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大型田徑賽事視頻判罰已經(jīng)成為保障田徑賽事公平性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提升視頻判罰的作用,本文首先對高科技在體育賽事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之后對田徑項目的特點以及易犯規(guī)點進行陳述,最后提出了視頻判罰在田徑賽事中的攝像點位的設置,希望能夠推動視頻判罰技術在大型田徑賽事中的運用。
關鍵詞:大型田徑賽事" 視頻判罰" 輔助判罰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3-103-3-ZQ
前言
視頻判罰技術在大型田徑比賽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裁判的判罰準確性,還可以幫助觀眾和運動員更直觀地了解比賽情況。目前視頻判罰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也需要關注攝像機位的設置,相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比賽項目對攝像機位進行調整。因此,深入分析視頻判罰在大型田徑賽事中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視頻判罰技術概述
視頻判罰技術是指利用攝像設備,對體育比賽中發(fā)生的爭議判罰情況進行錄像并進行裁決的技術手段。這項技術最早被應用于足球比賽,之后逐漸在其他的運動項目中得到推廣,包括田徑比賽。這項技術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這一時期的足球比賽中首次出現(xiàn)了視頻判罰的概念,但是由于當時的技術局限性較大,所以無法將其結果作為最終判罰結果。
最初的視頻判罰主要是依靠簡單的攝像設備和回放手段,用以輔助裁判做出正確的判罰。雖然視頻判罰能夠在人工判罰時給出一定的參考,但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設備以及視頻傳輸能力限制,其應用范圍和應用效果有限。在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數(shù)碼攝像技術快速發(fā)展,高清晰度攝像設備以及網(wǎng)絡傳輸技術取得較大進步,視頻判罰技術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在這一時期視頻判罰技術在足球賽事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裁判可以通過視頻對比賽畫面進行多角度觀察,達到輔助判罰的目的。近年來,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出現(xiàn),使得視頻判罰技術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在這個時期,視頻判罰技術能夠與人工智能與大數(shù)據(jù)等技術相結合,在實現(xiàn)更加精準判斷的同時對畫面進行實時分析,為體育比賽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比如,2015年8月在我國舉辦的國際田聯(lián)世界田徑錦標賽中,我國就將鷹眼系統(tǒng)首次正式應用在比賽判罰中,通過高速攝像機的運動抓拍和實時回放功能,實現(xiàn)了精確的比賽判罰。2016年12月14日舉辦的世俱杯半決賽上,第一次在國際足聯(lián)認定的比賽中利用VAR系統(tǒng)。這項技術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上持續(xù)應用,為國際體育賽事的判罰提供了有效的輔助判罰手段。
2、高科技在體育賽事中的應用
2.1、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視頻助理裁判
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視頻助理裁判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其誕生還要從歐洲冠軍杯的比賽說起,當時在比賽的最后一分鐘,某球隊進了一個球,但是由于當時視頻判罰設備還不夠完善,現(xiàn)場的裁判并沒有觀察到進球,所以只能判定進球無效,這場比賽在最后也引起了很大爭議。從這之后,國際足聯(lián)就開始對門線系統(tǒng)進行測試,在之后的世界杯中也逐漸開始使用,但是應用的實際效果并不好,所以門線技術的研究陷入了停滯狀態(tài)。而在2010年的世界杯中,一次進球判罰又產生了爭議,這時國際足聯(lián)就又開始討論是否需要再次使用門線技術。經(jīng)過兩年的研發(fā)之后,再次開始嘗試使用。之后就出現(xiàn)了視頻助理裁判技術,結合門線技術開始進行輔助判罰。
