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心電圖聯(lián)合凝血指標評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的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lián)P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隨訪6個月,根據短期預后情況的不同分為短期預后良好組(69例,恢復良好,無復發(fā)、再住院、并發(fā)癥等情況)和短期預后不良組[21例,心源性死亡、心絞痛復發(fā)、心血管性再住院(或就診)、再次血運重建]。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心電圖指標聯(lián)合凝血指標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價值。結果 短期預后不良組患者的多支病變占比、QRS時限值、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均高于短期預后良好組,凝血酶原時間(PT)長于短期預后良好組(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多支病變、QRS時限INR升高、PT延長均為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QRS時限值、PT、INR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04、0.812、0.691、0.939,敏感度為0.714、0.762、0.667、0.857,特異度為0.797、0.754、0.696、0.870(均Plt;0.05)。結論 多支病變、QRS時限值、PT、INR升高與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有關,檢測以上指標對于預測患者短期預后具有較好價值。
【關鍵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電圖;凝血指標;短期預后
【中圖分類號】R54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3.0117.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38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逐漸發(fā)展為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重要問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疏通閉塞血管、促進冠脈血運重建,但部分患者術后可出現不良心血管事件,進而影響患者預后[1]。心電圖是評估冠心病患者預后的重要工具之一,可輔助臨床及時了解患者心臟電活動的恢復情況,評估治療效果,并據此調整治療方案。此外,心電圖還可以提供關于患者預后的重要信息,如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圍等,這些信息對于患者的康復和長期管理至關重要。通過分析心電圖結果,有利于臨床更好地評估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治療策略的制訂和預后評估中均有指導價值[2]。另外,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異??赡軐е卵ㄐ纬?,從而增加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風險[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心電圖聯(lián)合凝血指標評估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lián)P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接受PCI治療,隨訪6個月,根據短期預后情況的不同[4]分為短期預后良好組(69例,恢復良好,無復發(fā)、再住院、并發(fā)癥等情況)和短期預后不良組[21例,心源性死亡、心絞痛復發(fā)、心血管性再住院(或就診)、再次血運重建]。短期預后良好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齡47~77歲,平均年齡(60.47±6.35)歲;BMI 19~27 kg/m2,平均BMI(23.49±2.88)kg/m2。短期預后不良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35±8.29)歲;BMI 19~27 kg/m2,平均BMI(23.72±3.1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4],經冠脈造影確診;⑵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5]分級為Ⅱ~Ⅳ級;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⑵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⑶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飲酒史(超過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每天≥20 g/d;或近兩周內,折合乙醇量gt;80 g/d)、吸煙史(連續(xù)或累積吸煙≥6個月)、病變支數[4]、NYHA分級、QRS時限值、QTc間期、纖維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D-二聚體(D-D)、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即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采用心電圖機(日本光電工業(yè)株式會社,國械注進20182070301,型號:ECG-2450)記錄患者標準12導聯(lián)體表心電圖,走紙速度為25 mm/s,刻度為0.1 mV/mm,測量最寬QRS波確定QRS時限值、QTc間期,連續(xù)測量3次,結果取平均值。采集兩組患者入院后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經抗凝處理后采用離心機離心10 min(轉速為3 500 r/min,離心半徑為10 cm),取血漿,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武漢景川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92222690,型號:BCA-710),檢測FIB、APTT、PT、TT、D-D,計算INR。INR=(患者PT/正常PT)國際敏感指數(ISI)。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⑵分析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⑶分析心電圖指標聯(lián)合凝血指標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價值。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飲酒史、吸煙史、NYHA分級、QTc間期、FIB、APTT、TT、D-D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短期預后不良組患者的多支病變占比、QRS時限值、INR均高于短期預后良好組,PT長于短期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將可能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因素行量化賦值,以短期預后情況為因變量(短期預后不良=1,短期預后良好=0),以病變支數(多支病變=1,單支病變=0)、QRS時限值(連續(xù)變量)、PT(連續(xù)變量)、INR(連續(xù)變量)為自變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多支病變、QRS時限值和INR升高、PT延長均為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見表2。
