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可馨南風窗新媒體主編
我是很怕鬼的,如果看了恐怖片,定是好幾個晚上不能安眠,腦海里,那些可怖的樣子總會閃現(xiàn)。最近偶然間看到視頻號上播放林正英僵尸系列,懷舊之余,被吸引著不知不覺看了蠻久。
猛然想起,以鬼怪為主題的喜劇當年香港拍過不少,再后來所看到的,恐怖則純粹恐怖了,惡心也愈加惡心。突然看到林正英的電影,才驚覺,怎么他的僵尸片,拍得這么歡喜,沒有可怕了,一點不影響睡眠,原來有讓人如此如釋重負地探索安全感邊界的片子,真是厲害。
成熟的狀態(tài)是松弛的,但心理上的成熟需要時間,需要經(jīng)歷事。瀕臨高考的學生的臉上,常會看到那種夸張用力的表情,也多會引來批評,因那樣子確實不美,不管怎么能夠表示理解,不美則是不美。但成年人也不必著急,我們知道,歲月會慢慢將他們那嚴肅緊張的面龐舒展下來。
有一年高考,浙江卷一位學生作文拿了滿分,引起大爭議,那篇文章言語繁復,用詞生僻,表達高深,看起來非常厲害,深得閱卷老師好評,那也是一種起范兒。未成熟的很希望成熟,也自以為成熟,青年期那種急于證明自己的心情,會使人用力過度,讓姿勢扭曲。有的人半途發(fā)育停滯,一把年紀,還拿腔拿調(diào),讓人看了怪尷尬。
可是你讀魯迅、胡適、沈從文,一個個語言都極平實,卻也把道理講得那么清楚,把文章寫得那么漂亮。偉大者不炫技,把技都藏于表達中,因為不必再向外界證明自己,也不必再營造姿態(tài)吸引別人來圍觀了。
當我們作為子女,面對父母時也是一樣,現(xiàn)在,我便沒有了一定要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優(yōu)秀或怎么樣的心勁,我就是我了,是一個和你們一樣的成年人,也開始承認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有那么多。
脫口秀演員付航的passion去年很打動人,因此拿了冠軍。他有次在采訪中說,他的爸爸對他說過很厲害的話:從今天起,咱們家會一瞬間進入快樂世界。為啥呀?進入快樂世界的唯一秘訣就是孩子的父母深刻地意識到孩子不是這塊料。
而孩子長大成熟的那一刻,則是意識到,父母也不是那塊料,沒有那么厲害的。既如此,我不強求于你,你也不要強求于我。雙方都有了這種意識,相處起來就通暢無比。
這種通暢,在東亞家庭實在是少見的。太多的強求,把家變得不溫馨,不舒適,讓人痛苦,讓人不想回去。我父母在時,電視會開著,播放家庭劇,內(nèi)容照例是婆媳不和,電視那頭總傳來大聲爭吵,“你要是和她結(jié)婚,我就和你斷絕母子關系?!苯裉斓碾娨晞?,還在這么演。
世界上最想要孩子的東亞家庭,卻成了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生育洼地,據(jù)學者於嘉的研究,另一個洼地是南歐。這兩塊地方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有非常強的家庭主義傳統(tǒng)。
而東亞更突出于南歐的,是父母對孩子比天高的期望,和無止盡的教育焦慮,以及婚姻和生育之間的緊密捆綁,它們事實上強烈地抑制了生育意愿。
這似乎是個極大的反諷,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世界會懲罰用力過度。反之,也會獎勵那些尊重邊界、舉止輕盈的家庭,最大的獎品,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