2.2、鷹眼即時回放系統(tǒng)
鷹眼系統(tǒng)在體育賽事中的首次應用是在2001年的英國電視轉播的板球系列對抗賽中,這時的鷹眼回放系統(tǒng)大多數(shù)用來進行體育賽事的轉播,在之后的3年間,這個系統(tǒng)逐漸成為輔助判罰的工具。目前鷹眼系統(tǒng)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各個體育項目,比如在短跑比賽中,視頻裁判可以通過慢動作回放來判斷起跑線上的違規(guī)情況,包括犯規(guī)起跑、變道等情況,以保障比賽的公平性。此外,在中長跑項目中,裁判可以運用視頻回放技術來確認選手到達終點線的先后順序,避免因裁判視角受限而導致的誤判。而在跳高、跳遠、鉛球等田徑比賽項目中,視頻判罰技術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裁判通過視頻回放可以明確觀察運動員的動作是否符合規(guī)定。
3、視頻判罰技術應用對大型田徑賽事的重要意義
3.1、使比賽判罰更加科學公平
在傳統(tǒng)的比賽判罰過程中,裁判進行判罰時需要在瞬息萬變的比賽過程中做出各種決策,受到人為因素和視角受限等問題的影響,使得某些時候的判罰并不科學。而視頻判罰技術在田徑賽事中的應用,則能夠使裁判更加準確地判斷選手動作是否合規(guī),進而有效減少了因判斷錯誤給比賽結果帶來的影響。
3.2、有助于比賽規(guī)則的執(zhí)行和運動員素質的提高
在視頻判罰技術的支持下,裁判可以對比賽中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迅速準確的把握,這有效地規(guī)范了比賽秩序。當運動員熟知這項技術所帶來的公平性變化時,就會使運動規(guī)則對運動員產生更高的約束力,而運動員也會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減少犯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這樣更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和競技水平。
3.3、提高了賽事的觀賞性和公信力
田徑運動作為一項比拼速度、遠度和高度的運動,需要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再加上田徑運動中會產生十分激烈的競爭,能夠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所以大型的田徑賽事已經(jīng)可以被稱作是一場視覺盛宴了。而應用視頻判罰技術,能夠讓人們通過各種電子信息設備欣賞比賽,并且能夠為觀眾提供不同的視角。觀眾可以在比賽完成之后的第一時間觀看慢動作回放,進而清晰地了解運動員在場上是否存在違規(guī)動作。如果再將其與電視轉播進行配合,不僅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加精彩的畫面,還可以方便評論員進行解說,進而提升賽事的觀賞性,使得比賽結果更加公正可信。
4、田徑項目的特點以及易犯規(guī)點
4.1、田徑項目的基本特點
在田徑項目中主要有以下基本特點:(1)多樣性和綜合性。田徑運動種類較多,包括中長跑、跳高、接力、鉛球等,涵蓋了力量、速度、耐力和技巧等多個方面。這些項目的多樣性使得田徑運動成為一項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的體育運動。(2)田徑項目具有較強的競技性。在田徑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通過個人的努力和技術水平來完成各項比賽項目,其成績直接反映了個人訓練成果和競技水平。因此,田徑運動更加注重個人技戰(zhàn)術和表現(xiàn),是一項展示個人實力和魅力的體育運動。(3)田徑運動的觀賞性與公眾參與度較高。田徑比賽通常在露天場地上進行,觀眾可以在自然環(huán)境下觀賞比賽,而不像室內比賽那樣受到場地限制。觀眾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每一個動作,這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和吸引力。同時,田徑比賽也為普通人提供了參與的機會,例如馬拉松比賽通常會有大量的業(yè)余跑者參與,這也提升了比賽的社會參與度。(4)犯規(guī)方式較多。在比賽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運動員可能出現(xiàn)更多新的犯規(guī)方式,而且由于某些技術動作的迭代升級,這些犯規(guī)方式還會有新的變化。
