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fēng)輕拂,葉落無聲,月華如練,掛在天際。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心生愛戀,如同那些古詩詞中所言:
秋之韻,月之魂,盡在此間。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把秋天的魅力畫面,深深地帶入我們的眼前。
秋夜寒涼,銀燭映照,畫屏靜默,流螢飛舞,人們以扇撲螢,尋覓一絲秋的溫暖。那種迷人的誘惑,那種引領(lǐng)你駐足的畫面,深入你我之心。
再看那,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也是讓人不能忘記西沉的明月,啼鳴的烏鴉,滿地的霜花,還有江楓和漁火,叫人愁緒難眠,秋夜的風(fēng),秋夜的景,秋夜的明月,都是那么令人心生憐惜、心生愛意。
進入金色的秋天,就如進入金色的世界,就如進入銀色的月色。“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意境,月華如水,灑滿人間,秋天的月光,映照畫屏,羅扇輕搖,流螢點點,秋夜之美,如詩如畫。那就是秋天里又一道夜色風(fēng)景。
你再來讀一讀“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它給人的感覺就是:秋雨初歇,空山新綠,晚霞映照,秋意也漸漸微涼,意濃而又甜蜜,人們沉浸在這寧靜的秋日里,享受著秋天帶來的安逸。
回味在“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意境之中,想象著月華如練、銀河倒掛、畫屏映照、羅扇輕搖、流螢飛舞的樣子,真的是叫人覺得如癡如醉。
幻影之中,我們好像在夢中看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中秋天的寂寥,它有了一種自古以來便讓人心生悲涼的感覺。然而在這寂寥之中,卻有著勝過春朝的韻味。因此,秋天的明月,如同詩人的心境,既凄美又充滿希望。
我們在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看到了“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明月之下,仿佛有飛天之鏡,云霧繚繞的地方,海市蜃樓般的美景,讓人沉醉于秋天的奇幻。
那么,古詩詞中所描述的“秋天和秋月”到底是什么樣子?我感覺,有點是情真意切,有點是愛意綿綿,有點是唯美而又有詩意,憂傷得帶著點哀怨,悲切得帶點秋風(fēng)洗禮的感覺。其實,我喜歡秋天傾心的明月的那種味道,它有問候、有想象、有詩情的濃密甜味,也有浪漫情懷,還有一種思念故鄉(xiāng)的味道,同時更有一種眷念歲月的感覺和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