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文化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主陣地,肩負文化傳承、傳播的重任。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市級公共圖書館應發(fā)揮其閱讀推廣主陣地的優(yōu)勢,采取有效的閱讀推廣策略,以激發(fā)民眾的閱讀興趣,吸引更多人加入閱讀隊伍,提升國民整體文化素養(yǎng),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書香中國添磚加瓦?;诖?,現(xiàn)就全民閱讀背景下市級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策略展開探討分析。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啟發(fā)智慧、提升境界的過程。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不僅能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還能提升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讀書的益處不勝枚舉,令人終身受益。因此,推進全民閱讀、共建精神家園是我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部署,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全民閱讀自2014年起連續(xù)11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盡管全國各地閱讀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據(jù)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國民綜合閱讀率從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從2012年的77.0%增至2022年的84.2%,人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均有所提升,閱讀人數(shù)也相應增加,但整體閱讀量上升并不明顯。因此,公共圖書館仍需加大閱讀推廣力度,發(fā)揮其引導、推動作用,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讓全體國民踴躍參與閱讀活動,讓讀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愛讀書的濃厚書香氛圍,助力書香中國的建設。為此,本文首先分析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其次剖析市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面臨的困境,最后在此基礎上探討有效的閱讀推廣策略。
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作為面向全社會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文化傳播交流、閱讀推廣服務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持續(xù)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的背景下,其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有著深遠意義。
滿足精神追求,提升國民文化素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條件日益富足,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下,喧囂的世界、紛擾的塵世令人心生浮躁,閱讀可以讓人暫時遠離外界的紛紛擾擾,享受靜謐的時光,靜心沉浸于文字世界,從而放松身心、舒緩壓力、滋養(yǎng)心靈。因此,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不僅能為人們提供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的書籍及閱讀資源,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精神追求,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與快樂,而且廣大讀者還能通過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獲取更多的閱讀資源及優(yōu)質服務,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與理解能力,從而促進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
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公共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形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社會風氣,還有助于養(yǎng)成堅持閱讀甚至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人們通過閱讀能接觸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以及不同的思想觀點,使其全面了解世界,包容不同文化,不斷拓寬視野,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發(fā)展,從而助力社會文明進步。
助力書香中國建設
全民閱讀背景下,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健全體制機制,為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全國眾多城市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如中國好書年度盛典、書香中國萬里行等,通過展覽、論壇、講座、讀書沙龍等閱讀活動的開展,激發(fā)了大眾的閱讀熱情,在社會上形成了濃厚的書香氛圍,吸引更多人加入閱讀隊伍,為建設書香中國貢獻力量。
推動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fā)展
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圖書館不斷補充和豐富閱讀資源,以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圖書館通過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服務方式,能夠給讀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此外,改善服務態(tài)度、提高服務質量也是圖書館應不斷追求的目標,旨在為讀者營造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因此,圖書館通過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推動自身的高質量發(fā)展。
市級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面臨的困境
網絡文學迅猛發(fā)展帶來沖擊
數(shù)字信息化時代,網絡文學進入受眾視野,成為人們茶余飯后新的消遣娛樂方式。網絡文學具有快餐化、通俗化、趣味化等特點,能夠貼近大眾生活,引發(fā)讀者的共鳴,故而受到眾多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青睞。另外,網絡文學因其快餐化特點而通俗易懂,讀者在工作之余可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從而緩解因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但部分網絡文學不具備較高的文學價值,有時為了達到吸睛效果而一味迎合讀者喜好,對傳統(tǒng)文學的閱讀推廣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引起社會重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文學加以正向引導。
傳統(tǒng)紙質閱讀時長縮水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智慧的結晶,閱讀是積累知識、增長學問的途徑,讀一本好書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修身養(yǎng)性。我國早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等關于讀書的美譽之詞。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無不將讀書放在重要位置,讀書已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習慣。然而,信息化時代,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使人們的休閑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視線更多地轉移到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傳統(tǒng)紙質閱讀正在逐漸被便利的電子閱讀所影響,閱讀紙質書籍的人群越來越少,且紙質閱讀的時長不斷縮減,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全民閱讀推廣力度、深度、廣度均有待加強。
全民閱讀背景下市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
根據(jù)不同的閱讀對象,開展閱讀推廣服務