4.2、徑賽項目中的易犯規(guī)點
(1)起跑犯規(guī)。在短跑項目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起跑犯規(guī),這是因為短跑項目的比賽強度較高,所以需要運動員面臨的起跑反應壓力較大,這就導致選手在起跑線上待命時,往往會出現(xiàn)提前起跑的情況。根據(jù)規(guī)則,選手在出發(fā)信號響起前不能提前起跑,否則將被判定為犯規(guī)。這對于選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因為他們需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和耐心,可以在出發(fā)信號響起后迅速起跑,而不提前出發(fā)。根據(jù)目前的比賽標準,短跑項目運動員的起跑反應小于0.100秒,發(fā)令員和(或)指定召回發(fā)令員可根據(jù)起跑檢測系統(tǒng)提示聲音信號進行判罰。(2)跨欄跑項目中的犯規(guī)點。在跨欄跑中,運動員需要在指定跑道內跨越跨欄,如果踢倒了跨欄或者沒有清晰地跨過跨欄,都將導致犯規(guī)。在200米欄、400米欄等比賽中,運動員既要保持速度,又要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越過跨欄,這對技術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不分道項目中犯規(guī)點。在不分道項目中,運動員在起跑出發(fā)后如果內道位置上的運動員出現(xiàn)推拉或者碰撞等現(xiàn)象,就會被判定犯規(guī)。如果其他運動員想要超越時,被超越的運動員出現(xiàn)阻擋動作,或者擅自離開跑道也會犯規(guī)。(4)分道跑項目。在800m跑步比賽中,運動員提前進入道線或者提前進入內道都會被判做犯規(guī),在彎道時涉足進鄰近的跑道則有可能受到犯規(guī)指責。(5)障礙跑項目。在障礙跑項目中,選手需要在短距離內越過多個障礙,易犯規(guī)的點在于觸碰障礙或是未能清晰越過。選手在完成比賽的過程中需要保持高速度和靈活性,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策,應對眼前的障礙,否則就容易犯規(guī)。(6)接力跑項目。在4×100m比賽中,如果運動員沒有在交接棒區(qū)進行交接棒,就會犯規(guī)。
4.3、田賽項目中易犯規(guī)點
(1)跳遠項目。在跳遠項目中運動員需要進行助跑、起跳、騰空、落地、離場等5個動作,容易犯規(guī)的地方是運動員在起跳時踩線,或者跳躍過程中采用空翻姿勢,或者在落地過程中觸及落地區(qū)之外,這些情況都有可能造成犯規(guī)。(2)跳高項目。在跳高比賽中,運動員需要確保躍過桿的過程中沒有推動或碰觸橫桿,否則就會受到犯規(guī)指責。此外,撞倒橫桿也會被判定為犯規(guī)。(3)鉛球項目。在推出鉛球時選手身體觸碰圈外區(qū)域,或者推出鉛球時將鉛球從肩后投擲等,都會被判定為犯規(guī)行為。(4)標槍項目中。運動員在投擲時需要確保投擲動作的合理性,以及投擲時沒有越過投擲線,否則就會受到犯規(guī)指責。此外,標槍的落地點也需要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否則也會被認定為犯規(guī)。(5)鐵餅項目。選手需要確保在鐵餅投擲時沒有越過投擲線,否則就會被認定為犯規(guī)。同時,投擲動作也需要符合規(guī)定,不能出現(xiàn)不規(guī)范的動作。(6)鏈球項目。運動員開始投擲時身體不能接觸鐵圈外的區(qū)域、在完成投擲之后,也要確保鏈球沒有出界或者觸及比賽場地之外的區(qū)域,否則也會被認定為犯規(guī)。
5、視頻判罰在田徑賽事中的攝像點位的設置
5.1、在徑賽中攝像點位的設置與要求
