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警務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四個鐵一般”公安專門人才意義重大。當前,“00后”已成為公安院校大學生的主力軍,該群體有著個體意識強烈、不會輕信權威等特點,給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機遇和新問題。針對“00后”群體特點,從健全學管教學聯動機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完善公安院校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貢獻力量。
【關鍵詞】警務化管理|公安院校|“00后”|改進措施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00后”已成為當代公安院校大學生的主體?!?0后”具有個體意識強烈、不會輕信權威等特點,對網絡技術的掌握程度較強,習慣于通過網絡獲取學習和生活信息、表達個人想法和觀點[1]。
警務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特有的一種育人模式,是公安院校區(qū)別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顯著標志,它是由公安院校的政治屬性和特殊使命所決定的。長期以來,公安院校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警務化管理機制,為公安機關培養(yǎng)輸送了大批高質量公安專門人才。但在公安聯考的背景下,面對“00后”公安院校大學生所表現出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方式,警務化管理工作在實際運行中遇到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亟需進一步優(yōu)化和改進。
一、學生警務化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學生警務化管理,是指公安院校結合警察職業(yè)特征,以培養(yǎng)“四個鐵一般”高素質人民警察為目標,通過規(guī)范學生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行為,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警察職業(yè)意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一種學生教育管理模式[2]。
警務化管理在培養(yǎng)高素質公安專門人才、推動公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引導學生筑牢忠誠警魂
政治性是公安院校的第一屬性,筑牢忠誠警魂是公安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警務化管理本身就具備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過加強思想引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與忠誠教育,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等方式,與其他學生工作互補,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不斷筑牢忠誠警魂。
(二)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能力
警務化管理作為公安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嚴格執(zhí)行一日生活制度為基礎,通過配合教學院系加強學風建設,組織學生參加體能訓練和勤務實踐等方式,督促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強化個人行為管理,在課內外學習和警務實戰(zhàn)教學中不斷提高以專業(yè)文化素養(yǎng)和公安實戰(zhàn)技能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為今后入警從事公安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三)促進公安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公安院校的辦學方向、培養(yǎng)目標,決定了公安院校必須要采用符合培養(yǎng)公安專門人才特點的警務化管理模式[3]。自公安院校警務化管理正式實施以來,已經隨著公安高等教育走過了20多年歷程,為公安院校培養(yǎng)高素質警務人才、積極落實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核心任務發(fā)揮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公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二、當前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形勢的變化,面對學生群體個性特點變化、公安招錄體制改革和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等新情況,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在實行運行中出現了諸多問題,面臨著一些困境。
(一)學管教學聯動機制不夠完善
學生警務化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性、全局性工作,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隊列訓練、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需要學生工作部門和教學部門等共同參與、積極協(xié)作、形成合力。但從當前工作實踐來看,警務化管理中普遍存在著協(xié)同聯動不到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信息交流渠道不夠通暢
必須樹牢“一盤棋思想”觀念,學工部門、教學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和反饋工作中收集的學生信息,定期交流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先進經驗。工作實踐中,部分公安院校的學生工作部門、教學部門等沒有形成定期會商的機制,信息互通渠道不通暢,導致學工部門對教學工作、教學部門對學生工作情況掌握不深不透。
2.工作職責交叉導致推諉
公安院校輔導員和系部教師都有著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保障正常教學秩序、加強學風建設的工作職責,客觀上兩者工作職責存在相互交叉的情況。隨著第二課堂等傳統(tǒng)課堂教學之外教育活動的拓展,學生在課堂和實踐教學中違規(guī)違紀的風險較以往變得更大。面對這種壓力,尤其是學生在此教學、實習等過程中發(fā)生違規(guī)違紀問題后,由于權責不明晰,雙方經常會以保障教學秩序是對方職責相互推諉。
3.工作重心不同導致沖突
教師的工作重點是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而輔導員在警務化管理方面更側重于保證學生遵章守紀。有時教師安排的教學任務會與警務化管理要求直接發(fā)生沖突,比如有些教師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利用工作便利去收集基層公安工作信息,相關信息極可能涉密,這與警務化管理中的保密要求是嚴重相悖的。結果學生工作部門和教學部門之間不僅沒有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反而對彼此都造成一定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專業(yè)文化水平和警務實戰(zhàn)能力的提高。
