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地表景象變幻莫測,前一天還滿是凋零落葉、腐爛原木和細小樹苗的土地,第二天可能就蓋滿了傘菌目側(cè)耳,各種蠟傘連成彩色長河,大如足球的白色球狀馬勃菌突然出現(xiàn)在林下灌木叢中。
在新西蘭,就像當(dāng)?shù)鬲毺氐膭又参镆粯樱婢苍谂c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進化出了兩萬多種罕見的品種,從小得看不見的真菌,到各種地衣、毛狀霉菌、粉狀霉菌、銹菌和黑粉菌。真菌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等,既有精致的淺綠色束狀真菌、晶瑩剔透的膠狀真菌、亮橙色的網(wǎng)格狀真菌,也有黝黑粗糙的舌狀真菌。
新西蘭人對真菌的興趣與日俱增。當(dāng)?shù)氐奈褰鸬曩u起了真菌培育工具包,保健品商店上架了各種蘑菇“仙丹”,專業(yè)學(xué)者則鉆研起了真菌的藥用價值。線上的真菌興趣小組也不斷壯大,小組活動日益豐富多彩。
興趣小組“真菌姐妹”的成員威廉姆斯說:“第一次看到霍氏粉褶菌,你就會被它迷住?!?/p>
新西蘭的毛利人稱霍氏粉褶菌為“垂耳鴉的肉垂”。這種天藍色的蘑菇有一根細長的菌柄。它們生長在新西蘭的森林里,十分少見。正是因為異常珍貴,霍氏粉褶菌出現(xiàn)在了新西蘭的50元紙幣上。
“真菌姐妹”的成員們特別喜歡的另一種真菌是肉質(zhì)肥厚的脈褶紅菇,她們將其稱作“大腦”。這種真菌只生長在腐爛的尼考棕櫚樹葉上,誰若能找到一個,準(zhǔn)會引發(fā)陣陣歡呼。
真菌奇異的美稍縱即逝,因此更加令人著迷。威廉姆斯說:“有一次,我們看到真菌在路邊瘋長,就像變魔術(shù)似的,非常神奇!可一周后,那里就什么都沒有了。每次我們出去觀賞真菌,總能看到以前沒見過的品種。”
“真菌姐妹”對真菌的走紅表示喜聞樂見。不過,她們也提醒賞菌人要注意保護真菌及其生長環(huán)境。小組成員羅杰斯說:“我們應(yīng)該帶著敬畏之心走進森林。林中的一切是那么美妙。我們是參觀者,只是來看看。除了腳印,我們什么也不應(yīng)該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