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河北邯鄲顯露出成為全新“網紅城市”的潛質。
“睡了個雞窩頭,被拉去講解,才知道是給周濤講,還有文旅跟拍。早知道收拾一下了。”1月3日,有網友曬出自己為知名主持人周濤講解的視頻,話題“當我頂著雞窩頭去給周濤講解”迅速沖上熱搜。
視頻中,這位“雞窩頭”講解員頭發(fā)凌亂,身穿黑棉衣、灰衛(wèi)褲,腳踩毛毛鞋。盡管打扮十分“松弛”,但面對鏡頭,她落落大方,生動地講解著邯鄲的歷史。
后來網友們得知,“雞窩頭”講解員工作地點,是邯鄲市叢臺公園??吹街v解員走紅后,邯鄲文旅的官方賬號很快跟進,不僅更新了多條和她有關的視頻,也宣布自1月6日至1月12日,16家A級旅游景區(qū)免門票一周。
一次源自互聯(lián)網的意外走紅,讓網友們關注到邯鄲這個擁有3100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俺烧Z之都”“太極之鄉(xiāng)”,今日邯鄲憑借厚重的歷史文化,閃耀于華北平原之上。
“雞窩頭”講解員在日常工作的視頻中除了介紹自己工作所在地——叢臺公園,也不忘推介邯鄲這座城市的景點與文化。
叢臺公園位于邯鄲市中心中華大街與叢臺路交叉口。這座公園免門票已久,但它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重點公園。叢臺公園得名于園中心的武靈叢臺,相傳建于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武靈遺跡未全湮,尚有叢臺勢絕塵?!眳才_,不僅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邯鄲這座千年古城的象征。至于“叢臺”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漢書·高后記》:“連聚非一,故名叢臺,本六國時趙王故臺也,在邯鄲城中?!?/p>
在當下,對于叢臺最常見的說法是,認為其是趙武靈王觀看軍事演練及娛樂表演的場所。但實際上,叢臺在千百年前的歷史情景中,擁有更多功能。“叢臺高聳接云衢,主父當年啟霸圖。地辟民馴新教化,龍蟠虎踞故王都?!睆那宕鷱埛倪@首《叢臺懷古》可以看出一些叢臺建造的初衷:叢臺所在的大北城是邯鄲的“郭”,其“城”是皇宮所在地“趙王城”。大北城位于趙王城東北,而叢臺又位于大北城的東北。
由此可見,從城市規(guī)劃布局到建筑布局,趙武靈王有意識以叢臺加強對東北方向的防御。
此外,武靈叢臺正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fā)生地。正是在這里,為擺脫困局,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由此迎來了趙國的全盛時代。
“臺上弦歌醉美人,臺下橐鞬耀武士”。歷史長河中,飄溢著帝氣王風的臺,有的保存至今,有的早已棄毀。而叢臺作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歷史發(fā)展的見證,憑借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筑實體,為當時占主流的建筑類型——高臺,留下了難得的實例。
如今的邯鄲叢臺公園內,古臺雄偉壯觀,周圍綠樹環(huán)繞,湖水蕩漾。倘若在晴天登上武靈臺,極目遠眺,邯鄲古都厚重與今日新城風貌,盡收眼底。
邯鄲是全國聞名的成語之都,有許多今天人們非常熟悉的成語和典故都和這片土地有關。
按照“雞窩頭”講解員最新視頻中的介紹,現(xiàn)在有1584條成語出自邯鄲,譬如“將相和”“完璧歸趙”“黃粱美夢”“邯鄲學步”“負荊請罪”等等。2005年10月26日,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
漫步于邯鄲市,人們可以感受到成語文化的濃厚氛圍。回車巷、學步橋等歷史遺跡,都是成語典故的見證者。回車巷,又稱“藺相如回車巷”,位于戰(zhàn)國時期趙邯鄲內城南門里路西,長約75米,寬2.3米,為古代一車之巷。這里曾是藺相如為大局著想,回車避讓廉頗之地,如今已成為邯鄲成語文化的一個重要景點。學步橋橫跨沁河,為古城南北交通要沖,稱“三輔鎖鑰”。這一座古橋,正是“邯鄲學步”的發(fā)生地。
假如還沒看夠,走出邯鄲市往南,來到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坐落于縣城金鳳公園對面,館內珍藏文物178件(組),多數(shù)為2012年鄴城遺址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鄴城歷史文物。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是中國首座佛造像專題博物館。
據(jù)史料記載,東魏北齊繼承了北魏平城和洛陽營造石窟之風,形成了以鄴城為中心的太行山東麓一線的石窟群。鄴城由此成為繼大同云岡、洛陽龍門之后北方地區(qū)佛教石窟、寺院最集中的地區(qū)。
史跡昭昭,文物輝煌,這是古都邯鄲在今日大力發(fā)展文旅的底氣。邯鄲這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現(xiàn)代風采的城市,見證了歷史滄桑巨變,也承載了無數(shù)動人的故事和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