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我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就當前現狀而言,政務服務、社區(qū)管理、群眾參與等領域已有一定數字化進展,但仍面臨基礎設施滯后、制度機制不健全、人才短缺、數字素養(yǎng)參差不齊等諸多困難和挑戰(zhàn)。未來,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數字化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注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基層治理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推動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整體水平的全面提升,為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受益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格局貢獻力量。
關鍵詞: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數據孤島;數據共享
引言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議題和實踐路徑[1]。在信息技術賦能下,數字政務、智慧社區(qū)等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不斷涌現,有力推動著基層治理理念、體制機制、工作方式的持續(xù)變革。然而,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仍面臨諸多阻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頂層設計缺失、人才隊伍短缺、數字素養(yǎng)參差不齊等問題層出不窮,制約了轉型進程,迫切需要從頂層設計、政策法規(guī)、人才培養(yǎng)、公眾教育等多個維度系統(tǒng)謀篇布局,采取科學有效的戰(zhàn)略舉措,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精準性、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更好的公共服務體驗,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貢獻更大力量。
1. 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現狀
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是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向,其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使得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公開透明,同時也更加便民利民。
近年來,我國互聯(lián)網和移動通信技術迅速發(fā)展,基層治理已經實現了從傳統(tǒng)的線下服務到線上數字服務的轉變。各地政府紛紛建立了綜合性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如智慧城市管理系統(tǒng)、電子政務平臺等,這些平臺集成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實現數據的實時收集、處理和分析,還提供了包括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健康醫(yī)療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極大地便利了民眾的生活[2]。數字化文件管理系統(tǒng)的推廣使用,也使得檔案資料的查詢、存儲和管理更加高效,減少了人為失誤,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在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服務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政府部門利用數字技術,推行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如在線辦事、遠程咨詢、智慧響應等,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強了與民眾的互動[3]。具體來說,許多地方政府推出了移動政務應用或微信公眾號,使民眾通過手機就能處理繳納水電費、申報稅務、預約掛號等日常事務。基層治理的數字化也促進了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xié)同,提升了政府決策的協(xié)調性和準確性。
2. 當前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在許多基層區(qū)域,尤其是偏遠和鄉(xiāng)村地區(qū),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但基礎網絡服務的覆蓋率及質量仍然難以滿足需求,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基層治理的數字化進程,因為網絡的廣泛覆蓋與高質量是實現有效數字治理的前提[4]。例如,基層政府無法通過數字渠道有效收集居民意見、開展在線服務,或實時監(jiān)控治理效果。網絡不穩(wěn)定也導致信息傳輸不安全,這對于涉及個人隱私和敏感數據的基層治理尤為不利。因此,網絡基礎設施的不足不僅限制了基層治理的效率,也影響了居民對數字化服務的體驗和滿意度,進而影響到居民對基層政府工作的信任和評價。
另外,基層地區(qū)在數字技術設備及其維護支持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鶎又卫頂底只蟾咚降挠布?,包括數據處理中心、服務器、網絡安全設備等[5]。而當前很多基層單位受經費、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難以配備足夠的現代化技術設備。即使一些地區(qū)初步建立了基本的硬件設施,也常因缺乏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和持續(xù)的技術支持,而無法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數據的安全管理。例如,基層政府部門往往缺乏專業(yè)的IT維護團隊,一旦出現技術問題或系統(tǒng)故障,修復工作難以迅速展開,影響了政務服務的連續(xù)性和安全性。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回報周期長,且初期維護成本高,進一步加劇了基層地區(qū)在持續(xù)更新和維護數字技術設備上的困難,設備和技術支持的缺乏制約了數字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也限制了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6]。
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均反映出在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建設和維護高質量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缺乏高效、穩(wěn)定的數字基礎設施將直接影響基層治理的現代化程度,從而影響到政府服務的整體效能和民眾的生活質量。因此,如何克服這些挑戰(zhàn),是當前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中急需關注的問題。
2.2 數據孤島現象嚴重
基層各部門在推進數字化過程中往往因為資金、技術和管理上的局限,采用各自的系統(tǒng)和軟件,這些系統(tǒng)在設計之初往往沒有考慮到與其他系統(tǒng)的兼容和數據共享[7]。例如,公安、衛(wèi)生、教育等部門各自建立的信息系統(tǒng),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和接口,使得數據在這些系統(tǒng)間難以實現有效的流通和共享,互通性的缺失不僅增加了重復數據收集的工作量,也使得數據的實時更新和準確性受到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情況會導致基層部門在應對緊急情況時,無法及時獲取其他部門的關鍵信息,從而影響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
在推動數據共享的政策和技術支持下,基層治理在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數據管理策略和技術保障,基層政府在推進數據共享的同時,難以確保個人信息和敏感數據的安全,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門之間共享數據的積極性,部門更傾向于保留數據而非開放共享,在沒有嚴格的數據安全保障和明確的法律后盾的情況下,數據共享往往處于一種被動和謹慎的狀態(tài)[8]。因此,基層治理在推進數字化的同時,如何平衡好數據共享的需求和隱私保護的要求,成為數據孤島中一個復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
3. 推進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的策略建議
