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掬手為升”是我國古代的計量方法之一,掬即為雙手捧,如圖1所示,人雙手捧起的米的質(zhì)量約為( ).
A.3g B.300 g C.3 kg D.300 kg
2.小麗想測出一枚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測出金牌的質(zhì)量m1,然后將金牌浸沒到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質(zhì)量為m2的空燒杯中,測得燒杯和溢出水的總質(zhì)量為m3,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則金牌的密度為( ).
3.一個完整的實心鋁件,如果在該鋁件上挖一個小洞.再用水銀填滿,其質(zhì)量比原鋁件的質(zhì)量增加了Δm.已知鋁和水銀的密度分別為ρ鋁和ρ水銀,則小洞的體積為( ).
A.Δm/ρ水銀 B.Δm/ρ鋁
C.Δm/ρ水銀-ρ鋁 D.條件不足,無法求解
4.如圖2所示,裝有不同體積的同種液體的注射器放在電子天平上,無法求出的物理量是( ).
A.注射器的質(zhì)量 B.液體的密度
C.注射器的密度 D.20 mL液體的質(zhì)量
5.如圖3所示,將固體顆粒放入容器中,顆粒間有孔隙.材料學上把孔隙體積與顆粒和孔隙總體積的比值稱為孔隙率ε,把顆粒質(zhì)量與顆粒和孔隙總體積的比值稱為堆密度ρ堆,將同種物質(zhì)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分別裝滿相同容器,下列描述堆密度ρ堆與孔隙率ε的關(guān)系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