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元,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所所長。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在國外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多篇。獲評2011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第二屆“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019年度法治人物”稱號、“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原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熱烈祝賀各位同學經(jīng)過層層選拔,站上全國總決賽的舞臺!今年的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具有特殊的意義和背景,因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同時也是新中國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頒布75周年的重要年份。
新中國成立需要一部憲法來奠定其正當性和合法性。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尚不具備實行普選、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的條件。因此,中國共產(chǎn)黨實事求是,選擇了先制定一部“臨時憲法”,于是便有了1949年9月29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為新中國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jù)。五年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具備了制定正式憲法的條件。于是,在1954年9月20日,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正式誕生,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也是一部真正體現(xiàn)人民民主精神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70年后的今天,在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我們齊聚一堂,舉辦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并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活動,無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時代價值。同學們,雖然北京的冬日寒風刺骨,尤其是一些來自南方的同學可能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寒冷,但我相信,通過參加“學憲法 講憲法”比賽,你們一定會感受到內心的溫暖,而這份溫暖,正是憲法帶給大家的。
憲法的序言中提到:“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后繼的英勇奮斗?!边@段話不僅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氣概,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憲法的力量。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法,更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保障書。自我們出生起,憲法便來到我們身邊,守護著我們的一生。它不僅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更是捍衛(wèi)人民權利和自由的忠誠衛(wèi)士。因此,我建議大家隨身攜帶一本憲法,認真學習這個“小紅本”。通過學習憲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的歷史,認識民族的精神,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無論你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當你翻開憲法的那一刻,你都能感受到它蘊含的國家價值觀,體會到它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憲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原則,而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力量源泉。
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能夠以此次比賽為契機,感受憲法的溫暖與力量,讓憲法精神深植于心,成為你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今天,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289名優(yōu)秀選手齊聚北京,參加這樣一場意義非凡的比賽,我作為評委代表,向大家鄭重承諾:
在本次評審工作中,我將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履行評委職責,確保評審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透明度。我將公平對待每一位參賽選手,嚴格按照評審標準和程序,做到一視同仁,不偏袒、不歧視,確保評審結果公正客觀。我將自覺遵守職業(yè)道德,保持獨立性,不受任何外界干擾或利益驅動,杜絕任何形式的徇私舞弊或弄虛作假行為。我深知評審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yè)精神完成本次評審任務,確保評審結果經(jīng)得起時間和公眾的檢驗。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憲法的照耀下,書寫屬于你們的精彩人生!也預祝本次比賽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