針對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構建一套系統(tǒng)化、多維度的優(yōu)化方案,切實推動數字化工具在基層治理中的有效應用,研究人員需要立足基層實際,從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優(yōu)化數據治理機制等多個層面入手,探索符合基層特點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3.1 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
在推進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的投入是實現技術更新和服務優(yōu)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種投入不僅涉及財政資金的增加,還包括對技術和人才資源的投入,以確?;鶎又卫砟軌虺浞掷脭底旨夹g來提升效率和效果。
基層政府需要增加對高速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的財政投資,特別是在偏遠和農村地區(qū),包括擴展寬帶網絡覆蓋能力和提升網絡速度,以支持數據的快速傳輸和處理,這種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可以極大地提高基層治理的數據傳輸效率,減少因信息延遲導致的服務滯后問題?;鶎诱€需通過建設云計算平臺,為基層政府提供強大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從而支持復雜的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云平臺的部署可以降低政府部門在IT基礎設施上的長期維護成本,還可以提供靈活的服務擴展性,以適應未來技術的發(fā)展和政策的調整。
加大對數字技能培訓的投入是提升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成功率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演進,基層治理人員需要掌握足夠的技術知識和技能,以有效利用這些技術進行日常管理和服務提供。政府可以通過與高等教育機構和專業(yè)培訓機構合作,開發(fā)面向公務員的數字技能培訓課程,這些課程應該涵蓋數據分析、網絡安全、智能化服務運用等內容,旨在提升公務員的數字化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建立持續(xù)的職業(yè)發(fā)展和技能更新機制也是必要的,可以幫助相關人員跟上技術發(fā)展的步伐,不斷提高在數字化環(huán)境下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通過加大對基礎網絡設施和云計算平臺的投資、強化相關人員的數字技能培訓,可以有效推進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同時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并增強政府應對復雜社會問題的能力,實現更加公正和高效的治理體系。
3.2 完善數據共享和應用機制
在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完善數據共享和應用機制可以打破信息孤島,研究人員需要建立和完善跨部門數據共享平臺,這個平臺應該能夠支持各類政府數據的集中存儲、管理和交換,確保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平臺需要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以支持復雜的數據查詢和實時數據分析,基層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應該基于統(tǒng)一的標準和協(xié)議,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同時,應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政策,確保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例如,成都市新津區(qū)引領鄉(xiāng)村數字浪潮,探索新津智慧模式,構建了數字鄉(xiāng)村可視化系統(tǒng),實現了數字鄉(xiāng)村“一張圖”、鄉(xiāng)村治理“一網辦”;推動“農村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公安天網”三網融合,整合公共視頻監(jiān)控3918路,連接部門54個,年受理民生訴求15萬條,99%以上在基層一線得到及時解決[9]。
數據的有效應用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基層政府需要開發(fā)和部署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DSS),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以提高政策制定和服務提供的精確度和效率,這些系統(tǒng)能夠基于歷史和實時數據提供策略建議,幫助決策者快速響應各種社會和經濟問題。此外,通過建立反饋機制,可以持續(xù)優(yōu)化數據應用的策略和工具,確保技術進步能夠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提升。例如,浙江省杭州市雙浦鎮(zhèn)構建了鎮(zhèn)級數字駕駛艙應用平臺和“樂游在雙浦”小程序,從生活、旅游、美食等方面為村民和游客提供數字化服務,開發(fā)了“數智雙浦檔案管理系統(tǒng)”、綜合指揮平臺和移動端小程序,組建了“無人機”巡查智慧小隊,實現數字服務、智慧管理村莊全覆蓋,打造了“大綜合一體化”鄉(xiāng)村樣板[10]。數據共享和應用的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包括關鍵組成部分及其功能描述。
完善數據共享和應用機制能夠提升基層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還能夠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滿意度,通過這些措施,基層政府可以更好地響應民眾需求,實現治理現代化,最終推動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和進步。
結語
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公民的共同參與和持續(xù)努力。當前,雖然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共享機制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未來,相關部門需要在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數據共享機制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通過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推進,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時,要注重平衡發(fā)展與安全的關系,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確保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最終實現基層治理效能的整體提升,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楊帆,范曉峰,薛天嬌.數字技術與治理系統(tǒng)在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適配路徑研究[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4,50(9):32-36.
[2]秦關.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邏輯理路及實踐探索[J].現代交際,2024(4):61-71,123.
[3]楊丞娟.基層數字治理:轉型誘因、實踐困境與路徑優(yōu)化——以武漢為例[J].咨詢與決策,2023,37(1):73-85.
[4]丁子鑫,孔維榮,馬忠婭.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分析[J].中國信息界,2024(2): 115-117.
[5]盛明科,賀清波.基層治理數字增負及其破解[J].理論探索,2024(3):84-91.
[6]何宗元.社區(qū)治理數字化轉型:現實困境、內在邏輯及優(yōu)化路徑[J].城市發(fā)展研究,2024,31(9):118-124.
[7]侯軼,李欣然.數字經濟背景下社區(qū)治理探究——基于南京市多家社區(qū)的調研[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4,27(16):193-195.
[8]王猛.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倫理:維度分析、潛在風險、紓解路徑[J].百色學院學報,2024,37(3):99-109.
[9]中共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第三批數字鄉(xiāng)村建設典型案例選編(2023)[EB/OL].(2023-12-25)[2024-11-15].https://topic.scol.com.cn/video221102/wj.pdf.
[10]陳若心,荀忱忱.魅力雙浦 宜居美鎮(zhèn) 探索新路徑,擘畫現代化美鎮(zhèn)治理新圖景[EB/OL].[2024-10-22][2024-11-15].https://cs.zjol.com.cn/jms/202410/t20241022_30596349.shtml?mode=m2pc.
作者簡介:謝曉銘,碩士研究生,xxm0309xxm@gmail.com,研究方向:政府治理、基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