(二)思想工作不到位,教育引導不充分
在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嚴格紀律的要求下,強制性命令、獎懲性措施等成為警務化管理工作的常用手段,這與“00后”公安院校大學生對個性化的追求發(fā)生了碰撞。
1.導致學生對警務化管理不認同
對警務化管理工作育人本質認識不到位,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的現象,具體表現在習慣于使用強制性命令、懲戒性措施等剛性手段約束學生,而缺乏與學生溝通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不夠深入,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從內心對警務化管理工作產生認同。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和倦怠感,不利于警務化管理的執(zhí)行[4]。
2.弱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警務化管理主要以一日生活制度、獎懲制度等為載體,規(guī)范學生在學習、訓練、生活等各方面的行為。這種模式下,如果僅注意形式而不注重引導、僅滿足于學生不犯錯而不注重紀律意識養(yǎng)成,就會導致學生在嚴格管理的環(huán)境下能做到遵章守紀、安分守己,一旦離開嚴格的警務化管理便會陷入茫然失措的狀態(tài),有的甚至還會徹底放松自我要求,以至于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
3.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公安聯考招錄體制下,公安大學生畢業(yè)時入警率大部分能達到90%以上。很多家長考慮到就業(yè)問題,建議或強制孩子報考警校。對于父母的干預,這些學生有的聽之任之、心存迷茫,有的則是迫于壓力、心存不滿。入校后,這部分學生面對嚴格的警務化管理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有的在新生警訓期間便會退學,但更多的學生是在父母和現實的壓力下繼續(xù)學業(yè)。如果只妄圖通過形式上的強制性手段讓學生服從,很容易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從個體角度來看,這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整體上來看,這可能給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和諧埋下隱患。
(三)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不足
公安院校輔導員是警務化管理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與學生朝夕相處、距離最近、接觸最多的一支隊伍,在青年學警成長成才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面對工作新形勢和新要求,公安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存在著管理理念轉變不到位、職業(yè)能力不夠強、自我要求不夠嚴等不足。
1.管理理念轉變不到位
警務化管理是一項任務繁重、內容復雜的高強度工作,工作狀態(tài)經常是“五加二,白加黑”,手機更是24小時從不關機、從不離身。長期工作壓力下,部分輔導員容易產生職業(yè)疲倦,出現“只求管的住”“只求不出事”的想法,沒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單純把學生當作被管理者,工作方式簡單、機械,對學生動則訓斥、批評,缺乏與學生深度交流溝通,關心關愛程度不夠。
2.職業(yè)能力不夠強
除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黨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公安院校輔導員還需要承擔落實一日生活制度、安全保密教育、配合勤務實踐等具有行業(yè)特色性的任務,需要輔導員具備較強的政治理論、談心談話、學生管理等方面的職業(yè)能力。由于高校對輔導員對輔導員的選配、培訓、考核和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輔導員不注重自身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原因,經常會出現思想動態(tài)把握不精準、談心談話效果不明顯等問題[6]。
3.自我要求不嚴
公安院校輔導員作為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實者,與學生朝夕相處,聯系十分密切,其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另一方面也在接受著學生的廣泛監(jiān)督。工作實踐中,少數輔導員自我要求不嚴,警容風紀不嚴整、舉止不端莊,辦公場所衛(wèi)生不整潔,導致學生內心對警務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產生懷疑。
三、完善警務化管理工作的路徑
針對前文提到的教學學管聯動機制不夠完善、思想工作不到位,教育引導不充分以及輔導員建設存在不足等問題,可以從健全學管教學聯動機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進一提升學生警務化管理效能。
(一)健全學管教學聯動機制
公安院校要堅持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建立健全上下貫通、一體融合、整體聯動、多元參與、權責明晰的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工作部門和教學部門的力量。
1.建立定期會商機制
學工部門與教學部門是平衡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功能的主體因素,應當從校級層面出發(fā),建立完善部門層面的工作會商機制,為學工部門、教學院系及時通報和反饋學生工作有關信息提供平臺。定期開展互動交流和工作對接,有利于推動學工部門、教學部門及時了解彼此工作情況,促進分析研判走深走實,教育管理形成合力。
2.明確工作職責
一方面,學工部門和工作部門應當充分協(xié)商,在開展好警務化管理工作,尤其是學風建設的基礎上消除職責上的重疊模糊部分,避免推諉扯皮;另一方面,更要通盤考慮警務化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不可以為了解決工作職責交叉問題而將雙方完全割裂,而是要進一步科學劃分工作職責,理順責任分工。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學生因學業(yè)問題出現心情極度低落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輔導員,雙方應當充分溝通交流,一起分析和解決問題。
3.建立工作互評機制
圍繞學生警務化管理、課堂教學工作等方面,定期組織輔導員、教學院系教師進行相互交流評價,輔導員、教師根據互評結果為對方提出工作建議,彼此充分溝通釋疑,有利于為輔導員改進教育管理措施、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同時,輔導員、教師對于工作中可能發(fā)生的違規(guī)違紀問題,要第一時間上報,避免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后果,形成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的機制。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公安院校要牢牢把握公安姓黨根本屬性,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聚焦立德樹人、育警鑄劍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學生筑牢政治忠誠、鑄就忠誠警魂,增強紀律和規(guī)矩意識,養(yǎng)成良好心理健康品質。
