野之戰(zhàn)說起。約公元前1046 年,姬發(fā)(周武王)率領(lǐng)一些諸侯出兵伐商。當(dāng)時帝辛的主力軍正在東夷作戰(zhàn),都城朝歌空虛,帝辛只好倉促地將大批奴隸和囚徒武裝成軍,在牧野與姬發(fā)進(jìn)行決戰(zhàn)。由于這些奴隸和囚徒陣前倒戈,帝辛大敗而逃。眼看大勢已去,帝辛占卜自己的后事,得到的答案是最好葬在山頂上,這樣殷祀可以延續(xù)下去。但帝辛深知兒子武庚好與自己打別,讓他往東他向西,讓他打狗他攆雞,心想:“只有讓他把我埋在最低處,他才會把我埋在山頂上?!庇谑?,帝辛把武庚叫到跟前說:“天滅我也,我死后你要把我葬在最低的地方,我就滿足了?!敝?,帝辛逃到鹿臺,穿上他的寶衣,自焚而死。姬發(fā)率兵趕到,砍下帝辛的頭顱,掛在白旗竿上示眾。隨后,又下令殺死妲己,并封帝辛的兒子武庚為殷王,讓其繼承商王朝的祭祀。武庚著手為父親辦理喪事時,心想:“自己頂撞了父親一輩子,如今父親死了,不能再頂撞了,一定要按他的遺囑辦。”于是命人截斷淇水,在河床上鑿豎穴而葬,并把姜皇后和蘇妲己葬在帝辛墓的北面。封口后,河水照流。后因河道東移,河床日漸沖刷變低,三座墓露出,又漸與堤岸連在一起。
帝辛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勇力過人,可以徒手和猛獸格斗,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但是,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在傳統(tǒng)史學(xué)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guān)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挖心、牝雞司晨等。為什么帝辛?xí)幻枋龅萌绱瞬豢澳兀渴紫?,這與周武王姬發(fā)有關(guān)。姬發(fā)上位后,為了證明自己滅商的正義性,對帝辛提出了種種指控,千方百計把帝辛妖魔化,以至于在后來的大多史學(xué)家和統(tǒng)治者眼里,周武王成了圣君的榜樣,帝辛則一無是處。其實,從古至今為帝辛喊冤的也不乏其人。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就曾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惡皆歸焉?!彼J(rèn)為帝辛并不像傳說的那樣壞。宋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認(rèn)為:“帝辛大造宮殿,建酒肉池林,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實等罪惡,與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紂不分,這些都是出于模仿?!?924 年,著名歷史學(xué)家顧頡剛發(fā)表了一篇《紂惡七十事的發(fā)生次第》的文章,他根據(jù)多方考證,條理清晰地分析了帝辛的歷史形象是如何被一步步“惡化”的?!渡袝分凶钤缬涊d帝辛“方興沈酗于酒”,也就是說帝辛的惡習(xí)是酗酒。司馬遷寫《史記》時,添加了生動的描寫:“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钡鹊轿鲿x《帝王世紀(jì)》里,把帝辛寫得荒淫殘暴,猶如衣冠禽獸。最終在明代,一部《封神演義》把帝辛黑到極致,成了惡貫滿盈、十惡不赦的人物??陀^地來看,有些事情并不是帝辛做的,比如比干剖心,帝辛是死在牧野之戰(zhàn)的1046 年,而衛(wèi)輝市比干廟以及淇縣摘星臺比干像上,鐫刻的比干卒年均推算為公元前1029 年,也就是說,帝辛死了17 年后,比干才死,他的心怎么可能是被帝辛剖的呢?但是,這不代表帝辛沒有過錯,帝辛也不是一代明君,在《西伯勘黎》和《微子》兩篇文章中,通過商朝大臣祖伊與紂兄微子啟等人的話,比較清楚地記錄了帝辛的過錯,主要有剛愎自用、沉迷酒肉、不敬祀鬼神、不信用舊臣、苛政重斂、不治民等。這是商人自己的看法,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說起帝辛的后宮,我們首先會想到那個蛇蝎美人蘇妲己,“成湯六百年基業(yè)送于他人”,原因都?xì)w于了蘇妲己。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帝辛的罪行與蘇妲己聯(lián)系了起來,點出了蘇妲己“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漢末劉向?qū)懙摹读信畟鳌分袑⑴诶印⒇嘈?、剖腹之罪都扣到蘇妲己的頭上,將蘇妲己加工成了“紅顏禍水”的形象。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蘇妲己被描繪成由狐貍精變化而成,她蠱惑帝辛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wù)正事,致使商朝滅亡。蘇妲己,何許人也?據(jù)《國語·晉語》記載:帝辛發(fā)動大軍攻打有蘇氏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屈膝投降,獻(xiàn)出牛羊、馬匹及美女蘇妲己,帝辛即納蘇妲己為妾。蘇妲己真的是導(dǎo)致商朝滅亡的歷史罪人嗎?19 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一次考古發(fā)掘很能說明問題。當(dāng)時挖掘出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rèn)識遠(yuǎn)較孔子、司馬遷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商朝時,戰(zhàn)爭、祭祀等重大事情都要向神問卜才能決定,連帝辛作為一代君主,很多時候都要受到占卜的限制,蘇妲己影響朝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根據(jù)商朝時甲骨文的記錄,前史上曾出現(xiàn)過蘇妲己這一人物,卻沒有直接記載她作惡的史實。說帝辛寵信蘇妲己,罪在紅顏禍國,其實是一種甩鍋。
關(guān)于姜王后,她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東伯侯姜桓楚之女,為人賢良,育有殷郊和殷洪二子。她看到宮中生活荒淫無度,屢次向帝辛加以勸說,甚至進(jìn)行痛批,以致觸怒逆鱗,被帝辛殺之。但是,在正史中,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姜王后和殷洪、殷郊的名字,甲骨卜辭亦無姜王后此人,故姜王后墓可能為附會。
盡管帝辛的統(tǒng)治方式和形象充滿了爭議,但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無可置疑。帝辛在位期間,破格提拔了許多出身卑微的優(yōu)秀人才,加強對外服的控制,削弱貴族勢力,最終平定東夷,促進(jìn)了北方文化向南方的廣泛傳播,為中國的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的疆域開拓立下了大功。
在帝辛石像的基座上刻寫有二段文字,對他的功勞給予了肯定。一段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首詩:“偶來洹水憶帝辛,統(tǒng)一神州賴肇人。百克東夷身致?lián)p,千秋公案與誰論?”一段是毛澤東主席對他的評價:“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tǒng)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彼裕覀冊u價一個歷史人物,必須做到全面、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