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前,幾位排字工人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辦起一家印刷作坊。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小作坊,竟然成了中國現(xiàn)代出版事業(yè)的開啟者。它就是中國現(xiàn)代出版業(yè)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gòu)商務印書館。
橫跨三個世紀,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下了諸多“第一”:出版了最早的自編英語教材《華英初階》,編輯了“吾國第一套初等小學教科書”,最早翻譯出版《論自由》《論法的精神》等西方思想學術名著,建成了亞洲第一圖書館——東方圖書館……
舊時,各界名人在書局里持有股份是司空見慣的。這既是商務增加資本的途徑,更是聯(lián)絡并借力知識界文化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1907年,商務印書館開始向社會招股,主要面向社會名流和有經(jīng)濟實力的人士。鄭孝胥便在此時入股商務。
1909年,商務印書館召開第一屆董事會,共有七名人員,張元濟、鄭孝胥以最高票當選,創(chuàng)始人鮑威昌、夏瑞芳以及高夢旦等亦在其中。1912年,鄭孝胥出任商務董事長,1913年10月辭辦館事,只任董事。
股票最多的可能是嚴復。嚴復是商務早期的股東,1903年可能就有內(nèi)部股份,他比其他人更早擁有商務股份,是因為他是早期商務最重要的作者,以版稅轉(zhuǎn)為股本,在1910年就有27400元(包括升股和增股),共占當時商務印書館總股本的3.48%。一度是商務最大的股東。他晚年主要靠商務印書館的股息生活。
商務曾長期以館外編輯的名義給予胡適月資,胡適也是商務的股東之一。
他曾經(jīng)想要向商務預支稿酬,張元濟有一封信給他說:“查現(xiàn)時版稅尚無余款,已為預支,即撥付股款,茲呈上第四五五號收據(jù)一紙,敬祈察收。股票尚未繕成,需一、二月后將所增新股同時發(fā)給,屆時當另有通告也?!保?923年9月8日)胡適的股票為多少,何時配置,尚待考查,大致是20世紀20年代初期獲得商務股票。他在商務的股票是長期的。
其他還有蔡元培等,都是商務的股東。
(摘自《北京日報》《中華讀書報》 楊麗娟 王建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