2.3 心電圖指標聯(lián)合凝血指標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ROC曲線分析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QRS時限值、PT、INR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04、0.812、0.691、0.939,敏感度為0.714、0.762、0.667、0.857,特異度為0.797、0.754、0.696、0.870(均Plt;0.05),見表3、圖1。
3 討論
冠心病的發(fā)病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凝血功能亢進、脂質沉積和炎癥反應等,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血管腔逐漸狹窄并引起血管閉塞,對心肌細胞產生影響,導致其缺血、缺氧,進而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6]。心電圖是診斷心臟疾病、監(jiān)測患者心電活動、評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工具。凝血功能變化是冠心病發(fā)病的重要機制,凝血指標與冠心病的關系研究也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心電圖聯(lián)合凝血指標評估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的價值,為臨床評估患者預后提供幫助[7]。
本研究結果顯示,短期預后不良組患者的多支病變占比、QRS時限值、INR均高于短期預后良好組,PT長于短期預后良好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多支病變、QRS時限值和INR升高、PT延長均為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這提示病變支數、QRS時限值、INR、PT等因素均可能影響患者的短期預后。分析原因為,對于多支病變患者,冠狀動脈多處狹窄,心臟的血流供應受嚴重影響,容易導致心肌缺血,增加不良事件的風險。另外,多支病變患者在進行PCI等介入治療時,可能需要植入多個支架,增加手術并發(fā)癥和再狹窄的可能性,并且多支病變患者的心功能較差,心臟泵血能力降低,容易出現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心功能不全直接影響患者的短期預后[8]。心電圖能夠記錄心臟在一段時間內的電活動變化,可評估心肌損傷的范圍和嚴重程度,若新出現的異?;蛟挟惓5募又?,則提示冠心病病情進展或不穩(wěn)定,進而協(xié)助臨床判斷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情況[9]。QRS時限值是指心電圖上QRS波群的持續(xù)時間,通常用于評估心室除極的時程,有研究顯示,QRS時限值的增加與冠心病患者的預后不良相關,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死亡率的增加[10-11]。因此,QRS時限值可以作為評估冠心病患者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PT是評估血液凝固能力的常用指標之一,PT延長提示患者的凝血系統(tǒng)出現異常,這可能進一步加劇冠狀動脈的病變程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影響患者預后[12]。此外,PT延長的冠心病患者因凝血功能降低,在接受抗凝、溶栓等治療時更易出現出血等并發(fā)癥,導致預后不良。INR是用于監(jiān)測口服抗凝藥物治療效果的指標,冠心病患者可能因心房顫動、血栓形成風險增加等原因需要長期抗凝治療[13]。INR值的監(jiān)測對于預防血栓形成和出血事件至關重要,INR值維持在目標治療范圍內可以減少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風險,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預后,INR值過高可能導致出血風險增加,因此,需要定期監(jiān)測并調整藥物劑量[14]。
本研究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QRS時限值、PT、INR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預測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AUC分別為0.804、0.812、0.691、0.939,這提示聯(lián)合檢測可進一步提高預測價值。分析原因為,多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避免單項指標評估冠心病患者預后的局限性和誤差,綜合心電圖指標和凝血指標兩個維度的信息綜合評估,形成互補效應,從而提高評估預后的準確性和可靠性[15]。
綜上所述,多支病變、QRS時限值、PT、INR升高與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有關,以上指標預測患者短期預后具有較好價值。
參考文獻
賴敏華,李靜芝,陳凌,等.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全因死亡率、再入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 2020, 36(6): 801-807.
席延琴,孫華,肖湘豫.雙源CT與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對冠心病的診斷及近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 2021, 19(9): 71-74.
陳維明,姚亞軍,梁麗,等.凝血功能變化與冠心病近期預后的關系[J].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5, 13(9): 1552-1554.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21, 20(1): 6-13.
董艷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學指標的表達及與NYHA分級的相關性分析[J].重慶醫(yī)學, 2018, 47(33): 4307-4309.
王潔,肖珉,李玉峰,等.血脂和凝血指標與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藥, 2023, 18(1): 11-15.
馬藝萍,阿卜拉江·艾合麥提,袁玉娟,等.凝血酶原時間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預測價值[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23, 21(12): 1069-1073.
凌華興,秦薇,張玉俠,等.冠心病危險因素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 2020, 34(7): 1193-1203.
劉暢,張松文,謝桂君.動態(tài)心電圖心率變異性與冠心病PCI術后預后的相關性[J].西部醫(yī)學, 2023, 35(11): 1647-1651, 1656.
李冰,孫濤.冠心病患者心電圖QRS波時限和血清sST2水平與預后的關系及碎裂QRS波群形成的logistics分析[J].臨床與病理雜志, 2021, 41(8): 1782-1786.
李艷紅,楊亞莉,武娟,等.冠心病并發(fā)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電圖QRS波群時限與心功能和預后的相關性[J].臨床誤診誤治, 2021, 34(8): 70-74.
李中華,樸奇彥,周秀明,等.冠心病PCI術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RDW、NLR及凝血纖溶因子水平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1, 42(18): 2267-2271.
許賢彬,盧旭升,陳爾周,等.不同INR對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 2020, 26(4): 644-649.
白穎,王建旗,史旭波,等.服用華法林國際標準化比值升高患者的出血風險預測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20, 19(9): 812-817.
李常青,胡強,張權宇,等.聯(lián)合指標在冠心病診斷預后中的研究進展[J].心臟雜志, 2023, 35(6): 7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