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律己甚嚴(yán),又深諳為官之道,信奉和光同塵,堅守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在與同僚的相處中既不特立獨行、孤芳自賞,又能最大限度包容別人、贏得支持。
曾國藩為人低調(diào)儉樸,即使當(dāng)上了兩江總督,官至一品,位極人臣之時,依然嚴(yán)格自律。據(jù)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日記中記載,他第一次見到曾國藩,“所衣不過練帛,冠靴敝舊”。在南京城的兩江總督府內(nèi),每到晚上點起油燈,油燈一邊是他的夫人率領(lǐng)兒媳女兒做鞋,一邊是曾國藩在那兒批閱公文,成為一幅中國歷史上非常動人的場景。
曾國藩身居官場,也收禮,但有規(guī)矩,有底線,只是象征性地收,收的是情誼。咸豐十一年,湘軍名將鮑超來到安慶,帶了16車的禮物給曾國藩過生日。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鮑春霆來帶禮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多珍貴之件,將受小帽一頂,余則全璧耳。”面對“多珍貴之件”的16車禮物,曾國藩只是挑一頂最不起眼的小花帽收下了,既沒有拂了朋友的熱忱之誼,也成全了自己的清白之譽。
容閎是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洋務(wù)運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曾國藩在同治四年的時候給了他6.8萬兩白銀,讓他到美國去采購機(jī)器,回國建立工廠、興辦企業(yè)。這是一個肥缺,按照官場慣例,容閎回來之后要到曾國藩家拜訪,送一點禮物。容閎到曾國藩家,曾國藩正好出差在外,他得知情況后寫信給他兒子曾紀(jì)澤:“容閎所送等件如在二十金以內(nèi),即可收留,多則璧還為是?!?/p>
曾國藩不僅在錢財上拿捏得好,在處理復(fù)雜人際關(guān)系上更有著清醒的頭腦,始終恪守歷朝嚴(yán)禁結(jié)黨營私的禁忌。
(摘自《檢察風(fēng)云》 王文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