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帶有奇幻和夢幻的元素,需要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展開故事情節(jié)和塑造各種角色。閱讀童話會感到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動植物是可以說話的,而且它們的情感是可以被理解的。學寫童話,可以激發(fā)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能力。
一、展示一篇童話
了不起的公鴨
動物界準備舉行一個歌唱比賽,大家都踴躍參加,公鴨卻在一旁垂淚,因為他很自卑。自信滿滿的公雞走了過來,注意到了公鴨的難過,立刻走到他身邊,用溫柔的聲音說道:“朋友,你為什么流淚呢?”公鴨抬起頭,用不自信的語調回答:“看到其他動物都在參加歌唱比賽,我就來了,想一展歌喉。可他們唱得那么好,簡直就是天籟之音,而我……我的聲音就像公驢叫,很難聽。”公雞把翅膀搭在公鴨的脖子上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好聽的聲音不只一種,你的聲音與眾不同,一定有吸引別人的地方?!?/p>
公雞的鼓勵就像在霧霾之后的陽光,在公鴨的心底激起一陣波瀾。它謹小慎微地問公雞:“你真的認為我的聲音可以參加比賽嗎?”公雞點點頭,那鮮紅的雞冠像在風中舞蹈,熱情似火:“當然!音樂是多樣的,每種聲音都有其獨特之處。參加比賽不僅是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是讓大家認識你的機會。相信自己,勇敢邁出這一步。”公鴨在公雞的鼓勵和支持下,決定接受挑戰(zhàn),參加歌唱比賽。
比賽的日子終于來臨,動物們紛紛登臺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公鴨,在觀眾驚訝的目光中,站在舞臺中央。當伴奏響起時,公鴨的嘎嘎聲漸漸響起,旋律優(yōu)美、悅耳動聽。雖然與其他動物的歌聲不同,卻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感受。臺下的觀眾驚嘆不已,他們被公鴨的表演所打動。掌聲如雷,洋溢著對公鴨勇氣和努力的贊許。
終場時,公鴨以獨特的演唱風格贏得了比賽的第一名,成了動物界中的歌唱之王。他不再自卑,明白了自己的聲音是獨一無二的。
二、分析童話的特點
同學們會發(fā)現這個童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帶有明確的主題。故事圍繞自卑和勇氣展開,強調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價值。通過公雞的鼓勵和公鴨的努力,傳達了相信自己、勇敢走出舒適區(qū)的重要性。其次是有生動的人物形象。公雞和公鴨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公雞體現了自信和支持,公鴨則是有潛力但自卑的角色。他們的對話和情感變化展示了成長的過程。再次是傳遞積極的價值觀。故事強調個體價值,指出每種聲音都有其獨特之處,不同不代表不好。這種積極的價值觀對于培養(yǎng)自信、尊重他人和鼓勵個體多樣性具有積極意義。最后是有趣的情節(jié)。以音樂比賽作為故事的背景編寫童話,貼近生活,有真實感,公雞鼓勵公鴨參與競爭,以及比賽的結果都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充滿正能量。
從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出,同學們寫童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童話要有故事性,就是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不要太復雜,但要注意前后的起伏,不能像流水賬一樣。也就是說故事的發(fā)展要有波瀾,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故事的內容要積極向上,要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要有藝術性、感染力。如果你喜歡兔子, 那么就可以借助兔子的形象表現真誠、善良的品格。如果你對老黃牛感興趣,就可以通過老黃牛任勞任怨的性格,表現執(zhí)著、堅強的精神。再次是要虛實結合,在生活中這些常見的動物自然不會說話,但在童話中會,這是虛。但是這些動物的一些特性,還是能寫實的,因為這里的實是現實生活中的人賦予的。
三、提升童話寫作能力的策略
1.觀察日常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
觀察生活的點滴是至關重要的,大家要睜開眼睛看看身邊的世界,看看周圍的花鳥蟲魚,看看豬羊鴨鵝等,這些都是寫童話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說,觀察鵝,可描寫它潔白的羽毛。如果在童話里,潔白的羽毛就變成了潔白的衣服,仿佛天邊的云朵??捎^察鵝長長的脖子,這樣描述:
鵝的脖子很長,有時像山路一樣彎曲,有時會伸直。和雞鴨相比,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
在童話中,可用這一特點展現它的性格。比如可這樣寫:
白鵝其實是桀驁不馴的,鄰居家的狗老是欺負它的朋友——一只可愛的小母雞。白鵝看不慣,每次都要將長長的脖子伸出去,直接伸向狗的耳朵,像在教育狗,要它老實點。
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一方面要將觀察的內容記錄下來,另一方面要將這些內容轉化為童話的元素。也就是說,要善于發(fā)現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點,將其轉化為童話中具有個性化的內容,這樣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實、生動和有趣。
一同學觀察到兩只老鼠偷雞蛋的場景,它們或往前推,或抱著往后倒,連滾帶爬,直至洞口。這位同學發(fā)揮想象力寫出下面的童話:
