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應(yīng)該算是棄兒。據(jù)史書記載,因其相貌丑陋,被遺棄于唐開元年間,后被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拾得并收養(yǎng)。不知道孩子的名字,智積禪師便用《易經(jīng)》算了一卦,卦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意思是大雁成群,空降于陸地,陣勢蔚然可觀。禪師認(rèn)為此為吉卦,于是按卦辭給他定姓為“陸”,取名“羽”。從此,陸羽便跟隨智積禪師,在寺中學(xué)文識字習(xí)誦佛經(jīng)。因智積禪師愛茶,所以陸羽自打記事起,就和禪師學(xué)茶,為他煮茶。
雖處佛門凈土,但陸羽并不愿皈依佛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離開寺院,去了參軍戲院作伶人。后來,他遇到了他的伯樂——朝廷官員李齊物。李齊物很欣賞陸羽的茶技和詩文,就推薦陸羽到聲名遠播的火門山書院求學(xué)。在那,陸羽遇到了恩師鄒夫子。他跟隨鄒夫子修孔圣之學(xué),學(xué)百家之言。恰好,鄒夫子也是一個愛茶如命之人,在鄒夫子的鼓勵和啟發(fā)之下,陸羽對茶深加鉆研,他有了為茶著述的念頭。
上元初年(760年)20多歲的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在這里,陸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的撰寫,成為世界首部茶學(xué)百科全書。
陸羽是第一個把茶的自然屬性和精行儉德的人文精神結(jié)合到一塊的人。被世人譽為“茶仙”,尊為“茶圣”。
(摘自《新民晚報》 徐連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