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教學(xué)生時間倏忽的高級表達,譬如:“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期間有一俊朗少年說,還有“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時節(jié)如流,歲月不居”“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你補充的真不錯!”
從前我不知道光陰荏苒中的“荏苒”是什么,后來菜市場去多了,才慢慢知道了那種普通的草本植物——紫蘇,就是“荏苒”。
“荏苒”原本寫作“荏染”,因為生長周期長,紫蘇春播秋收,古人常用紫蘇的春華秋實來代指時光的流逝。
初夏時節(jié),農(nóng)家常見野生的紫蘇。這些紫蘇不是特意栽種的,人們不用下種,不用施肥,它們就見縫插針地長起來。紫蘇樣子亦樸素,春來田頭畦間墻角,抻幾頭葉芽。隔不了幾日,就蔓延成一片,像一大家子結(jié)伴簇擁。到了盛夏,紫蘇吮吸陽光雨露,長勢旺盛,一陣火南風(fēng)吹來,寬圓紫色的葉片隨風(fēng)翻動,送來一股股淡淡的辛香,讓人格外受用。
而到了寒露,紫蘇的葉片正面顏色逐漸變深,黃變成深綠,有一種經(jīng)歷風(fēng)雨洗禮屹立不倒的老練。葉片背面慢慢呈現(xiàn)紫色,好似婀娜多姿的少女變成了雍容華貴的婦人。輕挪腳步,伸出手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一掐就是一大把。農(nóng)家摘紫蘇,可以這樣肆無忌憚。
將采摘的紫蘇置于簸籮內(nèi),于陽光下暴曬,秋陽驕燥,過一天,葉片就開始蜷曲,像里面藏著什么寶藏。放在手心,輕輕一揉,嗤啦有聲,一股帶有干燥氣息的清香撲鼻而來,沒有茶香的氤氳,自帶陽光的暖熱。
紫蘇可以去腥,增香提鮮。某天,大人在稻田里或者哪個壩口兒弄到一些活蹦亂跳的小魚兒,大人負責(zé)開膛去鱗,眼尖的小孩兒趕緊去掐紫蘇,用清亮的井水沖洗幾遍,放到砧板上,母親切成絲,放到正要出鍋的鮮魚湯里,瞬間紫蘇魚的香味四溢,一直滾到舌尖上來了。西漢枚乘在其名賦《七發(fā)》開列的菜譜“鯉魚片綴紫蘇”延續(xù)至今啊。
我家墻角有一棵楊梅樹,成熟后,母親就摘些下來搗碎,再摘點紫蘇葉切細,把它們拌在一起,放點食鹽,吃起來酸咸中帶著一股辛香,那是難得的美味。
詞典《爾雅》記述:“取紫蘇嫩莖葉研汁煮粥,長服令人體白身香”的描述極具魔力,常讓后人對她產(chǎn)生無限遐想?!侗静菥V目》里記載: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親愛的朋友,假若你家菜園子里種了紫蘇,使勁掐著吃吧,紫蘇名雅命硬,掐得越狠,繁衍得更健旺。
注重飲食健康的人們,今天你家的餐桌上、茶幾上有“荏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