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秉S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遠古奔騰而來,在中華大地蜿蜒穿行,孕育了燦爛輝煌的黃河文化。每逢新春佳節(jié),黃河兩岸便被濃郁的年味籠罩,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民俗畫卷,在歲月長河中徐徐展開,訴說著千年的傳承與變遷。
從臘八節(jié)開始,黃河流域就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之中。這一天,人們會熬制香甜的臘八粥,用8種以上的谷物、豆類、干果混合熬制,寓意著豐收和吉祥。傳說,臘八節(jié)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這一天成道。在民間,它也是人們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節(jié)日。在黃河岸邊的一些村莊,比如河南的朱仙鎮(zhèn),還有在臘八節(jié)當天腌制臘八蒜的習俗,將蒜瓣用醋浸泡,到了除夕夜,臘八蒜變得碧綠如玉,與餃子搭配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隨著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年味愈發(fā)濃烈。小年,又稱祭灶節(jié),是民間祭灶神的日子。傳說,灶神在這一天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之事。為了讓灶神多說好話,人們會在灶臺上供奉糖瓜、糕點等祭品,用糖瓜的甜蜜粘住灶神的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之后,家家戶戶便開始打掃房屋、清理庭院,掃除舊年的晦氣,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便是“掃塵”習俗,寓意著除舊布新。在山西的平遙古城,小年時古城里的居民會全家出動,仔細清掃每一個角落,還會用彩色剪紙裝飾窗戶,那些精美的剪紙圖案有花鳥魚蟲、神話傳說等,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氛圍。
除夕,全家人團聚在一起,貼春聯(lián)、掛年畫、包餃子、放鞭炮。春聯(lián),用對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文字書寫在紅紙上,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年畫則色彩鮮艷、內(nèi)容豐富,常見的有門神、財神、壽星等形象,寄托著人們驅(qū)邪避災、祈福納祥的心愿。在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聞名遐邇,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讓一幅幅年畫成為珍貴的民間藝術品。包餃子是黃河流域除夕必不可少的活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說笑,其樂融融。餃子形似元寶,象征著財富和團圓。除夕午夜時分燃放的鞭炮,則是為了驅(qū)趕“年”獸,迎接新年的到來。在一些地方,還有除夕夜守歲的習俗,全家人徹夜不眠,等待新年的第一縷曙光,寓意著珍惜時光、延年益壽。
大年初一,春節(jié)的第一天,人們穿上新衣,走親訪友,拜年祝福。孩子最高興,因為他們可以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這一天,黃河流域的許多地方還有不掃地、不倒垃圾的習俗,以免掃走財運和福氣。在陜西的一些農(nóng)村,大年初一早上,村民會成群結(jié)隊地去村里的祠堂祭拜祖先,獻上豐盛的祭品,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昌盛。孩子則在祠堂外的空地上玩耍,他們手持自制的小燈籠,燈籠上畫著各種可愛的圖案。
春節(jié)期間,黃河流域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比如在陜西的一些地方,有社火表演,人們裝扮成歷史人物、神話角色,“孫悟空”“豬八戒”“關公”等一起游行表演,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社火表演不僅增添了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還傳承了當?shù)氐臍v史文化和民間藝術。在山東的一些農(nóng)村,還有舞龍、舞獅的習俗,巨龍騰飛、雄獅跳躍,象征著吉祥如意、風調(diào)雨順。
在河南浚縣,每年的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廟會上有高蹺、雜技、戲曲等眾多表演項目。高蹺表演者腳踩高高的木蹺,身著色彩鮮艷的戲服,做出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引得觀眾陣陣喝彩;雜技表演中,藝人展示著噴火、頂缸等絕活;戲曲表演舞臺上,演員唱念做打,演繹著傳統(tǒng)的豫劇劇目,吸引了周邊民眾前來觀賞。
在河北隆化、山西柳林等地,元宵節(jié)有轉(zhuǎn)九曲黃河燈陣的習俗。燈陣由古戰(zhàn)場中的黃河九曲陣演變而來,傳說《封神演義》中趙公明妹妹姬霄、碧霄、瓊霄為破敵擺過此陣。此陣,陣排天地,勢擺黃河,裝盡乾坤,環(huán)抱九州,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灣內(nèi)隱風雷,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燈陣中設有365盞燈,寓意一年365天,人們穿梭其中,祈求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四季平安。
黃河流域的年俗,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習俗,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它承載著先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這些年俗,通過口口相傳、代代相承,在黃河流域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成為人們心中深深的文化烙印。
在現(xiàn)代社會,盡管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黃河流域的年俗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僅在黃河流域的鄉(xiāng)村地區(qū)得到傳承和發(fā)展,還走進了城市,成為人們慶祝新年、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方式。地方政府和文化機構(gòu)也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保護和傳承黃河流域的年俗,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黃河流域的年俗,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描繪出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文化脈絡。它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值得我們永遠珍惜和傳承。讓我們在新時代里,繼續(xù)守護這歲月沉淀的璀璨明珠,讓黃河流域的年俗在中華大地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