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層次的讀者對閱讀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市級公共圖書館工作者根據(jù)閱讀對象的不同,開展與之相適應、相匹配的閱讀推廣服務,從而滿足不同閱讀群體的差異化閱讀需求。在面向少年兒童進行閱讀推廣工作時,圖書館可以向少兒讀者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如經典國學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插畫書籍,閱讀這類書籍既能對少兒起到教育作用,為其正確三觀的形成打底塑形,又因書籍的圖文并茂能降低少兒讀者理解的難度,加深對其內容的理解。同時,圖書館還可以為少兒讀者提供用于親子教育的場所,方便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和互動,不僅有利于增進親子關系,而且孩子在家長陪伴下會更具安全感,愿意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當面對忙碌的中青年上班族時,圖書館要設身處地地考慮到這類讀者的閑暇時間有限,可以向其推出“信用借書”,無需辦卡且免押金,若讀者到期不歸還,則其信用會受損,方便這類讀者輕松借還的同時,還有到期提醒服務。針對部分老年讀者,圖書館要給予其人文關懷,提供送書上門服務,只需致電圖書館,說明需求并提供自己的住址和借書卡信息,就能足不出戶享受送書上門服務。
關注特殊群體閱讀需求,精準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市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開展要突出公益性,面向全社會民眾,要關注視障、失明、孤獨癥兒童等群體的閱讀需求,以便向其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例如,針對失明、視障讀者,工作人員要引導他們走進圖書館,走進視障閱覽室,親身體驗先進的閱讀設備,教會他們使用聽書機閱讀書籍。并且,圖書館還可向其推出聽書機租借服務,這樣在家也能獲得所需圖書資源。又如,孤獨癥兒童同樣享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利,圖書館要接納這類群體,向其推廣適合他們的圖書,讓他們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此外,呼吁全社會關注孤獨癥兒童,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幫扶孤獨癥兒童的隊伍,讓家長學會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基本的康復訓練,如何應對其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這類讀者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空間。
發(fā)揮數(shù)字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形式
館藏資源雖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資本,但若推廣形式滯后于時代發(fā)展,則必然使閱讀推廣的效果大打折扣。為此,市級圖書館要充分發(fā)揮數(shù)字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形式。數(shù)字信息時代,國民閱讀方式發(fā)生顛覆性改變,電子閱讀方式普遍,深受現(xiàn)代人的喜愛。移動閱讀已成為當下廣泛認可的一種閱讀方式,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清晰認識到新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為了順應數(shù)字時代的迅猛發(fā)展,市級公共圖書館亟須與時俱進,積極運用數(shù)字技術助力閱讀推廣工作。為此,加快建設線上圖書館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應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將豐富的館藏資源遷移至線上平臺,以滿足廣大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在構建線上圖書館的過程中,應確保界面設計簡潔明了、操作便捷,并注重提升交互性,以便為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體驗。讀者在按自己興趣選擇書籍的時候,圖書館便可利用AI大數(shù)據(jù),根據(jù)讀者的興趣向讀者精準推送其感興趣的書籍。此外,線上圖書館還可設立閱讀社區(qū),為讀者提供線上交流互動的平臺,以促進知識與思想的碰撞與交融。同時,為了激發(fā)讀者的閱讀熱情,可建立閱讀積分制度。當讀者達到一定的閱讀時長,系統(tǒng)將自動為其派發(fā)書幣作為獎勵。隨著書幣的不斷積累,讀者能利用這些書幣購買心儀的書籍或兌換圖書館文創(chuàng)產品,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此外,除線上推廣外,還要結合線下的閱讀推廣,圖書館可定期組織開展線下的讀書沙龍、讀書分享、學者講座、讀者薦書等活動,形成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相互銜接的閱讀推廣模式,提高閱讀推廣的實效性。
開展跨界合作,擴大閱讀推廣深度與廣度
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要拓展閱讀推廣渠道,跨界合作是多方共贏、互惠互利的有效舉措,圖書館可以加大與學校、企業(yè)、社會團體的合作,在實現(xiàn)優(yōu)勢資源共享的同時,擴大閱讀推廣的深度與廣度。一是與學校密切合作,共同開展閱讀推廣。學校受眾面廣,館校雙方的合作能拓展閱讀推廣的深度與廣度,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持閱讀的習慣,長此以往,國民閱讀水平能夠得到提升。二是與企業(yè)深度合作,圖書館與企業(yè)可以一同舉辦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既有利于提高企業(yè)員工的文化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促進企業(yè)發(fā)展,又讓閱讀推廣空間得以擴大。三是積極與作家協(xié)會、讀書會等社會團體合作,舉辦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如讀書分享會、作家專題講座等,旨在廣泛傳播館藏優(yōu)質讀物,營造全民閱讀、崇尚知識的氛圍。合作中,圖書館需發(fā)揮閱讀資源優(yōu)勢,提供資料支持,整合學校、企業(yè)等資源,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與高效共享,以達到最佳閱讀推廣效果。
強化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
市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效果的提高,離不開優(yōu)秀推廣人才的支撐。因此,要想打造一支既具專業(yè)素養(yǎng)和服務意識,又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閱讀推廣團隊,就必須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首先,加強人才培養(yǎng)工作,嚴格把控選拔環(huán)節(jié)。在選拔閱讀推廣人才時,不僅要求其具備豐富的推廣經驗,還要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能夠勝任圖書館的相關工作。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其閱讀推廣技巧的培訓,通過講座、現(xiàn)場培訓等方式,教授閱讀推廣的相關思路和方法,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推廣能力與服務水平。其次,推動閱讀推廣團隊的協(xié)作。閱讀推廣團隊的成員要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各司其職,為共同的目標奮斗,相互間團結合作,高效協(xié)調,以形成團隊合力,提高閱讀推廣的整體水平。此外,還要鼓勵團隊成員敢于創(chuàng)新與實踐,主動探索符合圖書館館情、推動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閱讀推廣模式,并為其提供創(chuàng)新空間,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閱讀推廣方式方法,助力全民閱讀的推進、書香中國的建設。最后,建立閱讀推廣激勵機制,以最大程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fā)工作熱情。對于在閱讀推廣中表現(xiàn)突出、成果明顯者要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獎勵。同時,為員工的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空間,通過崗位輪換、職務晉升等措施,在館內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促進館員綜合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從而為閱讀推廣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綜上所述,全民閱讀背景下,市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要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農村,讓閱讀意識“遍地開花”,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