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冒流清水鼻涕,有人感冒流黃濁鼻涕,還有人感冒基本不流鼻涕,這些感冒可以用一種中藥治療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感冒按中醫(yī)證型可以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時行感冒(流感)和體虛感冒,不同的證型要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這也是中醫(yī)“同病異治”的特色。今天我們聚焦風熱感冒,聊一聊治療風熱感冒的第一方—銀翹散。
一、銀翹散來源
銀翹散出自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其論治溫病所創(chuàng)第一方。他倡導用三焦辨證闡述溫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傳變規(guī)律和判斷預后,主張立法處方緊扣病機。《溫病條辨·上焦篇》第四條:“太陰風溫、溫熱、瘟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咳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钡谖鍡l:“太陰溫病,惡風寒,服桂枝湯已,惡寒解,余病不解者,銀翹散主之,余癥悉減者,減其制?!笨梢?,銀翹散主要治療外感風熱證型的疾病。
該方以金銀花、連翹為君藥,故名“銀翹散”。原方用法“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此時辛香氣味尚未完全逸出,解表能力最強。原方為煮散劑,現(xiàn)代常用作湯劑,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者忌用。
二、銀翹散方解
根據(jù)《溫病條辨》中的記載,銀翹散可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適用于溫病初起之風熱表證。具體來說,本方主治風熱溫邪在衛(wèi)分,全身發(fā)熱重,惡寒輕,為辛涼解表之方,既能外散在衛(wèi)之風熱,又能內清在肺之熱毒。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衛(wèi)氣被郁,故發(fā)熱,微惡風寒。溫為陽邪,易傷津液,故口渴;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氣不宣,故咳嗽;喉為肺戶,風熱襲肺,故咽喉紅腫疼痛。陽熱上擾則頭痛;溫熱傷津故舌邊尖紅;風熱在表,故苔薄白而脈浮數(shù)。以上便是銀翹散的主治風熱證的癥狀表現(xiàn)。
銀翹散組方謹遵《黃帝內經(jīng)》“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于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訓,包括:連翹一兩,金銀花一兩,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甘草五錢,荊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鮮葦根湯煎。
方中金銀花善于清熱解毒,連翹能透全身軀殼之熱毒,兩藥合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且芳香辟穢,又因用量最重,為方中君藥,又以為方名。
臣以荊芥穗、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熱外出,以除寒熱頭痛。其中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涼,“辛能散,涼能清”,既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又可解毒利咽;荊芥穗雖具有辛溫之性,但溫而不燥,且與辛涼諸藥配伍,溫性被制,并可防寒涼遏邪,且增強解表功效。淡豆豉系屬辛溫,既用其解表散邪之力,又可除方中涼遏之弊。
蘆根性味甘寒,主消渴及胃中客熱,竹葉止渴,能除上焦風邪煩熱,二藥相合,既能增強清熱之力,又可針對溫邪損傷津液,發(fā)揮生津之功;桔梗開宣肺氣而止咳利咽,同為佐藥。
甘草既可調和藥性,護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屬佐使之用。
綜觀全方,大體可分三組藥物,一為疏風解表藥,一為清熱解毒藥,一為利咽生津藥,結構合理,療效確實,所以久用不衰。
吳鞠通謂:“此方之妙,預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清以去實之能?!本甲羰?,諸藥相合,共成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之功。
三、銀翹散現(xiàn)代應用
銀翹散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小便灼熱等不適癥狀?,F(xiàn)代廣泛用于急性發(fā)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腮腺炎等辨證屬風熱表證者。皮膚病如濕疹、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臨床研究還表明,銀翹散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痛、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
經(jīng)過現(xiàn)代學者的不斷創(chuàng)新,目前該方廣泛應用于下列臨床常見疾病的治療:
1.感染性疾病
銀翹散被廣泛應用于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及咽炎等疾病的初起階段,對于其中的風熱證型療效較好。
2.兒科疾病
用銀翹散加減治療小兒臨床常見的傳染?。ㄈ顼L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等)療效顯著;這些傳染病多屬溫病范疇,初期多為邪熱犯衛(wèi)證,正合銀翹散之主治。另外,還有研究表明,銀翹散加減對于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流行性感冒、急驚風、口瘡等屬風熱證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3.五官科疾病
銀翹散善治風熱襲肺,肺開竅于鼻,肺熱解則鼻竅通,所以銀翹散在五官科應用也極為廣泛。本方所用藥物均系輕清之品,加之用法強調“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體現(xiàn)了吳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原則;同時,其制方原則與耳鼻咽喉諸竅位于人體上部或體表的特性相符。臨床經(jīng)驗顯示,銀翹散治療結膜、角膜炎癥,鼻塞、鼻淵,以及耳脹、膿耳、耳鳴、耳聾等病,均有良好的療效。
4.皮膚科疾病
銀翹散廣泛應用于皮膚科外感風熱型病證,如外感風熱型銀屑病、痤瘡、急性蕁麻疹,以及由外感風熱引起的玫瑰糠疹、激素依賴性皮炎、單純皰疹、帶狀皰疹、過敏性紫癜等。
5.其他
有研究表明,銀翹散加減治療免疫球蛋白A腎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亞急性甲狀腺炎、鼻咽癌放射后口腔黏膜損傷、肺癌化療后感染、艾滋病外感風熱等均有很好的臨床療效。
可見,銀翹散治療的疾病譜非常廣泛。雖然它們發(fā)病部位不同,臨床表現(xiàn)各異,但多為外感風熱或衛(wèi)氣同病,因此均可用辛涼解表、疏風清熱的銀翹散加減進行治療。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異病同治”的特色及優(yōu)勢。
四、銀翹散注意事項
(1)臨床使用銀翹散時應注意煎服方法,因為方中藥物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藥力耗散;現(xiàn)代多用溫開水吞服或開水泡服。
(2)銀翹散中成藥為非處方藥物,可以在藥店由執(zhí)業(yè)藥師或藥師指導購買和使用,但最好先在醫(yī)院由醫(yī)生根據(jù)病情開具處方。
(3)對于外感風寒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等,不適宜使用銀翹散。
(4)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5)服藥期間忌煙、酒、辛辣、寒涼及油膩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其他瀉火及滋補性中藥。
五、銀翹散的衍生中成藥
1.銀翹散
首先需要說明:這里的銀翹散和古方銀翹散不是同一種藥,其是依據(jù)《溫病條辨》銀翹散組方用現(xiàn)代工藝制成的新型散劑。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溫開水吞服或開水泡服。
2.銀翹解毒片(丸、膠囊、顆粒)
銀翹解毒制劑是銀翹散去掉蘆根后制成的劑型。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風熱感冒,癥見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3.維C銀翹片
維C銀翹片是銀翹散加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而成,為中西藥復方制劑。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癥見發(fā)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管理機器及高空作業(yè)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在醫(y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服用。
4.金花清感顆粒
大名鼎鼎的金花清感顆粒的基礎方之一就是銀翹散,功效疏風宣肺、清熱解毒。臨床用于單純型流行性感冒輕癥,中醫(yī)辨證屬風熱犯肺證者,癥見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惡風或惡寒、鼻塞流涕、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數(shù)。
希望本文能為大家“打氣”,坦然面對風熱感冒。
夏亞楠,河南省漯河市骨科醫(yī)院(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yī)院)藥學部中級中藥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臨床中藥師在培。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劑學(中藥炮制學方向)。從事藥品調劑、GCP藥物管理、藥學科普、處方點評、中藥注射劑醫(yī)囑點評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