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兒童肥胖癥?
兒童肥胖癥是一種常見的營養(yǎng)性疾病,也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通常情況下,當體重超過標準數值的2 0 %時,即為肥胖癥。兒童肥胖癥也有不同程度劃分,劃分標準與體重超出標準體重的百分比相關,超出比例在2 0 % ~ 2 9 %之間為輕度肥胖,超出比例在3 0 % ~ 4 9 %之間為中度肥胖,超出比例在5 0 %以上為重度肥胖。有數據顯示,我國6 ~ 1 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 0 %,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超過1 0 %。
另外,兒童肥胖癥按照病因也可分為單純性肥胖癥和繼發(fā)性肥胖癥,前者無明顯病因,在肥胖癥兒童中占比較大,后者可能由內分泌代謝紊亂、腦部疾病等引起。有研究表明,兒童肥胖癥與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有密切關系。因此,有必要對小兒單純性肥胖癥進行早期干預。
兒童肥胖癥有哪些表現?
兒童肥胖癥沒有明顯的年齡限制,但1歲內、5 ~ 6歲或者青春期為兒童體重增加的高峰期。
從飲食習慣來看,肥胖癥兒童對飲食的需求量較大,胃口好,飯量比正常體重兒童明顯更大,對糖分高、脂肪高的食物表現出喜愛,對清淡的食物(如果蔬)興趣不高。
從外表來看,肥胖癥兒童的皮下脂肪豐滿且均勻,尤其是上臂、腹部等位置,嚴重肥胖的兒童在腹部、臀部外側及大腿根部等位置還會出現類似妊娠紋的條紋。
從日常生活狀態(tài)來看,與健康、健壯的兒童相比,肥胖癥兒童不喜運動,易疲勞,活動量稍微增加就會出現氣短。部分肥胖癥兒童的睡眠質量相對較差,睡覺伴有鼾聲,還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缺氧等現象,這可能造成記憶力減退和認知障礙。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肥胖癥兒童可能會被其他小朋友起外號、嘲笑,而且在有自己的審美認知后,肥胖可能會讓兒童覺得自己丑。這些都會給兒童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使其性格逐漸自卑、孤僻。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看,肥胖癥兒童在檢查時可發(fā)現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升高,B超檢查還可發(fā)現脂肪肝。
如何判斷兒童是否有肥胖癥?
現階段對兒童肥胖的診斷有科學的國際標準,主要依據體重指數(B M I)即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來判定。對照兒童超重/肥胖篩查的B M I界值點,就可以判斷兒童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問題。
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一)不良的飲食習慣
有調查表明,多數兒童患肥胖癥都與其飲食習慣有關。一方面,家庭飲食以各種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為主,主要采用煎、炸、炒的烹飪方式,而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等物質的粗糧和蔬果烹飪較少;另一方面,兒童對含糖量高的糖果和甜食、含熱量高的油炸食品、含脂肪高的肉類和動物內臟等食物比較青睞。這就使兒童體內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從而引發(fā)肥胖。
(二)運動量過少
幼兒在可以獨立走路后活動量并不少,但是部分家長因擔心寶寶摔倒或者溺愛而減少寶寶的活動量,這不僅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fā)育,還會影響其腸胃的蠕動消化,導致幼兒越來越胖。對于6 ~ 1 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部分人受學習壓力影響沒時間運動,部分人沉迷電子產品,將過多的時間放在電子產品上,導致運動時間少、運動量小。當兒童運動量較少時,攝入的熱量、糖分等不易代謝,脂肪也就越來越多。
(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如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癥、性腺功能減退、高胰島素血癥和多囊卵巢綜合征、下丘腦-垂體病變等疾病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導致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每天消耗的熱量較少,剩余的無法代謝和消耗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
(四)遺傳因素
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肥胖癥有一部分甚至半數都由遺傳所致。當父母雙方有肥胖者或均為肥胖者,那么兒童患肥胖癥的風險也會相對較高。單基因病變導致的肥胖并不多見,大部分肥胖是多基因遺傳的結果,同時受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五)藥物
部分藥物會對身體產生影響,誘發(fā)肥胖,常見的有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等。如激素會促進脂肪合成,刺激胃部,使兒童食欲增加。
(六)內環(huán)境
腸道菌群變化可能與肥胖的發(fā)生相關。通常情況下,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數量龐大的細菌,也就是腸道菌群,其細胞總數高達1 0 1 4個、種類超過1 0 0 0種,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 0倍。一般來說,腸道內各菌種之間會保持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平衡狀態(tài),但如果人體受到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將這種平衡狀態(tài)破壞,那么就可能引發(fā)腸道菌群失調癥,導致肥胖。
(七)精神心理因素
一些兒童可能會通過暴飲暴食發(fā)泄負面情緒或心理壓力,從中得到另一種滿足,這種過量進食行為也會導致肥胖。
兒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第一,兒童肥胖可能會誘發(fā)內分泌系統疾病。有數據顯示,與正常體重兒童相比,患有肥胖癥的兒童未來患糖尿病的概率更大。另外,肥胖癥兒童糖耐量受損概率、患2型糖尿病概率和患早發(fā)性多卵巢綜合征的概率都會增加。第二,兒童肥胖也有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很多人認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左心室肥厚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癥,事實上,肥胖是誘發(fā)兒童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兒童攝入的油脂過多,也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第三,肥胖與消化息息相關,兒童肥胖癥也可能誘發(fā)一系列的消化系統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膽囊疾病等。第四,肥胖癥兒童也有可能伴隨呼吸系統疾病。因為肥胖兒童的咽喉、胸和腹部的脂肪相對較多,這會對兒童的呼吸產生影響,所以肥胖癥兒童患哮喘、肺功能減弱、睡眠呼吸暫停等的風險都會增加。
兒童出現肥胖后該怎么辦?
(一)調整飲食
首先,飲食要保證營養(yǎng)均衡,肥胖后減少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以蔬果、全谷物、低脂肪和蛋白質為主。其次,控制食量,拒絕多度飲食和暴飲暴食,盡量將飽腹程度控制在七分飽,如晚餐少食、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拒絕夜宵和零食等。最后,不可節(jié)食減肥,拒絕使用缺乏科學依據的減肥食品和飲品,減重要堅持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
(二)適當運動
家長可以根據《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的建議制訂運動計劃,身體健康的兒童和青少年需每天保持1小時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以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主,盡可能幫助兒童養(yǎng)成長期運動的習慣。
如何預防兒童肥胖?
首先,預防兒童肥胖應從備孕做起。備孕婦女應調整孕前體重、孕期體重增長至適宜水平,預防胎兒體重增長過快,減少巨大兒的發(fā)生。其次,人們常說:“減肥需要管住嘴,邁開腿”,因此預防肥胖也應做到這兩點。一方面,家長應引導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兒童均衡攝入飲食;另一方面,選擇兒童感興趣的運動方式,如跳舞、散步、跑步、游泳、輪滑和跳繩等,帶領兒童進行科學的體育運動,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再次,幫助兒童保持良好的睡眠,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以良好的睡眠質量保證精神狀態(tài),也防止兒童因熬夜導致內分泌失調。最后,定期體檢,評估有無超重或肥胖,盡早發(fā)現生長偏離并及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