在徑賽中,攝像點位通常有5個,具體數(shù)量需要工作人員根據(jù)比賽項目進行確定。通常來說這5個攝像點位的設置要求如下:1號攝像點位通常在第四曲線分界線處,也就是100m的起點處。在設置這個攝像點位時,需要對徑賽比賽的踩線情況、障礙跑跨越水池的犯規(guī)情況以及分道跑步項目中的跑進犯規(guī)情況進行拍攝,同時,要確保能夠拍攝跨欄比賽中1至5欄的犯規(guī)情況和長跑比賽中彎道提前切入的犯規(guī)情況。2號攝像點位通常設置在100m終點處,也就是第一直曲段分界線處前后。其要求能夠對100m比賽的終點沖線情況進行拍攝,并且能夠對400m、800m、4×100m的接力跑起跑和犯規(guī)情況進行拍攝,同時對接力跑中的接力犯規(guī)情況進行拍攝,并且能夠對分道跑項目中的運動員第一彎道犯規(guī)情況進行拍攝。3號拍攝點位一般設置在第一曲段頂端,這個拍攝點位相對自由,需要根據(jù)實際比賽情況和場地情況進行調整。需要保證能夠完整捕捉選手在轉彎處的動作和位置,同時能夠拍攝3000m障礙跑中最開始的跨欄犯規(guī)情況;對不分道比賽中運動員在第一彎道身體的觸碰情況進行拍攝,對4×100m接力的第二交棒區(qū)域進行拍攝,對400m跨欄中前三欄的跨欄情況進行拍攝。4號攝像點位設置在第二直曲段分界線處前(1500m起點處)。需要對1500m比賽的起跑情況進行拍攝;對分道跑項目中運動員第一彎道的跑進踩線犯規(guī)進行拍攝,對400m跨欄的后三個欄位進行拍攝;對4×100m接力中第一次棒區(qū)域中的交接棒犯規(guī)進行拍攝。5號拍攝點位在第三直曲段分界線處前(200m處起點位置)。需要對400m起跑犯規(guī)進行拍攝;對4×200m接力的上道順序進行拍攝;對300m障礙跑的二三跨欄位置進行拍攝,對3000m、1500m、3000m障礙跑比賽的起跑犯規(guī)情況進行拍攝。
5.2、在田賽中攝像點位的設置與要求
在田賽中攝像點位通常有6個,工作人員也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比賽項目進行調整。1號攝像點位設置在與抵趾板后沿延長線呈30°角處,與激光測距儀較近的一邊,需要對運動員的報名順序、比賽輪次、運動員號碼等信息進行拍攝。同時要對運動員投擲的動作進行捕捉。2號攝像點位通常設置在終點直段處樓上看臺靠近落地區(qū)一側,要求需要對投擲結束地點進行拍攝,并且能夠對測量員的測量過程進行記錄,并對鉛球比賽的全過程進行記錄。3號拍攝點位一般在投擲圈內沿延長線右側3—5m與延長線呈30°角處,主要是對運動員號碼、計時器屏幕以及運動員比賽輪次進行拍攝,并且能夠將運動員投擲鐵餅、鏈球的動作進行拍攝。4號攝像點位設置在非終點直段樓上看臺靠近落地區(qū)一側,主要拍攝運動員投擲器械的掉落位置,并且能夠對運動員的成績進行完整記錄。5號拍攝點位在投擲弧延長線的右側5—7m靠近激光測距儀處,一般設置在標槍場地;需要對運動員的號碼、計時器屏幕以及運動員的比賽過程進行拍攝,同時對裁判員的動作進行拍攝,比如判罰結果是否有效等等。6號攝像頭一般設置在非終點直段樓上看臺靠近落地區(qū)一側,主要拍攝器械的落地位置以及鉛球比賽的過程。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型田徑賽事中合理應用視頻判罰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判罰的公平性,避免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判罰錯誤。同時,視頻判罰也使得運動員能夠更加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競技水平,有助于提高比賽的競技水平。但是這項技術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技術成本高等問題,未來需要研究人員進一步加強視頻判罰技術的研發(fā),解決其局限性,使其在大型田徑賽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傅明,張業(yè)勤,李丹陽.科技助力背景下視頻助理裁判(VAR)技術對足球比賽判罰決策有效性和局限性的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10).
[2]馬麗,劉曉磊.體育賽事中視頻智能識別技術的實現(xiàn)[J].微型電腦應用,2023,39(2).
[3]熊建軍,仇業(yè)鵬.淺談VAR技術應用于足球運動的趨勢及利弊[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10).
[4]苑廷剛,王國杰,何衛(wèi),等.視頻圖像多重處理技術在體育科研領域中的應用和發(fā)展[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11).
[5]劉芳蘭,蔡建光,李憶湘.2020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技戰(zhàn)術特征分析——以男子68kg級別前三名運動員為例[J].福建體育科技,2022,41(5).
[6]周亦雷,秦國陽.科技助力田徑賽事智能化運營的功能設計和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6).
作者簡介:吳曄(1984-),女,漢族,河北定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