從前,有兩只勤勞而聰明的小老鼠,他們住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一天,他們發(fā)現了一顆巨大的雞蛋,這對他們來說就是無價之寶,是幾天的伙食,還是一家人的團圓飯。但是怎么將雞蛋搬回住處,卻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雞蛋是圓的,沒有抓手,沒辦法用嘴巴銜著。但是面對這誘人的食品,他們知道要同心協(xié)力,要一起想辦法。第一只叫“小傻瓜”的老鼠,四腳朝天地抱住雞蛋,就像抱著一個地球儀,但是不能移動雞蛋。第二只叫“沒煩惱”的老鼠,想到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就是咬著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然后后退著往前拖,這樣走很輕松,也很快。但是沒過一會兒,這兩只老鼠就累了。一會兒來了一大堆老鼠,好像是一家子。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輪流搬運,每兩只老鼠一個組合,很快就完成了任務。當他們看到勝利的果實的時候,卻謙虛起來,都認為功勞是別人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大家努力,一切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
2.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對于寫作而言,要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所謂創(chuàng)造力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人物、有趣的故事。對于想象力而言,要能由一個事物想到更多關聯(lián)的事物,并把這些事物巧妙地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新的故事,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充滿想象力和趣味性的與別人不一樣的童話。
下面是一組學生編創(chuàng)的童話,第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
在一片從頭看不到尾,在里面看不到白天的郁郁蔥蔥的森林中,有一只可愛的小鹿。小鹿的毛是橘黃色的,夾雜著一些白色的斑點。他是森林的守護者,如果有人欺負他的小伙伴,他會立馬過去,幫助他們。如果有人偷偷砍伐森林,他會聯(lián)合大家一起對抗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有一天,因為將自己的食物給了奄奄一息的貓頭鷹,他沒東西吃了。不知道是不是餓得認不出南北了,小鹿迷路了。
后面的同學接著編寫:
小鹿遇到了螞蟻,螞蟻很高興將自己的零食省下來給小鹿吃。小鹿看到之后很感激,但是也很難受,因為螞蟻的這點零食根本就不夠他吃。但是小鹿還是很感謝螞蟻,因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小鹿實在走不動了,就睡在草地上。
一個同學接著寫道:
突然,一只老虎過來了。小鹿不知道該怎么辦,渾身不停地發(fā)抖。沒想到這時候一頭公牛出現了,他的身體是老虎的幾倍重。他大吼一聲,感覺整個森林都在搖晃。老虎本來想撲過去的,沒想到公牛沖了過去,老虎就像撞上了一堵墻,疼得嗷嗷叫。公牛剛準備用自己的牛角戳老虎一下,沒想到昔日的森林之王,一溜煙地跑了。
最后,一個同學接著編寫:
小鹿堅持不住,昏厥過去。不知道什么時候,小鹿醒來了。這時一只蜜蜂微笑著飛過來,說道:“盡管我很小,但我對這片森林的了解可不少。作為花的使者,我曾飛越無數花朵,經過了森林的每個角落。雖然我體型小,但我的方向感非常好。相信我,我能帶你回家!”小鹿猶豫了一下,但看著蜜蜂眼中堅定的光芒,覺得應該給蜜蜂一個機會。于是,小鹿鼓起勇氣,對蜜蜂說:“好吧,我相信你,請帶我回家吧!”
通過這次小組合作,同學們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共同提升,寫作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3.童話結構的搭建
編寫童話時,為了使故事更有條理和吸引力,可以安排起承轉合的結構。首先在開始寫童話之前,要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要的人物,這樣才能不讓人有突兀的感覺。比如以“音樂家大公雞”為題寫童話,開頭可以這樣寫:
在村子的東頭,經常能看到一只不起眼的公雞在覓食,他跟普通的公雞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只要他一開口,你就知道他的與眾不同了,因為他是村里的音樂家。
其次,寫童話的時候,要設置矛盾沖突,這樣能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故事更生動,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比如上面大家合作編寫的童話就制造了一個又一個沖突,首先是遇到了螞蟻,但是沒什么用,但這符合邏輯。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不可能都會遇到自己想要遇到的人。第二個沖突是小鹿遇到了老虎,但公牛的出現將危機化解了。最后蜜蜂出現了,一開始以為蜂蜜幫不上忙,但蜜蜂是識路專家,完成這樣的任務輕而易舉。有了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故事就精彩了。
一個同學想寫關于小蜘蛛的童話:
小蜘蛛做好了網,就被風吹亂了,如此很多次,小蜘蛛哭了,準備放棄。這時候,他看到了到達房頂后再次滑落的蝸?!?/p>
就這樣的童話寫作而言,為了使故事更有條理和吸引力,可以按照上面的寫法列出具體的結構框架。首先,引入背景和人物:
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生活著一只勤勞的小蜘蛛。
其次,展示沖突:
小蜘蛛每次剛織成網,就會被風吹亂了……
再次,寫情節(jié)發(fā)展:
小蜘蛛很沮喪,準備放棄,但遇到了一只蝸牛……
接著,解決沖突部分:
蝸牛鼓勵小蜘蛛不要放棄,他說自己要到達房頂,不知道要滑下來多少次,但總有一次爬上去,就滑不下來了。
最后結尾:
小蜘蛛從失敗中意識到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并在蝸牛的鼓勵下最終戰(zhàn)勝了困難。
這種結構,可以使故事更有邏輯性和連貫性。