1.強化學生對警務化管理的認同感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币虼耍訌娝枷胝谓逃?,注重思想引領,教育引導學生不斷強化警察意識,正確認識警務化管理對于培養(yǎng)公安專門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從思想上主動接受警務化管理,切實增強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不僅在形式上成為預備警察,更要在思想上成為真正的公安預備人才。
2.教育引導學生自律自治
融入學生主體性理念,激發(fā)學生主人翁精神,實現學生自律自治。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讓學生干部參與到學生管理、內務檢查、學風建設等各項工作,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重視學生督察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進一步探索兩級學生督察隊分工負責、協(xié)同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大隊自管會建設,協(xié)助開展學生教育管理、文體活動、服務保障等工作,強化學生自律自治意識,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3.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于公安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工作以及今后適應高強度的公安工作至關重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到學生宿舍、教室、訓練場地等場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視和處理心理問題[7];構建起健康教育、監(jiān)測預警、咨詢服務、預防干擾、平臺保障的“五位一體”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完善工作運行機制,促進學生自覺養(yǎng)成適應警察職業(yè)需要的健康心理品質。
(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警務化管理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公安院校應當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不斷提高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和專業(yè)水平,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品行正、情懷深、作風硬的專業(yè)化輔導員隊伍。
1.強化職業(yè)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是輔導員做好學生警務化管理工作的前提。要強化自我教育認知,理解職業(yè)內涵,充分認識到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務化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認識到所培養(yǎng)的是人民公安事業(yè)的優(yōu)秀接班人,使命光榮,意義重大;要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個人政治素養(yǎng),做學生政治學習的榜樣,減輕職業(yè)倦怠感,將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與實現其個人人生價值相結合,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2.提升輔導員職業(yè)技能
充分利用部、省兩級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培訓資源平臺,建立健全初、中、高三級輔導員培訓體系,在充分調研培訓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輔導員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培養(yǎng)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能力和溝通交流技巧,推動輔導員準確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解決問題和隱患,保證校園安全穩(wěn)定;鼓勵輔導員提升學歷層次,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工作等方面的研究,積極參加相關職業(yè)資格考試和競賽。
3.加強對輔導員的監(jiān)督考核
將輔導員隊伍建設納入學校人才規(guī)劃,選拔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過硬的干部教師充實輔導員隊伍,從源頭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質量[8];根據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和警務化管理規(guī)定,完善隊伍管理和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作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干部選拔的重要依據;明確工作職責,強化日常監(jiān)督檢查和教育管理,定期分析研判、解決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對不符合輔導員標準、不適合繼續(xù)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干部教師,要及時調整出輔導員崗位,維護好輔導員隊伍的良好形象。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王華,徐繪,馮宏偉.新時代加強“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23(05):26.
[2]李丹.談警務化管理下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科學咨詢,2020(06):22.
[3]金博,劉發(fā)生.新時代警察院校警務化管理優(yōu)化路徑探索[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22(05):113.
[4]葉峻楠.公安院校警務化管理執(zhí)行中的問題及改革策略[J].南方論刊,2021(12):77.
[5]黃雷.公安院校學生警務化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0.
[6]張勇.公安院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23.
[7]馬文璇.公安院校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23(02):82-83.
[8]朱堯虎.公安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公安教育,2022(11):68.
(作者簡介:顧少康,江蘇警官學院,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