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將近,公眾對蛇的印象,與其他生肖動物相比有些區(qū)別。因為在很多人心目中,蛇是危險的象征。既然2025年是“蛇年”,我們不妨多了解一下這種神秘的動物。
“毒”行天下的危險鄰居
很多人看到蛇就會心生畏懼,這不無道理。近年,一個關(guān)于全球動物每年致人死亡數(shù)量的統(tǒng)計顯示,老虎一年致50人死亡,而蛇致死的人數(shù)竟達5萬人。我們總愛說老虎吃人,可毒蛇傷人的概率要遠遠高于老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人類與各種動物的斗爭中,蛇是一個重要的對手。自古人類出沒荒野,遇蛇概率較高,若去捕蛇,也容易被蛇咬。這種經(jīng)歷,勢必會在原始人類的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由此產(chǎn)生對蛇的敬畏。許多人,包括聲稱喜愛動物的人也會懼怕蛇。蛇的窈窕身段和美麗外觀每每令人產(chǎn)生各種遐想,但如果被毒蛇咬一口,也許會因此喪命,不值!還是躲著點為妙!
蛇毒可分為血液循環(huán)毒素(竹葉青等)、神經(jīng)毒素(環(huán)蛇等)、混合毒素(眼鏡蛇等)、細胞毒素(海蛇等)。被蛇咬傷后,一要記住蛇的特征,二要停止活動,三要沖洗傷口,四要呼叫急救,五要及時就醫(yī)用藥(蛇毒丸、蛇傷解毒片等)。
五花八門的蛇類
蛇是蛇目動物的總稱,可分為盲蛇亞目、原蛇亞目、新蛇亞目,包括毒蛇、游蛇、蟒蛇三大類。蛇類起源于白堊紀早期,是進化了1億多年的古老脊椎動物,與龜、鱉、鱷、蜥蜴同屬于爬行綱,分布在除南極、新西蘭、愛爾蘭之外的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已發(fā)現(xiàn)的蛇共有3000多種,四分之為毒蛇。中國約有240種蛇,其中毒蛇約50種。世界上最大的是蟒蛇,長可達10米,重達50千克以上,最小的盲蛇長10多厘米,才幾克重。
蛇為變溫動物,有冬眠的,也有夏眠的;有生活在洞穴中、地面上、樹上的,也有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蛇不會主動向人類進攻,除非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因此我多年在野外工作時,常常做出“打草驚蛇”故弄聲響的舉止,就是害怕碰上蛇,被蛇咬。而蛇天生膽小,一有動靜就逃之天天,通常只能看到它們的“背影”。
對了,你一定會寫“它”字,但你知道這個字是怎么來的嗎?這是個象形字,通過它就可以知道,蛇與人類的文化淵源有多深。讓我們辨析一下“它”字與蛇的關(guān)系吧。現(xiàn)在我們見面的問候語常是“吃了嗎”,據(jù)說古時候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卻經(jīng)常是“無它乎”,“它”即“蛇”。這雖難考證,但從漢字的象形視角看,“它”字的形象儼然就是一條昂立的蛇,加上“蟲”字邊,就更是形神兼?zhèn)淞恕R驗椤跋x”也是指蛇,我們至今還稱蛇為長蟲。福建簡稱“閩”,不僅因為閩人以蛇為祖,還因福建自古多蛇,現(xiàn)在福建、廣西、云南也是我國蛇最多的幾個省份。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定海神針”
從生態(tài)位分析蛇的作用,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不能沒有蛇,人類更是不能離開蛇。老鼠和很多昆蟲有著驚人的繁殖力,過多就會成災(zāi),但為什么老鼠、昆蟲成災(zāi)的現(xiàn)象比較少見呢?這完全是蛇等天敵的功勞。
一條菜花蛇一夜可捕田鼠數(shù)只,守護20畝農(nóng)田。一條中等大小的蛇一年食鼠150余只,按每只鼠平均耗糧8~10千克計,這條蛇一年可以“鼠口奪糧”1噸以上。
人類對蛇的利用歷史悠久,在傳統(tǒng)飲食文化和中醫(yī)藥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對藥品、保健品甚至寵物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嚴重刺激了蛇類的非法貿(mào)易。約有幾十種蛇被列上了人類的菜單,每年都有大量蛇類遭到捕殺。很多原來蛇類廣布的地方,如今已是蛇蹤難覓。
蛇類的急劇減少,致使我國部分地區(qū)鼠害頻發(fā),不僅對農(nóng)林生產(chǎn)造成危害,還導(dǎo)致了傳染病的發(fā)生。相比蛇咬人致命的現(xiàn)象,缺少蛇類導(dǎo)致的災(zāi)患要嚴重得多。14世紀爆發(fā)的鼠疫——黑死病致使歐洲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所以,為了控制鼠害,維護人類的健康,必須保護蛇類。
蛇的世界如此神奇,可惜,我們身邊的蛇卻越來越少。例如在我工作的麋鹿苑,20年前,遇見蛇是司空見慣的,可現(xiàn)在卻很少見到蛇了。幸虧還有黃鼬和老鷹的存在,否則老鼠就會四處橫行。
我曾與蛇有過親密接觸,那是在印度生活的那段歲月。印度的氣候炎熱,蛇類無處不在,在印度3個月的生活可以說是“與蛇共舞”,不僅常見到街頭的耍蛇人,還參加過一次蛇主題的鄉(xiāng)村葬禮。當?shù)匾粋€孩子遭眼鏡蛇咬身亡,全村孩子圍坐一圈,大吃大喝,接受受害者家屬的宴請。我不解,家屬說,蛇是他們心目中的神,被蛇咬死就等于被神招去了,不是壞事,所以要招待大家。
在一個蛇類中心,我曾手握一條肥大而柔順的鼠蛇照相。我以為它們都是這樣溫馴。直到一天傍晚,我在下榻賓館的花園遇見一條蛇。我不自量力地拾起一根棒子想挑起蛇捏住它,不料這條蛇竟飛身躥起,向我直面沖來,嚇得我急忙躲閃。它撲了個空,便翻身隱入了草叢。這是一條什么蛇?我也不知道。無毒的還好,頂多給我留個牙印;有毒的話,我怕是性命難保。從此我便知道,蛇是萬萬不能惹的。
我們即將告別龍年,跨入蛇年。但愿你我他,都能敬畏和保護這古老神奇的動物——蛇。
目前,莽山烙鐵頭、西藏溫泉蛇、香格里拉溫泉蛇、四川溫泉蛇都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種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他未列入的蛇均為“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xué)、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得亂捕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