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里,常常有一些高敏感度的學生,他們天生就具備非常敏銳的覺察能力,心思縝密,同理心強,但同時也很容易受到過度刺激,情緒反應較大。一般情況下,教師與這些高敏感度的學生溝通起來是比較費勁的,嘗試了諸多辦法后依舊收效甚微,這既加大了班級的管理難度,又導致了一些家校矛盾的產(chǎn)生。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思考,當班級出現(xiàn)這類敏感度較高的學生時,應如何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
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點
我們要告訴學生不要看輕自己,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同時也會有缺點。敏感度高的學生總是很容易忽略自身的優(yōu)點,不能正確認識自身價值,此時,教師要引導他們賞識自己,接受自身的缺陷,學會揚長避短。
筆者班里有一個叫小青的學生,她學習成績優(yōu)異,日常表現(xiàn)較好。但由于她對自己的要求較高,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難便會焦慮不已,例如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會大哭不止。剛開始,筆者還不太了解她的心理特征,嘗試了許多辦法幫助她緩解情緒,結果都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接觸到了《發(fā)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書,意識到小青屬于高敏感度的兒童類型,于是經(jīng)常與她溝通交流,肯定她,贊揚她,引導她在焦慮時懂得控制情緒,或者尋求身邊同學和老師的幫助。筆者告訴她,要正視缺點也要肯定優(yōu)點,對自己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不要事事追求完美,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后的一段時間,小青的情況慢慢好轉,情緒控制得越來越好,學習和生活都開始走入正軌。
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敏感度高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不自信的現(xiàn)象,對此教師應給予其鼓勵,將周圍人的肯定與理解,轉化為他們自信的力量。從一年級開始,小金在學校關注的不是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就是黑板、電燈、電扇,對學習可以說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一開始,筆者與小金的溝通總是以矛盾加劇而宣告結束,例如,由于小金的學習任務未完成,筆者會限制他去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小金對此充滿抵觸,面對其他教師的批評也是充耳不聞。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改變溝通策略,開始肯定他的付出,引導其他同學在班級事務方面以他為榜樣,逐漸幫助小金建立自信。慢慢地,小金在學習和服務班級之間找到了平衡點,盡力學習的同時也能服務班級,對待學習也慢慢有了信心,對提高成績有了新的期待。
三、鼓勵學生敞開心扉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集體意識覺醒,獨立意識提高,希望獲得友情和歸屬感,高敏感度的學生需要逐步走出內(nèi)心封閉的狀態(tài),試著做一個樂群性高的人。針對班級里內(nèi)向又敏感的學生,教師應鼓勵他們多交朋友,敞開心扉,同時也應鼓勵性格外向活潑的學生主動拉起高敏感度學生的手,幫助他們從友誼中獲得激勵、自信和歸屬感。這樣一來,高敏感度的學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敞開心扉,并積極調(diào)整自身的言行,從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中進一步認識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進而懂得與人合作、交流。
四、家校攜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面對高敏感度的學生,學校和教師還應積極尋求家長的幫助,構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機制,讓家長和學生明白,敏感只是一個性格特點,而不是必須改正的缺點。對高敏感度兒童的養(yǎng)育者而言,接納和順應便是最佳的教養(yǎng)方式。父母越是能夠理解和接納他們,他們就越有安全感,越有勇氣和自信面對生活和學習的難題。即便遇到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高敏感度學生也可以積極尋求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并能夠在溝通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真正解決難題。
總之,對待高敏感度的學生,僅僅有愛還不夠,教師還應以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靈活采用不同的引導策略,在充分了解學生情緒、心理特征和實際想法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信任,以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引導其弱化敏感度,強大內(nèi)心,進而擁有一個健康而又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